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众因芯片断供被迫停产,高尔夫、途观等主力车型接连停摆,甚至CEO因此卸任,一场供应链危机正席卷欧洲工业。资深工业分析师陈浩在节目中指出:“欧洲车企太相信自己的体系,却低估了全球供应链的风险。”这场风暴不仅暴露了欧洲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更推动车企重新思考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战略。而中国凭借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和稳步增长的产能,在全球震荡中稳住了阵脚。欧洲会因此放弃“脱钩”幻想,转向多元化合作吗?本期播客揭秘芯片危机背后的产业格局重构与未来出路。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陈浩,一位资深的工业分析师。来和我们聊聊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大家好,我是陈浩。很高兴能和林薇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好的,陈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最近汽车圈里掀起的一阵风暴,这个风暴的中心就是德国的大众集团,因为芯片断供的原因,他们不得不停产,然后整个欧洲的汽车工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这件事情真的还挺让人关注的,那我们就赶紧开始今天的讨论。咱们先来聊第一块风暴的中心,大众为什么会因为芯片断供而停产。首先,第一个问题,大众到底在供应链上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漏东大众其实它的生产线是非常依赖这个安氏半导体的一些芯片的,那安氏半导体它又被荷兰政府冻结了资产,那大众就没有办法短时间内找到替代的芯片,那它的生产线就只能停,所以说就安氏半导体一卡大众就直接卡住了。对,而且大众它的这个芯片的库存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然后他又没有办法短时间内找到其他的供应商,因为他其他的供应商也没有办法立刻增加它的产能,对它只能停产。对,这直接就影响了它的全球的生产计划。那就是说,芯片断供了之后,大众具体是怎么应对的?大众其实它已经宣布了,它要从下周开始就会停产,然后它的沃尔夫斯堡的工厂是首先受到影响的。那停产的车型就是高尔夫,有内部的人爆料说,途观也可能瑶停那其他的一些车型可能也要跟着停,那甚至他说其他的工厂也可能要跟着停起来,影响面儿还挺广的。对没错,然后大众集团内部其实也有一些文件显示,就是它短期内根本就找不到替代的芯片,他说,即使你想要换用其他的芯片,也要经过非常繁琐的认证流程,那这个流程也是拖得非常长,所以他只能说,荆棘的评估说,我怎么去应对这个芯片断供那它的结果就是只能停产。那就是说芯片断供这件事情在大众内部到底引发了哪些连锁反应?就是大众的赫伯特迪斯他已经因为这个事情已经被解雇了然后它的权利也被限制,那这个其实背后跟大众在芯片供应链上的危机是很有关系的。所以说内部管理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没错,然后不光是它,包括宝马和奔驰,他们其实也都在荆棘的评估,说我怎么去应对这个芯片的断供,那他们其实生产暂时还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的技术部门和供应链部门其实压力是非常大的,那整个欧洲的工业界其实也都睁大了眼睛,看大众到底要怎么去渡过这个澜关那这个其实也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觉策好,大众停产原因和连锁反应。这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休息一下,马上回澜然后,咱们来聊第二个部分,就是欧洲工业的困境,我想问问特斯拉和欧洲的这些高端品牌他们在这场芯片风暴当中,到底受到了多大的冲击特斯拉的话,其实它是有自己的芯片的,那它虽然说2025年的产能提升计划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它其实也有一些车型,比如说德国的制造车型它其实也是用到了这个受影响的芯片的,那它可能也要面临断供的风险,那它可能就会延迟或者说甚至取笑一些订单。那像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品牌,他们其实也都是一边在荆棘的评估说,我怎么去应对这个芯片的断供,那他们其实生产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其实他们的技术部门和供应链部门压力是非常大的,那比如说像宝马它,其实在慕尼黑的一些工厂,它也都有可能要停,那都是因为芯片的原因。那像奥迪它,其实在英格尔施塔特的一些工厂也都有可能要停,那他们其实都在增加一些备选方案。那比如说像戴姆勒他其实也已经调整了一些车型的装配,那都是为了去缓解芯片的压力。那所以说其实他们这些高端的品牌,他们其实也都不是说完全无忧的,你觉得这次芯片风暴会让欧洲的这些车企们有哪些长远的概念。我觉得首先,大家会彻底的重新思考说,我不光是要卡住自己的脖子,我还要保障我的供应链的安全,那大家会去投资更多的备用产能,然后包括一些多元化的采购,也会去加强跟供应商的合作,那包括一些应激的方案。那这些其实都会让他们的整个产业链变得更加的稳健,听起来,就是说大家会更重视起风险管理和灵活性来对没错,然后,包括像德国它其实早就在说,我要脱碳,我要数字化。那现在其实这个芯片的危机,其实也是逼着他们更快的去行动,那包括他们的一些高精的制造,其实也早就应该反思说,我是不是太相信别人了,那现在其实这个危机其实就是一个警钟长鸣,让大家知道说,你把命脉掌握在外企手里,其实是很危险的。对,所以就是说欧洲的这些车企们,他们其实也会在这个之后就会更重视起自主研发和本地化的生产。你觉得这次芯片断供时间给欧洲的汽车产业,带来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教训就是你没有办法去赌,你去赌供应链的多元化,你去赌你跟关键供应商的关系,其实你只能去把它作为一个底线,就像德国他们一直以来都在说,我要靠我的价格,我要靠我的品牌,我不要去管底层技术到底是谁掌握的。那现在其实他们也很难去短时间内再去追上进步。所以就是说欧洲其实还是得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的产业链当中的位置没错,然后,包括像德国它其实不光是说它的汽车协会,开始去呼吁说,我要加强芯片的储备。它其实政府层面也开始去推动一些新的合作,比如说它跟东南亚跟日本的这些芯片制造商去谈长期的供应的协议。那包括他们也在投资自己的芯片制造的能力,那这些其实都是一些务实的举动,那都是在为他们的工业的升级去打一个基础对,所以说欧洲其实它是会因为这次危机而走向一个更加多元的更加自主的更加灵活的这样的一个新的阶段。聊了这么久的欧洲车企困镜感觉信息量不小,咱都歇会儿喝口水,待会儿继续。咱们来聊第三部分,就是欧洲的反思和未来。那咱们就想问问,中国在这场全球的芯片风暴当中,到底展现了哪些优势?中国其实它是全球最大的制导端,那它其实可以直接去影响到上百个行业,那包括汽车电子,那你想它一旦去调整了它的这个生产节奏,那全球的供应链都会去镜张那中国其实不光是产量大,其实我们在芯片的设计制造,包括一些关键的材料上面都是有很强的实力的。那比如说像90后九五后这些新的芯片产能的投放,还有我们的产业升级,包括我们的政策支持都是让全球的芯片风暴对中国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那比如说像2025年的上半年,我们的集成电路的产量其实是增长了23%。那我们就出口650亿美元的芯片,那这就远远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所以说中国其实是稳住了自己的产业升级的节奏。没错,而且中国的芯片产业链是非常完整的,从上游的设计到中游的制造,再到下游的封装测试,全部都是有的。而且一些比如说,像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它们已经成为了全球的芯片产业的重要枢纽那包括像中国的这些车企他们也通过一些整合也掌握了一些核心的技术。那包括像中国的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去支持本土的芯片企业的发展,那这些都让中国在这次风暴当中更加的自律,对也全球的芯片的安全和稳定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你觉得欧洲在面对这次芯片危机的时候,他们的那些自以为是的做法到底暴露出了哪些问题?欧洲其实它一直都在自视甚高,就他们觉得自己是规则的制定者,然后,他们是技术的守护者,那他们就觉得,好像其他的人都要围着他转,那他就可以很安全,但其实他这个思路就是非常类似于那种承保理论。他把自己的这个价值链铸的特别的高,但是他其实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很差的,所以说他们其实就是太相信自己的体系了,没错,然后,他们还一直都在鼓动这种去全球化去中国化,把自己的产业链割裂成很多的部分那其实这个做法就导致了他们的跨国的企业就没有办法去灵活的调配资源,那他们的创新的动力也没有了,整个欧洲的工业的竞争力也是一直在下滑的。那现在他们说,一边享受着全球化的红利,但是他们一边又没有真正的去学会如何去共担风险,他们遇到这种地缘政治的摩擦,他们就会非常的脆弱,你觉得欧洲会因为这次芯片危机而发生哪些根本性的变化。我觉得就是欧洲其实它会重新去思考它的产业链的安全问题他会不会反而会放弃掉一些这种脱钩的想法,转而去追求更多的这种多元化的供应,然后包括他们会不会投资更多的钱,去建一些新的芯片的工厂,包括他们会不会加强跟亚洲,加强跟美国的这种合作,来确保自己的芯片的自主权。听起来,欧洲是会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协同的方向去走。对没错,然后包括他们还会通过一些。政策去激励企业去创新,去提升自己的制造的水平,包括他们也会去强化一些标准的制定,去保障自己的这种话语权,那他们也会去主动的去管理这种供应链的风险,那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在全球的新的竞争当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对,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其实无论是大众的停产,还是说整个欧洲的产业的震荡,其实都在提醒大家,全球的产业链就是这样,它是互相联系的。那么大家只有去共同的去构建一个更稳健的体系,才能够真正的去应对这种风浪。好了,那就是这一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然后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