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一件大事让所有关注电动车的朋友们都竖起了耳朵,那就是一场号称“极限炼狱”级别的高速续航测试。
这可不是平时咱们在市区里开开停停,慢悠悠地测,而是拉了六十多台市面上最热门的纯电动车,直接开上高速,顶着瓢泼大雨,全程保持1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一直跑到趴窝为止。
这种测试条件,可以说是把电动车最真实、最不加掩饰的一面给扒了出来。
咱们老百姓买车,最关心的就是这续航到底实不实在,官方标的数字那么好看,真到了自己手里,跑个长途心里到底有没有底?
这场测试,特别是其中关注度最高的纯电四驱SUV组,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直观的答案。
有些车跑出了惊喜,有些车表现让人大跌眼镜,还有些车的成绩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这背后到底都是怎么一回事?
咱们今天就来仔仔细细地聊一聊,用大白话把这里面的门道给说清楚。
首先,咱们来看看谁是这场硬仗里跑得最远的“长跑冠军”。
结果出来,小米SU7拔得头筹,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硬是跑出了接近400公里的成绩。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小米不是刚造车吗,怎么一来就这么猛?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一方面,小米SU7出征的时候就带足了“干粮”,它用的是超过100度的大电池,底子厚实,这是能跑远的基础。
另一方面,它的外形设计占了大便宜。
作为一辆轿跑车,它整个车身非常低趴和流线,这种设计在高速行驶时,能非常有效地减少空气的阻力。
这就好比一个游泳运动员,穿上专业的鲨鱼皮泳衣,在水里的阻力就小,游起来自然就更省力、更快。
所以,大电池加上出色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让小米SU7在这场高速对决中一马当先,也证明了咱们中国的新品牌在造车这件事上,是下了真功夫去研究核心技术的。
紧随其后的是理想MEGA,这个结果也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毕竟MEGA那个头,看起来就像个移动的小房子,按理说在高速上应该很费电。
但关键就在于它那个酷似高铁车头的造型,这可不只是为了看着科幻,而是实打实为了降低风阻。
在时速120公里的情况下,风是最大的敌人,理想MEGA用独特的设计把这个敌人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这也体现了理想在做纯电车时的追求,他们没有图省事直接拿卖得好的增程版L系列改一改,而是重新开发了一个平台,这种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值得肯定。
接着,咱们再换个角度看,不比谁跑得远,而是比谁更“省”,也就是看百公里电耗。
在这个维度上,特斯拉Model Y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骑绝尘”,以百公里22.34度的电耗,把其他对手远远甩在了后面。
一提到特斯拉电耗低,网上立马就会有声音说,那是因为它车轻,内饰简单,是“毛坯房”。
这话不能说没道理,但咱们得往深里想一层。
难道别的厂家在造车的时候,是被什么人强迫着必须把车造得那么重吗?
并不是。
车重,往往意味着堆砌了更多的豪华配置、更厚的隔音材料、更复杂的车身结构。
特斯拉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它把精力集中在了最核心的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电控上,通过技术优势来极致地压榨效率。
至于内饰简不简单,空间大不大,这是一种产品理念上的取舍。
我们可以反过来问,虽然特斯拉的内饰被吐槽,但为什么它的销量一直那么好?
如果其他品牌的车也做成“毛坯内饰”,空间也变小,那还能卖得过特斯拉吗?
恐怕更难。
这说明,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他们更看重的是车辆的核心技术和实际使用中的效率,而不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表面功夫。
特斯拉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这种产品定义的成功。
然后,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榜单,叫做“续航达成率”,说白了就是实际跑出来的里程,占官方宣传的那个CLTC续航里程的百分比。
这个数据很能反映一个厂家是不是“老实”。
在这方面,比亚迪的唐EV表现非常抢眼。
有意思的是,唐EV的电耗其实并不低,算是个“电老虎”,那它的达成率为什么还这么高呢?
奥秘就在于比亚迪的策略。
它给唐EV装了一块容量巨大的电池,超过了100度,但它在宣传的时候,却只标了一个相对保守的600公里CLTC续航。
这就好比一个人,明明能挑一百斤,但他对外只说自己能挑八十斤,这样一来,大家对他的预期就不会过高,当他真挑起一百斤的时候,大家反而会觉得他很厉害。
这种做法,其实是给了消费者一个非常清晰的心理预期,告诉你选择这款车,就要接受它电耗不低的现实,但续航的实在程度是有保障的。
这种不吹牛、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反而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智慧,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最后,我们来聊聊这次测试中争议最大的乐道L90。
这台车没跑到300公里的成绩一出来,网上立刻就炸了锅,很多人觉得这里面有猫腻,是测试方在故意“黑”它。
但我们冷静下来,把数据摊开一看,就会发现这个结果其实再正常不过。
首先,大家得知道,这次去参加测试的乐道L90,用的是85度的标准电池包,并不是未来会推出的那个超长续航版本。
其次,这台测试车还选装了21英寸的大轮圈。
轮圈越大,看着越帅,但滚动的阻力也越大,也就越费电,这是物理规律,对所有车都一样。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这台车官方标定的CLTC续航本身就只有550公里。
在120公里时速和下大雨这种极限工况下,能跑出超过一半的达成率,也就是51.1%,这个表现其实并不算差。
再看它的百公里电耗,30.22度,对于一台这么大尺寸的SUV来说,也绝对谈不上离谱。
所以,问题并不在于车本身有多差,而在于很多人对这个品牌的理解有偏差。
乐道作为蔚来旗下的品牌,它的核心竞争力从来就不是极致的低能耗,而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换电体系。
对于它的目标用户来说,花几分钟去换电站换一块满电电池的便利性,可能远比在一趟长途里多跑几十公里要重要得多。
所以说,咱们普通人买车,真的不能像粉丝追星一样,觉得自家“偶像”就必须是十全十美的。
市面上任何一款能卖得不错的车,都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但同样也必然有它的短板。
关键在于,我们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是追求极致的效率,还是看重豪华的内饰,或者是图换电的方便,然后去选择那个“长板”正好能满足我们需求的车型,这才是最理性的消费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