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想一想,路上骑的、开的这些两轮三轮电车,你会区分吗?到底啥叫电动自行车,啥叫电动轻便摩托车,啥又是电动摩托车?再加上老式燃油摩托,还有那些三轮的低速货车,眼花缭乱的一堆车,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楚。你可别不当回事,分不清,走错一步,轻则罚款扣分,重则摊上大事。为啥9月新规一落地,大家都慌了?其实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管”,把以前乱七八糟的管理搞明白,让每个人的出行都变得有据可依、有法可依。
那为啥要这么细致地给车分门别类?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安全。你想想,路上那些快的慢的,重的轻的,动力强的、弱的,要是都一样对待,那等于谁都管不好。按动力、速度、车型细分,一类一套标准,驾驶证、上牌、年龄、体检……都清清楚楚列出来,这么一来,普通老百姓才有了“我该干啥,我能干啥”的准绳。
比如那个最普遍的电动自行车,在大多数城市,只要你速度不超过25公里,重量不超55公斤,功率不超过400瓦,还能踩着脚蹬就骑走,基本都归为这一类。这种车牌照好办,上个蓝牌或绿牌,也不用驾照,骑着就能上路。可是,只要你哪个数据超标了,比如动力大了,时速快了,那个看着差不多的“小电驴”立马就成了电动轻便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这差别大了去了,怎么能不把标准看清楚?
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又怎么分?一个标准就是速度线:超过25且不超过50公里的算轻便,动力强些的,比如马上能窜到60、70,甚至更快的,就算电动摩托车了。这划分挺有讲究,其实是按出厂参数,不是你平时骑多快算多快。碰上一些厂家为了销量,把数据改小一点,咱可别被带跑偏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那车变“重”了,车主的责任也就跟着“重”了。什么叫规范?就是得上机动车牌照,就算你再喜欢“骑小电驴”那股清爽劲儿,都要跑车管所老老实实排队,把手续办妥才行!有些人不在乎,说反正只骑小区里,怕啥?可别拿自己跟交规较劲儿,真撞上了,那可不是“我以为我对”能糊弄过去的。别嫌麻烦,上牌就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讲到这里,咱再琢磨琢磨,为什么非要考驾照?是不是交警队怕我们骑不好?不是的。想想看,车一旦上了马力,路上突发情况一多,没有最基础的驾驶技能和交规意识, 一脚刹车下去,是伤自己还是伤别人?别觉得摩托证好考,真下狠心学一套,其实不比小车证容易多少。国家现在硬性要求,该考就得考。F照/E照/D照这仨,你要骑什么车,证儿必须对号入座。不然,真出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像有些年纪大的,退休后觉得没啥事想骑个三轮溜达,注意了,开什么都要看自己年龄和身体条件。那个F证,年满18就行,上不封顶。可E证D证,60岁以后每年还得做体检,身体得达标。有些三轮货车更厉害,考个C3证,上限得70岁,每年还要查视力、查听力、查反应,这不只是交警部门负责任,其实也是政策帮着你自己把关。你说60多岁70多岁还想骑摩托,其实也是个体力活,别拿命去逞能。
再看看那些起步就“呲呲”窜的燃油摩托车和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更严,直接归入机动车管理。别以为农村马路上没人查,真查起来判定一样严格。咱们身边人多是农村的,在镇上、村里搞点运输,对低速货车、三轮摩托最有感触。你以为没啥门槛?错了,该办证办证、该上牌上牌,年年审车检、身体查一遍一样也不落下。以前有些老头老太图方便,不顾规矩一家老小扎堆上三轮,这回再捣糊涂,小心罚得你哭瞎。
很多人主观觉得,农村马路没交警管,哪那么紧?是的,原来没人查大家凑合开。现在各地都加强路巡、监控,逮着就处理。况且,一旦撞上了人,摩托没照、车没牌,保险也理不了。这几年,谁家摊上点交通意外,那真是人财两空。所以新规落下来,大家别总想侥幸,弄明白了,照做就完了。
那万一有的地方执行政策,细节上还有些差别,这咋办?很简单,问问本地车管所,直接打电话、去窗口,一准儿告诉你怎么办最放心。不同地区上牌、取证、交规宣传、体检安排可能不完全一样,咱别怕麻烦,问清楚心里就有底。拖拖拉拉,等真有人找上门来罚你,后悔都没处说理。
还有一点特别容易被忽略。孩子骑车、老年人上路,这些政策其实侧面保护了你身边最亲的人。别说18岁的孩子成熟了,看着骑两年电驴不会摔,真要上快车道、绕大马路,那点技术根本不够。政策一刀切没商量,就是担心这一茬刚成年的孩子图新鲜,脑子没分寸。安全比啥都大。还有70多岁的老人,不服老,非要学年轻人骑摩托,法律卡着年龄线,把话说死,是帮着你全家安生。
再说了,世界上安稳的事归根结底靠自律。管理细致了,是为了防微杜渐,而不是“让咱们为难”。很多人觉得啥都归到规定上、管得太死,可实际上,真正上路的危险远比路边贴的告示吓人。赶上下雨天、晚上没灯、马路坑坑洼洼,要是没上牌、没考证、没年检,车本身就有风险,出了事保险也不赔,自己掏腰包,家里人还得搭进去。所以说,新规上路不是没事找事,而是让你少点损失、少点麻烦。
最后再说一句,哪怕再热爱骑车、开车,安全合规永远是底线。只有你搞明白自己的车属于啥类型,按规定上牌,按要求考证、不逾年龄、不超速、不违规,就是给自己积福,也是给家人放心。别再想着凑合走一步算一步,9月以后,规矩头一条,不满足就别碰,不该开坚决不开。出了事法律不讲情面,自己的后果自己掂量。
想明白了,咱们管好自己,家里有车的都把证件照齐,把手续办完,车子上路多点底气少点担心,不香吗?一身轻松天天笑,管他那些规矩再复杂,安安全全到家,那才是真本事。咱们都值这个踏实,不值一份糊糊涂涂的“方便”。记住,骑行开车路上,合规平安,才是真的“自由”。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