贾跃亭迪拜开发布会,美国工厂拼供应链,新车量产还未上路

玻璃幕墙外,迪拜的阳光像货真价实的黄金,打在哈利法塔的Armani酒店里,映出一排排光洁的西装袖口。几乎很难想象,在这样一座永远不差梦想和泡沫的城市里,一个自中国出发、在美国中途迷航的创业者,会将自己的造车故事推到了另一个节点。2023年的10月,贾跃亭又一次出现在了聚光灯里,带着他那还没开上马路的“梦想座驾”Super One。要说悬疑,我对这场发布会的好奇,不亚于凌晨警队里接到一件离奇命案,现场不见尸体,却地上满是脚印。

远在洛杉矶的FF工厂,外面飘着教科书式的蓝天,里面却是一辆辆被拆解、重组、反复测试的原型车。这天,供应链总算没有掉链子——或者说,这次采购合同终于签完了、钱也付了、零部件正装箱起运。连生产线上那台莫名其妙罢工的机器人,仿佛都被新到的零部件振奋了士气。“年底下线”的目标,终于像一道光,照进了工厂食堂里那碗口味平平的番茄炒蛋。

但比起汽修车间的油渍和焊火,我更偏爱把这件事当作一宗专业案例来看。第一条证据链:合同签了、钱到账了,零件开运了,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并不是什么必须庆祝的大新闻。正常造车,流程也不过如此。但偏偏是在FF这个项目里,常规操作被当成重大突破讲。这就像一个猫在夜里终于抓到只老鼠,还要发条朋友圈控诉鼠患之严重,一不小心,还能收获点赞和“辛苦了”。

证据链第二环,是FF对美国本土化、技术升级速度和零部件合规的反复申明。逻辑上说,这样做当然没毛病:减关税、控成本、临门一脚还得过得了合规性认证。可现实往往不是理工男话术说得那么干脆。ICTS法案下的供应链风控、美国市场关于数据和安全的隐性规则,远比“首批零部件运达”更复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踩雷,这行,谁真“all in”了几次,心里都数得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FF在这台Super One上,不忘“整活”——没有散热格栅的车头LED大屏,主打“千车千面,千脸千表情”,定义为“Front AI Communication Ecosystem”。你问我怎么看,坦率讲,这种设计就像犯罪现场突然多出一只会说话的加菲猫,虽想红,但终究要落到“使用场景”上:多少消费者真的需要车头开屏幕,像在地铁站扮演大型表情包?恐怕到了高架桥上堵车时,更多的不是表达心情,而是想切到导航看看前方到底还有多远。

至于定位明星、商务人士与家庭用户三大群体,好似一份全素菜馆的菜单,既想迎合口味清淡的,也不想得罪偶尔好锅气的客人。动力选择更是“大而全”——电动、混动、四座、六座、七座,好家伙,这下连“生孩子看未来空间”都提前安排了。

说到这儿,我并不打算给贾跃亭“押宝必赢”或者“注定扑街”下结论。毕竟离量产还隔着一道至今没人跨过去的坎:从样车、验车、认证到真正量产落地,这期间有太多的黑天鹅事件可以让年终新品发布变成来年商标遗失。供应商的变心、资金链的抽风、突然的技术难题,常常只需要一通紧急会议就把所谓“里程碑”轰得稀碎。

行业里流行一句老话:上路的不是梦想,是发动机号和合格证。造车这么多年,富士康都还在为“到底什么叫造车”而头疼,理想、小鹏这些“胜利组”背后同样是一地鸡毛。更别说,贾跃亭的上一次“all in”,还欠着不少国内用户的真金白银。这一次他能不能带着Super One破关而出,连老岳母都没法打包票。

有同行笑称,法拉第的进展就像公安基层的案卷归档,动不动“阶段性进展喜报”,但每回提起“最终破案”,都阴差阳错地打了点太极拳。发布会选在迪拜也有点意思,毕竟资本的味道,比新车的内饰还要浓烈。

归根结底,所有技术发布和里程碑都是一场关于时间、信任与现金流的赛跑。消费者最终要的不是表情包,也不是朋友圈里的“梦想家”,而是能够落地、能开回家的靠谱交通工具。只不过,追逐梦想和还原现场,一个都不能少——既然真相很少被一次公布的新闻稿击穿,那就等着后续证据落地再谈胜负。

最后,留个有点不合时宜的问题:当理想与现实、创新与可靠、梦想家与实干派并排上路时,你会优先选择哪一辆?还是说,彼此之间其实不过是,同一张车票,两站不同的下车点。

贾跃亭迪拜开发布会,美国工厂拼供应链,新车量产还未上路-有驾
贾跃亭迪拜开发布会,美国工厂拼供应链,新车量产还未上路-有驾
贾跃亭迪拜开发布会,美国工厂拼供应链,新车量产还未上路-有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