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刚看到一张尊界MPV的网友绘图,真心有点意思。整体线条看着没那么生硬,比车企自己设计的那些渲染图更有生活感——这绝对是我最先注意到的。网上还说,取消了令人抓狂的大黑边三连屏,成功率反而能提升90%——虽然听上去有点夸张,但也侧面说明设计上的这些减法,往往比加法更难。这让我突然想到,设计到底是为了看起来炫酷,还是为了用起来舒服?
说起尊界第二款车,几乎板上钉钉就是超豪华MPV,最近在我和修理厂那边的老王聊天时他也跟我说,厂家这波真的瞄准了高端市场,打算跟现成的阿尔法·罗密欧、雷克萨斯LM,甚至丰田威尔法去硬碰硬。之前国产品牌多把力气放在中高端MPV,像岚图梦想家、比亚迪腾势D9或者魏牌高山,虽然也有一票铁粉,但距离这些进口霸主还是有点差距。
有意思的是,尊界这个品牌虽然走的是超豪华路线,但它主打的竟然是全尺寸舒适和智能安全,重点放在被动和主动安全配置方面,这其实挺少见的。市场上不少豪华MPV光顾着堆个大内饰,结果舒适度跟经济型MPV差不多;尊界这次走了一条略为稳健的路,让我有点期待。具体怎么期待?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他们这次确实放了不少心思在座椅调节、悬挂调校、NVH隔音方面,估计会更适合长途走亲访友的场景。
顺带提一句,刚刚听朋友说起他们9月份刚提的某品牌中大型SUV,花了30万左右买的,开了半年,除日常的油耗养护没出什么大问题,但提到舒适度,他直言坐后排老是觉得座椅太硬,不比同价位MPV服帖,这让我忽然觉得尊界的差异点在实际体验上能有多大?这价格区间,普遍30-50万,MPV和SUV本来就有玩法差异,尊界这一次真能在细节上拔得头筹吗?
我讲个场景,去年年底在广州车展后,我椰子(显然是个影射的名字)和几个车友去逛改装展,有人侃了很久超豪华MPV多贵就多贵,只要够智能舒适就能买账,那些材料的配置,原来高端车研发流程里就像做饭一样,配料讲究,火候也得对。这让我想象研发一样,其实就是供应链博弈的一个缩影,有点像煲汤,基础汤底(供应商)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最终味道;尊界这次动得更精细,降低大黑边三连屏的风险(这段先按下不表),也是在争取做一道入口顺滑的汤。
说到研发流程,不能不提前面我说设计上减少那些冗余视觉元素的决定。最初,我还以为设计师们会一股脑加上所有花哨的智能屏幕和灯光氛围,但后来反而折中。简洁变成了他们的关键词,也是因为供应链现阶段紧张,尤其是高端屏幕短缺,让他们不得不回归理性。说真的,这和我之前对尊界MPV超豪华定位的理解有点出入——我当时太着急想象一个极致豪华的画面,忽略了实际可行性。
至于售价嘛,外界估计大概在50万以上,毕竟这级别的MPV对标威尔法和雷克萨斯LM,成本得吃得下。粗暴算个百公里油耗成本,至少7毛到1元区间,仅燃油部分。又比如提车保值率,据说这类超豪华MPV新车3年保值率大概率50%-60%(不确定)。这对车主来说是个比较安心的数字,毕竟买辆车用几年,再出手不至于太亏。
我一直有个没细想过的猜测:尊界到底有没有可能在整车智能安全上,采用一些突破性的国内创新?比如融合了更多被动安全传感器和V2X通信技术?这方面信息暂时不多,不排除他们想悄悄做点黑科技。毕竟国内政策和技术推动大环境都在变,超豪华MPV领先一步,也能让品牌形象拔得头筹。
这让我不禁问,你们觉得超豪华MPV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靠舒适豪华的内饰,还是智能安全系统的进步?如果是你,你更愿意花钱买哪一块?其实买这种车,很大一部分就是买心安。
回头想想尊界的定位策略,其实很像供应链管理里的安全库存,做个缓冲,不盲目追求极致配置,而是追求极致稳定和可靠,这对刚刚涌入这个市场的国产品牌来说,是种务实的选择。我真是边写边自嘲,这些道理听人说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尤其还要面临消费者的多重期待和压力。
说到这,别忘了一个小细节,我刚才翻相册,之前看到尊界某高管在一次内部座谈会上的照片,桌上放着一叠莫名其妙的安卓平板,估计是作为中控屏的替代方案在测试,不知道会不会变成量产标准件?这细节没啥官方信息,但看上去蛮有意思。
你们觉得尊界会不会借助这款MPV,真正打开高端市场的一扇门?或者说,国产品牌的超豪华能不能彻底甩开进口车的阴影?这可能还得等2025年广州车展再见分晓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