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

各位车迷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觉得,近几年汽车圈里,合资品牌们似乎有点儿“水土不服”?

眼瞅着市场份额被国产新势力一点点蚕食,不少车企还在原地踏步,固守着曾经的辉煌。

当然,也有少数玩家,开始痛定思痛,要么借力本土技术,要么大刀阔斧地改革,试图在新的赛道上重塑自己。

福特,无疑就是这场变革浪潮中,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典型。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福特…

然后呢?

回想起福特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足迹,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史诗”。

早在1995年,它就以一种“先发制人”的姿态,通过购买江铃汽车股票的方式,悄悄进入了中国商用车领域。

这时间点,比丰田、本田、通用这些后来者都要早!

到了2001年,与长安汽车联姻,成立了长安福特,2003年,那辆承载了无数人青春记忆的嘉年华正式下线。

紧随其后,蒙迪欧、福克斯等车型,更是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明星。

特别是福克斯,那销量简直是“断层式”领先,一度让消费者觉得,“好像全世界都在开福克斯”。

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有驾

2016年,福特在中国市场迎来了它的“巅峰时刻”,年销量突破127万辆,这是何等辉煌的成就!

然而,好景不长,市场风向骤变,决策上的些许偏差,加上国产车系的强势崛起,福特的光芒似乎渐渐黯淡。

但这家百年老店,并未因此沉沦。

它在南京设立了工程研发中心,大力推动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还建起了福特中国设计中心。

这背后,是福特将“决策权”一步步前移至中国的决心,它不再仅仅是“卖车”,而是真正地“融入”了中国的汽车产业生态。

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有驾

30年磨一剑:福特中国,这次玩真的!

站在三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福特中国正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它迈入了那个充满战略意义的“3.0时代”。

这个新阶段的核心,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聚焦、协作、深耕、全球。

在这次“大一统”的渠道变革之前,福特早已为自己重新描绘了清晰的品牌蓝图——“越野化”。

它构建了“四大维度野行产品矩阵”,从追求极致性能的“性能野”(比如F-150猛禽),到硬核越野的“硬核野”(如福特烈马、福特游奇侠),再到适合长途探索的“探索野”(如福特探险者),以及满足家庭出游的“休闲野”(如锐界L、福特领裕、福特领睿)。

这套组合拳,精准地击中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痒点。

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有驾

更重要的是,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福特没有回避,而是积极拥抱。

比如,那款“福特智趣烈马”,就是它在新能源领域的一记重磅出击,旨在强化自身在这一新兴市场的竞争力,争取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此次传闻已久的“渠道合并”,更是为福特中国战略的落地,注入了强大的推进力。

9月23日,一个令行业瞩目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福特中国宣布,在上海成立全资子公司——“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这标志着福特在中国市场将正式告别“多头并进”的局面,开启“一站式销售”的新篇章。

陈晓波先生的加盟,担任新公司总裁,更是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福特要在中国市场,以更加集约、高效的方式运作。

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有驾

你想想,这不再是简单的销售网点整合,而是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用户服务全方位协同的战略升级。

据了解,升级后的渠道将打造一个名为“福特纵横”的全新生活体系。

它包含“体验空间”(纵横空间)、“户外生活社群”(纵横社群)、“个性化精品改装”(纵横装备)以及“车辆服务/守护”(纵横守护)四大板块。

这不仅仅是卖车,而是在卖一种“生活方式”!

想想看,从购车、玩车到社交,都能在一个生态圈里完成,这不正是当下许多消费者所追求的“全场景户外体验”吗?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将汽车产品与用户生活方式深度绑定的创新尝试,其背后蕴含的,是对未来汽车消费模式的深刻洞察。

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有驾

“智趣烈马”:当越野硬汉遇上智能新宠

如果说渠道整合是福特中国在“内功”上的修炼,那么,产品层面的“野性”回归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则构成了它亮出的“新王牌”。

福特中国选择了一条更契合自身基因、也更具挑战性的道路——以“场景价值”来重塑品牌竞争力。

“智趣烈马”,便是这条道路上的一个“集大成者”。

2025年8月29日,这款被誉为福特首款全地形露营SUV的车型,在成都国际车展上惊艳亮相。

它基于“福特福域”原生智能新能源技术架构打造,巧妙地将福特百年越野的“硬核基因”与中国领先的智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进行了“深度融合”。

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有驾

这车的动力配置,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它提供了纯电与增程两种选择。

纯电版,前后双电机,高达332kW的总功率,配合105.4kWh的电池组,CLTC续航可达650km。

而增程版,则以1.5T发动机与双电机组合,纯电续航220km,综合续航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20km(满油满电)。

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可没忘了自己的越野“老本行”,差速锁、越野360度监控系统这些硬核装备一应俱全,确保了它在复杂地形下的强大生存能力。

在智能化方面,“智趣烈马”更是走在了行业前沿。

激光雷达、双Orin X智能驾驶芯片、超过30个传感器,再加上高速与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领航辅助驾驶功能,驾驶体验简直是“如虎添翼”。

可它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并非这些冰冷的参数,而是它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

它不再仅仅是为“硬核玩家”服务,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精致生活家”群体。

想想看,一键启动的“小憩模式”,能让座椅瞬间变成一张舒适的大床,这对于长途旅行的伙伴们来说,简直是福音!

还有那电动升降车顶,能将车内高度提升36厘米,不仅让车内空间更为宽敞,还支持自由加装篷布,甚至具备雨天自动关闭、防风防蚊功能!

高达6kW的外放电功能,让你在户外也能轻松举办一场小型派对;“山野厨房”概念,配备冷暖功能的超大冰箱(-6℃至50℃),还有可选配前排幕布的影院模式,这简直就是把家搬到了大自然!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将汽车产品与用户生活场景深度融合的绝佳范例,它真正做到了“可城可野”,满足了消费者对自由与探索的无限向往。

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有驾

出口业务:福特中国隐藏的“秘密武器”

说到福特,就不得不提它的全球CEO吉姆·法利。

这位老哥对中国市场的洞察,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他曾公开表示:“全球70%的电动汽车在中国生产,中国电动汽车不仅在产量上占据优势,还在车载技术、成本控制和质量方面优于西方。

福特正与中国展开全球竞争,如果输掉这场竞争,福特将没有未来。”

正是基于这样深刻的认识,福特不仅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转型,更将中国这个强大的制造基地,升级为反哺全球市场的“战略支点”。

出口业务,已然成为福特中国新的增长引擎。

2024年全年,福特中国出口量近1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60%!

2025年上半年,这股强劲的增长势头仍在延续,中国作为福特全球生产和出口基地的地位,愈发不可动摇。

30年巨变:福特中国凭“野”智双核,逆袭盈利!-有驾

得益于国内海外市场的持续稳定输出,即使外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福特中国在2025年第二季度依然实现了盈利。

这已经是它连续第八个季度盈利了!

这说明,福特在华战略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不再仅仅是他们的消费市场,更是全球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枢纽”。

笔者的经验告诉我,当一个企业能够实现连续盈利,并且出口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时,这往往意味着其战略调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结语:30年,一场关于“进化”的史诗

在这场轰轰烈烈、日新月异的智能新能源浪潮中,合资品牌们似乎经历了“迟到”的尴尬,但经过这两年的深刻反思与积极转型,越来越多的品牌,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福特,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

从渠道的“大一统”,到产品战略上对“野性”的回归与“场景价值”的深耕;再到“智趣烈马”这样深度融合中国用户需求与福特硬核基因的“新物种”的出现,福特中国走的每一步,都显得异常坚定而富有远见。

站在三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福特中国已经磨砺出了更锋利的战略,更清晰的发展方向,以及更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它的3.0时代,不仅仅是其在华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更是为整个合资品牌在未来进化之路上,点亮了一盏充满希望的航灯。

这,是一场关于“进化”的史诗,而我们,正身处其中,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