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很多人在二手车市场碰到一件怪事:那种崭新得连方向盘都没碰过的新车,居然挂着“二手车”的牌子,以低价甩卖出去。
你会发现,这些车的里程表几乎就是零,价格还比新车便宜不少,这到底是怎么搞的?
一、什么是“零公里二手车”?
所谓“零公里二手车”,其实就是刚刚上牌还没跑几公里的新车,转眼就被丢到二手市场。这些车不是车主后悔了转手,而是车企或经销商有意这么操作来的。
比方说,长城汽车的董事长曾直言,有一些二手车平台上,至少有几千个商家在卖这种“零公里”车。这些车辆的存在,根本不是出于真实的买卖需求,而是为了营造“火爆”氛围,实际上车还在循环中流转,根本没有到真正的消费者手里。
二、车企为啥要“新车当二手卖”?
夸大销量数字,挣面子面子,搞个虚头巴脑的繁荣假象。
如今汽车行业竞争真是激烈得很,月度、周度的销量都得拼个名词。有些车企卖不出去车,又不想丢面子,就把新车便宜卖到二手市场去。
一辆原价20万的车,竟然只卖18万就出手了,销量看起来挺漂亮,还能在榜单上冒头,可实际上就像吹气球一样,数字虚高得厉害,真正到手的钱并不多。
就是为了把库存赶快清掉,让钱能快快回流到手里,资金周转顺畅点。
车企和经销商手里堆着不少车,库存水平年年都超出警戒线,比方说今年9月,全国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54.5%,远超警戒线。为了腾出空间、回笼资金,大家只好把新车“假卖”出去,其实就是从左口袋倒到右口袋,没真正卖出去。
利用政策漏洞,搞点小伎俩弄补贴。
国家不是搞“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吗?一辆车最多能拿到两万块的补助。
有些公司把这些全新车当“二手车”申请补贴,更离谱的是,套完补贴还能拿去出口到国外,再赚一笔退税。去年全国二手车出口了44万辆,里面八成都是这种车,真是“一石二鸟”!
三、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
在这乱象里,经销商也是“哑巴吃黄连”,七成左右的经销商根本完成不了厂家设定的销售目标,超过一半都赔钱。为了拿到返利、避免惩罚,他们只好自己出钱把车买下来,挂上牌照,然后就当二手车卖了。
结果嘛,销量数字变得浮夸,库存却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四、虚假繁荣,害了谁?
有人可能说:“买家捡便宜不好吗?”但这事儿长远看全是坑:
还算不错,国家已经出面了。上个月,工信部和其他部门都明确表态,要重点打击那些靠“拼销量”玩虚招的套路,毕竟,汽车行业要走得健康,得靠真本事,不能依赖数字上的把戏。
结语:
零公里二手车这出闹剧,本质上就是行业高压环境下的一种短视操作。老百姓买车,讲究的还是实在和安心,这种“虚假繁荣”终究撑不了太久。希望车企和经销商们能早点醒醒,真凭实力和优质的产品、贴心的服务来赢得信任,别再用那些小聪明给自己招惹麻烦,把口碑搞砸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