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买SUV,4S店销售私下劝我:“这配置放在3年前得18万,现在抓紧上车”
上周六陪哥们儿去看车,他媳妇就一个要求:别买双离合。
为啥?去年提的那台车,市区开半年,低速顿挫搞得她晕车,孩子坐后排也闹腾。后来去维修站,师傅说这是双离合的通病,城里走走停停就这样。那天她直接撂话:“要么换AT,要么这车你自己开。”
哥们儿预算12万,本来想着这价位AT变速箱基本没戏。结果销售小张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兄弟,实话跟你讲,这套1.5T配爱信8AT的组合,搁三年前怎么着也得18万。现在厂家策略调整,12万就能拿下,我自己都想整一台。”
我在旁边听着,心想这话倒不像瞎忽悠。这几年市场确实变了,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配置,现在慢慢往下沉了。
变速箱这笔账,得算明白
销售小张跟我们掰开了讲。双离合成本低,厂家爱用,但用户体验真就看运气。有人开几年啥事没有,有人半年就去售后报到。AT变速箱贵是贵点,胜在稳当,尤其爱信这牌子,业内口碑摆在那儿。
“你看那些豪华品牌,宝马、奔驰,20万以上的车基本都是AT。为啥?耐用啊,开个十年八年不带坏的。”小张点了根烟,“咱这价位能给到8AT,说实话挺少见。”
哥们儿试驾回来,第一句话就是:“确实顺。”他说开了一圈,起步、加速、超车,整个过程丝滑得很,完全找不到换挡的感觉。尤其模拟堵车那段路,走走停停十来分钟,脚不累,也没顿挫。
动力够不够,脚底下最清楚
1.5T排量,有人觉得小。我倒觉得够不够用得看调校。这车0到100公里加速7秒多,城里超车、上高架并线,油门深踩反应挺利索。
关键是配了8AT以后,动力输出更线性。不像有些双离合,油门踩一半没动静,再踩一脚直接往前蹿。这种突兀的感觉,开久了真受不了。
油耗方面,哥们儿比较在意。他算了笔账:这车综合油耗6点多,加92号油,一年跑两万公里,油费大概9000出头。要是换那些2.0T的车,油耗七点几,还得加95号油,一年至少多花两三千。“这钱够我们全家自驾游一趟了。”他媳妇在旁边接话。
科技配置,务实就好
现在的车屏幕是越来越大,三块屏、四块屏的都有。哥们儿媳妇问:“屏幕多好不好?”
小张笑了:“屏幕多不代表好用。关键看系统灵不灵。”他演示了下语音控制,说句“我冷”,空调自动升温;说“导航回家”,直接规划路线。“这才叫智能,不用动手,嘴一张就行。”
倒车影像这块儿,确实下了功夫。360度全景加底盘透视,倒车的时候连车底下有没有障碍物都看得清清楚楚。自动泊车功能哥们儿媳妇特别满意,她最怕侧方停车,现在一键搞定。
“我闺蜜那车也有自动泊车,但老识别不到车位。”她补充道。小张解释说识别率这事儿确实各家差别挺大,有的系统能认出95%的车位,有的可能只有七八成。
空间实不实在,装一次就知道
后备厢容积700多升,听着挺抽象。小张让我们上去看,后排座椅一放倒,目测得有一米五长。“你们家要是有婴儿车、帐篷、钓鱼装备啥的,全塞进去没压力。”
哥们儿琢磨了下:“国庆带孩子回老家,得带好多东西。”
“对,咱买家用车,空间是刚需。”小张接话,“有些车看着外观挺大,后备厢其实不行,或者放倒座椅有个大台阶,装东西不方便。这车放平了,平整得跟床板似的。”
辅助驾驶,高速上的好帮手
哥们儿经常跑长途,对辅助驾驶功能比较上心。L2级系统他之前没接触过,试驾的时候特意体验了下。
“高速上开着自适应巡航,车自己跟前车,自己保持车道,我就扶着方向盘就行。”他说跑了十来公里,确实轻松不少。“遇到大货车还能自动往旁边偏一点,这个挺贴心。”
小张提醒说:“这功能好是好,但不能完全依赖。手得扶着方向盘,眼睛得看路,辅助终归是辅助。”
细节配置,冬天见真章
东北的朋友都懂,冬天早上车里跟冰窖似的。座椅加热这功能平时不显眼,到了冬天就知道多香了。
“你们这全系标配座椅加热吗?”哥们儿媳妇问。
“嗯,主副驾都有。”小张点头,“还有人脸识别,上车自动识别是谁开,座椅、后视镜、空调温度自动调到你习惯的位置。”
这种个性化功能,对于家里两口子都开车的家庭来说,确实方便。不用每次上车都重新调一遍。
最后聊聊价格
哥们儿最关心的还是落地价。小张报了个数,比他预期低点。
“这个价位,动力系统跟新款一样,就是外观内饰有点差别。你要是追求最新款式,那得加钱;要是图实惠,这版本性价比最高。”
我在旁边插了句:“买车嘛,适合自己就行。有人喜欢最新款,有人觉得实用就够了。”
哥们儿跟媳妇儿商量了会儿,最后决定定这台。走之前,小张又补了句:“兄弟,这配置这价格,市场上不多见。你要是再观望两个月,没准政策就变了。”
开车回来路上,哥们儿说:“感觉这车挺合适的,媳妇儿满意,我也省心。”
我笑着回他:“买车就这样,不一定要最贵的,合适最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