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的这出戏,从来不缺看点,比那荧幕上的家长里短还要精彩几分。
最近,一则消息犹如平地惊雷,震动了整个行业:赵长江,这位响当当的人物,竟然离职了!
这消息一出,各种猜测、分析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人不禁要问,这位曾经力挽狂澜的悍将,下一站,究竟会驶向何方?
笔者细细思量,赵长江这个名字,相信在不少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心中,都有着非同寻常的份量。
许多人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恐怕都定格在他担任腾势销售总经理的那段时光。
回溯过往,腾势品牌早期的境遇,可谓是举步维艰。
比亚迪和奔驰两大巨头,最初以五五开的股比携手,雄心勃勃地想在高端市场闯出一片天地,结果呢?
销量数据却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始终难以迈过。
彼时的腾势,在街头巷尾的出现频率,简直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其稀有程度,甚至能引发路人的好奇与驻足。
难道是产品本身出了问题?
深入分析,腾势的底子并不差。
奔驰的百年造车功力,搭配比亚迪在电动化领域的深厚积累,按理说应当是珠联璧合。
可为何市场反应如此冷淡?
早期车型的外观设计,线条处理上略显保守,缺乏那种一眼万年的惊艳感;内饰布局规规矩矩,虽不失实用,却也少了些许令人心潮澎湃的豪华氛围。
驾驶体验方面,底盘调校扎实稳健,电门响应迅速,动力输出平顺,但那种能让消费者“非你不可”的独特魅力,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截。
车辆的品质与性能,有时并非销量的唯一决定因素,市场的偏好,往往更像是一门玄学。
转折点,往往蕴藏在看似绝望的深渊之中。
当奔驰选择将持股比例大幅下调至10%时,这无疑是对比亚迪的一次“放手”。
而比亚迪,则果断将赵长江这员猛将,派往腾势,赋予他重振旗鼓的重任。
彼时,行业内外不乏质疑之声:腾势这艘船,是否已然沉疴难起?
他,真的能妙手回春吗?
然而,现实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赵长江上任后,腾势D9横空出世,其气势磅礴,瞬间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品牌。
笔者犹记得初次见到D9实车时的震撼,那感觉,简直就像是从一部沉闷的纪录片,瞬间切换到了好莱坞大片。
车头造型,彻底颠覆了以往腾势的内敛风格,大面积的镀铬进气格栅,与锐利如炬的LED大灯组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一种不怒自威的王者气场。
车身侧面,MPV的经典轮廓被巧妙地赋予了更多流动感,笔直的腰线从车头延伸至车尾,仿佛一道流动的光影,展现出一种动感与优雅的完美结合。
车窗边缘的镀铬饰条点缀得恰到好处,既增加了精致感,又不显浮夸。
轮毂的设计,更是经过精心考量,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高端与品位。
电动侧滑门轻柔开启,车内景象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奢华气息扑面而来,真皮座椅触感细腻,填充饱满,坐入其中,仿佛被一片云朵温柔承托,长途旅行的疲惫感也随之消散。
中控系统的大尺寸屏幕,界面设计简洁明快,操作逻辑清晰流畅。
各种物理按键的布局,充分考虑了驾驶者的便利性,每一次按压,都能感受到清脆的“咔哒”声,带来实在的反馈。
第二排的乘客,更是能享受到贵宾级的待遇,独立座椅集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于一身,腿托缓缓升起,瞬间将车厢变为移动的头等舱。
D9在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方面下足了功夫,行驶过程中,风噪与胎噪被有效隔绝,车内交谈,声音清晰可闻,营造出图书馆般的静谧氛围。
腾势D9,凭借其在豪华、空间、智能、舒适性上的全面突破,硬生生在中高端MPV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
要知道,这片领域长期以来都被合资品牌牢牢把持,国产品牌想要立足,无异于虎口夺食。
D9的成功,不仅让腾势品牌重焕生机,更让赵长江一战封神,成为比亚迪内部力挽狂澜的“关键先生”。
D9的订单量一度火爆,提车周期长达数月,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可见一斑。
然而,车市风云变幻,如同潮起潮落,没有一帆风顺的航程。
D9的成功,无疑将腾势推向了聚光灯下,让人们对其后续产品充满了无限遐想。
可随后推出的车型,市场表现却未能延续D9的辉煌,反而呈现出一种“高开低走”的态势。
以腾势N7为例,笔者也曾对其进行过深度试驾。
从设计语言来看,N7走的是轿跑SUV路线,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动感的溜背造型,视觉冲击力十足。
特别是车头部分,既传承了D9的家族基因,又融入了更多年轻化元素,日间行车灯的造型别具一格。
内饰方面,科技感与豪华感并存,大尺寸屏幕、氛围灯带,以及考究的材质选择,都彰显其高端定位。
驾驶感受上,底盘调校偏向运动,转向手感精准,电动车特有的瞬间爆发力,带来强烈的推背感。
可就是这样一款在产品力上表现不俗的车型,市场却并未给予足够的认可。
最新的月销量数据,竟然只有可怜的98辆,两位数的惨淡成绩,着实令人震惊。
难道是车辆本身不够出色?
并非如此。
笔者认为,可能是在此价位区间,消费者对轿跑SUV的需求尚未完全释放,或者N7的市场定位与主流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存在某种偏差。
它试图在高端运动领域开辟新径,但消费者或许更看重实用性与性价比。
市场,有时就是如此难以捉摸,并非所有优秀的产品都能赢得青睐。
再看腾势Z9系列,特别是其GT车型,月销量同样徘徊在两位数。
Z9GT的设计,更是将性能美学发挥到极致,低矮的车身姿态,夸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无不昭示其赛道基因。
内饰亦充满了战斗气息,碳纤维饰板、运动型桶椅,握住方向盘,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冲动便油然而生。
然而,这种极致的性能与个性化,终究只属于少数品味独特的消费者。
细分市场的容量有限,销量未能大放异彩,也就不难理解了。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外界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赵长江从腾势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的职位,转任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其背后深层原因,是否与腾势品牌后续车型销量不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许多人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因业绩压力而产生的岗位调整。
毕竟,从一个品牌的总负责人,到负责某个直营事业部的具体运营,其权力与影响力的边界,似乎有所收窄。
当然,官方对此的回应,是“内部正常的轮岗制度,并非因业绩表现不佳所致”。
此番言论,作为旁观者,我们自当听取,但车圈内的人士,谁不是阅尽千帆?
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
在汽车这个战场,销量数据,永远是衡量成败最硬核的指标。
没有销量的支撑,再动听的故事,也显得苍白。
回顾赵长江的职业生涯,无疑是一部励志的奋斗史。
他于2009年加入比亚迪,从一名区域销售经理起步,凭借过人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攀升至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高位。
这段履历,无疑是其职业生涯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随后,比亚迪构建了王朝网与海洋网两大销售体系,由路天和张卓分别执掌。
而赵长江,则被委以重任,负责筹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并于2021年正式接管腾势品牌事业部。
从一名基层销售到执掌高端品牌,这其中的付出与汗水,都是实实在在的。
此次赵长江的离职,着实令人感慨万千。
一位在比亚迪摸爬滚打十余载,为公司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突然选择挥手告别。
这背后的缘由,或许远比我们这些旁观者所能想象的更为复杂。
究竟是战略考量?
是个人职业规划的转向?
还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产生了分歧?
这些疑问,如同迷雾笼罩,等待时间去揭示。
笔者对此倒是有个初步的判断。
赵长江早年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与华为友人的登山照片。
这其中蕴含的深意,不言而喻。
当下,汽车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异军突起,其影响力足以搅动整个行业格局。
因此,赵长江离职后的下一站,极有可能便是华为。
如果这个猜测最终成为现实,那无疑将是一场强强联合的佳话。
赵长江在汽车销售和品牌运作上的丰富经验,结合华为在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上的强大实力,这般组合,足以让整个行业为之瞩目。
赵长江的动向,远不止于一位高管的职业选择,它更是整个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
一个品牌,一款车型,可能前一刻还风光无限,下一刻便可能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消费者的喜好瞬息万变,技术迭代的速度日新月异,加之层出不穷的新势力品牌不断涌入,都使得这个行业充满了不确定性。
正如古语有云:“世事如棋局局新。”
我们这些汽车爱好者,见证着行业大咖们的起起落落,仿佛在欣赏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
有人凭借一己之力,声名鹊起,成为众人心中的英雄;有人或许暂时遭遇挫折,但谁又能预言,他们不会在下一场战役中卷土重来呢?
赵长江这位汽车圈的悍将,无论他未来的征途指向何方,笔者相信,凭借他的才华与魄力,定能再次掀起波澜。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这位曾经的“救火队长”,在全新的舞台上,将如何演绎他的下一段传奇!
汽车行业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