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别不信——比亚迪这艘“国产战舰”,又杀回日本了,这次不整虚的,直接冲着人家祖传的“K-Car圣域”开炮。啥叫K-Car?听着像卡拉OK车?不是,这是日本老百姓的“国民小车”,白白胖胖、省油省税,城里人停车不愁,乡下人拉货能扛,一年能卖两百多万辆,占了市场四成江山,比BBA加起来都狠。
可你猜怎么着?比亚迪去年在日本卖了多少台电动车?两千出头,连人家本田N-BOX一个月的零头都不够。这数据说出来都臊得慌,但人家真不慌。你以为它是来卖车的?错,它是来“拆家”的。
两年前比亚迪刚进日本,那阵仗,高举高打。请长泽雅美当代言人,门店说要翻倍干到一百家,定价比特斯拉还狠,海豹直接卖到528万日元,折合25万多人民币,比国内贵一倍。你说这是来卖车还是来割韭菜?但销量呢?惨得一批。2023年全年,日本纯电车卖了不到九万辆,比亚迪占了1446辆,连零头的零头都算不上。
日本人一开始真慌了。《日经新闻》直接头版加粗大字:“比亚迪要抢K-Car!” 那架势,跟当年“黑船来航”似的,佩里将军开着蒸汽船来了,整个幕府都抖三抖。他们甚至把一辆比亚迪海豹从里到外拆了个底朝天,连脚垫底下都翻了,整整494页报告,卖88万日元,比车还贵。中部经济产业局更狠,一口气拆了16台中国车,比亚迪、蔚来、小鹏全在列,办了个“中国电动车解剖展”,跟看西洋景一样。
可笑的是,嘴上喊着“狼来了”,身体却很诚实。日本电动车充电桩1800人才一个,咱们这边110人就有一个。人家十年了,特斯拉都没干起来,马斯克在财报会上都吐槽:“我在日本市场份额低得离谱,按理说不该啊。”你品,你细品。
那比亚迪现在干嘛?调转枪口,玩起了“本土化突袭”。去年还在纯电路上死磕,今年年初突然甩出插混车型,五月谍照曝光——纯电K-Car要来了!目标直指40%市场份额。这招太狠了,K-Car是日本汽车文化的“七寸”,政策红利拉满:买车便宜、税费低、还不用证明你有车位。本田N-BOX一年卖20多万台,就是靠这玩意儿称王。
比亚迪这回学聪明了,不再当“高价外来户”,而是钻进人家最肥的赛道里干架。你别看K-Car长得像“老头乐”,人家有辅助驾驶、有全景天幕,铃木吉姆尼、大发TAFT玩得比谁都花。比亚迪要是真能把海豚那套性价比搬过来,再配上刀片电池和八百伏平台,搞不好真能“掀桌子”。
最逗的是,当初说“不搞乘用车”的比亚迪日本副社长,话音没落俩月,车就上了街。现在社长刘学良改口说:“电动车在日本普及还得时间。”翻译一下:爷们儿,咱们得换打法。
所以你看,比亚迪这波不是来赚快钱的,是来“长期主义”耗死对手的。它在日本早有根基,电动大巴占了七成市场,叉车铲车口碑也不错。现在乘用车换策略,从“仰攻”变“渗透”,专挑软肋打。
这盘棋下得,比国内卷价格高明多了。日本市场像个“加拉帕戈斯群岛”,自成生态,外人看不懂,也进不来。但比亚迪偏要当那只“外来物种”,不管最后能不能成,至少现在——日本人,真睡不着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