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让车圈炸开锅了,这次又有一家国产汽车公司被华为吃下来,感觉这回要出现一款真正的国产豪车了。到现在为止,八大国有车企里,没有哪一家没加入华为的“朋友圈”,全都被纳入了合作阵营。
你问这是谁家的车呢?被华为收入麾下以后,会带来些什么令人振奋的变化?
这家车企可不普通,可以说是“共和国长”般的存在,成立了67年,已经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标志性品牌。
它亲眼见证了中国车企如何从零起步,逐步壮大,最终站在了世界前列,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大部分人应该都猜到是哪个品牌了吧,这不就是咱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红旗牌子吗。
红旗跟许多传统的汽车品牌一样,也遇到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转型的难题。就在8月22号,有消息说一汽红旗正式跟华为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这次合作的焦点在“红旗9系”车型上,消息一出,车圈都炸开了锅,国内的传统车企遇上科技巨头,简直让人忍不住拭目以待。
据报道,明年会推出“红旗9系”,这次的“9系”融合了大量华为的技术,还包括全栈解决方案,亮点十足。
消息一传开,许多车迷开始猜测红旗是不是和华为合作推出第六个“界”了,不过余承东之前说过不会再出这个系列,现在也不知道会不会反悔。
这次华为牵手红旗合作,有几个细节得留意一下,合作中红旗依然保持原来的品牌定位,主要用上了华为的智驾等技术服务,但整体主体架构没变。
其实不是说华为把红旗“收入麾下”,而是两边搞起了深度合作,就像车子的性能和发动机,很大可能是红旗自己研发的。
这次合作让不少人都挺有信心啦,毕竟问界和尊界的好成绩让大家看清楚了国产豪车也是有实力的。
这些老牌车企也感受到了,光靠品牌的名气在现在这个时代慢慢会失去优势,大家反而更在意的是开起来的感受和舒适度。
华为正巧能跟红旗在技术上互补,实际上红旗已经推出了“金葵花”系列车型,这款车就是针对于那些豪华品牌的百万级汽车来比的。
不过和同类的尊界比起来,销量的确有点惨淡,“金葵花”系列去年才卖出了1100辆,而尊界在67天大定期间就接到了超过1万台的订单。
这就能看出红旗这步棋走得真漂亮,再加上华为的支持,红旗的高端品牌销量之不急待了。
华为对红旗的帮衬不仅仅是在科技方面,更在品牌影响力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多数人心里觉得红旗挺庄重挺严肃的,而华为则是充满活力又非常智能。
两家联手,刚好让豪车同时展现出各自的特色,红旗能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华为则提升了整体的影响力。这次合作,算得上是两败俱伤的好事了。
在8月25日下午,华为鸿蒙智行新产品发布会举行,两个小时内就详细介绍了问界、享界、尚界和智界的六款新车,还请来了刘亦菲来助阵。
这次车迷们特别关注智界和问界的新品,特别是智界R7和S7两款车型,而最让人留意的变化,莫过于车标的明显调整啦。
这次的智界,改成了跟问界、尊界同款的车标造型,看得出来,华为的布局逐步走向规范化了。
这次的智界,换成了跟问界、尊界同款的车标造型,明显能看出,华为的品牌布局正在逐渐走向正规化。不过,之前奇瑞和华为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搞得气氛不太愉快,加上智界后续在交付方面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有人说是奇瑞的生产线跟不上,有人则认为是华为的芯片没跟上,大家议论纷纷。为了安抚车主,智界官方每天还向车主提供200元的补偿。
智界的销售业绩也大受影响,不管是交付困难还是内部纷争,从上市第一个月的11000多台,到7月份只卖出了3950台,差距还挺明显的。
奇瑞一察觉形势不妙,迅速和华为达成了品牌战略协议,就是要让智界彻底独立出来,而且奇瑞保证不会插手它的日常运营。
这样一来,华为就能畅快发挥,全力一搏,果然没让大家失望,发布会结束后不到一小时,智界的订单就冲破了5000台。
之后轮到问界登场了,这可是鸿蒙智行的“当家车型”啊,刚刚发布两小时,大额订单就超过了7000台,真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如今,许多车企在借鉴了“前辈”们的经验后,越来越多地愿意把自己交到华为手中,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决定完全没错。
截止目前,配备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汽车已经超过了100万辆,之所以他们敢把车辆的“核心”交给华为设计,原因就是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做背书。
赛力斯原本只是个生产A级车的小厂,算得上个亏损不断的“车圈新人”,然而现在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新星”,也就因为和华为合作了问界这个项目。
这个时候华为决定把问界品牌卖给塞力斯,这也显示出华为坚持任正非“不造车”的原则,基本上就是和车企保持战略合作的关系。
尽管华为在赛力斯逆袭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不意味着赛力斯接管问界后会再次遇到同样的麻烦,毕竟双方的合作还在不断深化中。
这次华为和红旗的合作,实际上算得上是“新旧交锋”,两家企业推出的车型很可能会打破之前豪华车的固有印象。
大家都在猜这可能叫什么“界”过,不少人觉得华为这几次出的车型都用这个名字也挺像的。虽然余承东说不打算再搞这个名字了,但实际上还是挺有可能的。
不管叫什么名字,消费者更关心的还是营销做得是否到位,性能表现是不是牛逼,使用体验是不是顺畅。相信这两个公司一碰撞,肯定能擦出点不一样的火花。
从赛力斯到红旗,汽车厂商和华为的合作一天天变得越来越普遍,实际上这也是传统车企冲出重围的一个新招数。
随着汽车逐渐变得更加智能化,老牌车企主要靠自己研发或者跟别人合作两条路走,但说实在的,合作的话投入要省得多。
虽然自主研发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稳妥,不过也遇到两个头疼的问题:第一,投入太大,可能带来的优势还不够明显。
第二个难题就是,自主研发相比和华为合作的方式,影响力没那么大,没法享受到华为带来的那些名气红利。
未来的汽车行业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残酷,不过这种竞争是健康向上的,让咱们中国汽车的性能和智能化体验不断提升,远远甩在了世界的前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