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大甩卖,17万开回家,这性价比绝了

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让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们都开始重新盘算自己的购车计划。

这事儿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宝马。

一提到宝马,大家脑子里出现的画面可能还是那个蓝天白云的标志,以及动辄三四十万起步的价格。

可现在,情况发生了点变化。

宝马大甩卖,17万开回家,这性价比绝了-有驾

有消息说,宝马旗下的一款纯电动中型轿车,宝马i3,在一些地方的实际成交价格,已经降到了十七八万的水平。

这个价格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这已经和很多主流的国产品牌新能源车的价格区间重叠了。

那么,一台挂着宝马标的电车,为什么会卖得这么“亲民”?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到底是难得的好机会,还是一个需要谨慎看待的“陷阱”呢?

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得先从这台宝马i3的“身世”说起。

这台车,在汽车行业的行话里,被称为“油改电”产品。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技术化,但解释起来很简单。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宝马最出名的车型之一就是宝马3系,一款非常经典的燃油轿车。

而这台宝马i3,基本上就是拿了宝马3系的车身和底盘,把原来的发动机、油箱、变速箱这些燃油车的东西给拿掉,然后换上了一整套电池、电动机和电控系统。

这么做的好处是,对于车企来说,研发成本低,速度快,可以很快地把一款电动车推向市场,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电动车竞争。

但这种“油改电”的方式,也有它天生的局限性。

因为车子的基本结构还是为燃油车设计的,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车内空间的利用率。

宝马大甩卖,17万开回家,这性价比绝了-有驾

我们去看那些从一开始就按照纯电动车来设计的车型,比如特斯拉或者我们国内的很多新势力品牌,它们的底盘是平的,所以后排地板中间也是平的。

但你坐进宝马i3的后排,会发现地板中间有一个高高的凸起。

这在燃油车上很正常,因为下面要走排气管和传动轴,但在纯电动车上出现这个,就显得有点奇怪了,这会严重影响后排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了解了它的“出身”,我们就不难理解它现在的价格了。

宝马自己也清清楚楚地知道,这种“油改电”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办法。

他们已经向全世界宣布,一个全新的、从零开始研发的纯电动车平台,叫做“Neue Klasse”,马上就要在明年推出了。

那个平台造出来的车,才是宝马眼中真正代表未来的、血统纯正的电动车。

这么一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台宝马i3,包括那个刚刚申报的、续航里程提升到625公里的新款,它们的身份就变得有点特殊了。

它们就像是主力队员登场前,负责热场的替补队员,主要任务就是在新平台产品出来之前,稳住市场,消耗掉现有的生产线资源,顺便试探一下市场对宝马电动车的反应。

一个即将被更新换代的产品,面对市场上那么多强大的对手,想要卖得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价。

所以,这十七八万的价格,不是宝马心血来潮,而是市场规律和自身产品周期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那么,知道了它是“过渡产品”,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核心问题: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我们得客观地分析一下它的优点和缺点。

先说优点,这台车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强的。

宝马大甩卖,17万开回家,这性价比绝了-有驾

首先,就是品牌。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十七八万到二十万出头的价位,你能买到很多非常优秀的国产新能源车,它们可能在某些技术上更先进,但车头那个蓝天白云的标志,对于很多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

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对于有这种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能用这个价格买到一台宝马,吸引力是巨大的。

从销量上看,即便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宝马i3每个月也能卖出两千台左右,这已经证明了它的品牌号召力。

其次,是它的驾驶感受和乘坐舒适性。

很多人一听“油改电”就觉得开起来肯定不行,但宝马毕竟是宝马,对车辆操控的调校功力是百年积累下来的。

这台i3虽然因为电池的原因比3系重了不少,但开起来底盘依然非常扎实,转向精准,开起来的感觉还是那个熟悉的“宝马味”。

更让人惊喜的是,它全系都配备了空气悬架。

这个配置通常只在四五十万甚至更高级别的豪华车上才能看到。

有了空气悬架,车子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悬挂的软硬,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的时候会舒服很多。

同时,驾驶员也可以手动升高或者降低底盘,比如进出地库遇到陡坡时,可以把车身抬高一点,增加通过性,避免刮到底盘。

宝马大甩卖,17万开回家,这性价比绝了-有驾

这个配置的加入,虽然有部分原因是“油改电”导致底盘较低的无奈之举,但对用户来说,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越级的豪华体验。

再看车内,宝马也拿出了诚意。

车内最显眼的就是那块由12.3英寸液晶仪表和14.9英寸中控屏组成的一体式曲面大屏,科技感很强,跟上了现在的潮流。

像全景天窗、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这些实用配置,也都成了标配。

至少在你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它给你的豪华感是足够的。

当然,缺点我们也要正视。

除了前面提到的后排地台凸起,它在“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和国内的头部新势力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它的车机系统反应速度、语音控制的智能化程度,以及人机交互的体验,跟我们用习惯了的智能手机比起来,或者跟同价位的国产新车比起来,会感觉慢了半拍,不够那么“聪明”。

所以,综合来看,宝-马i3的这次大幅度降价,其实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选择题。

这件事的背后,也反映出了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活力和竞争力。

正是因为有了像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零跑这些优秀的国产品牌,它们用强大的产品力和有竞争力的价格,不断地冲击着市场,才逼得像宝马这样的国际巨头,也不得不放下过去高傲的身段,加入到这场“价格战”中来,用更实在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这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件大好事。

它意味着我们的选择更多了,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

总而言之,这台十七八万的宝马i3,并不是什么陷阱,而是一个特点鲜明的“特价商品”。

如果你非常看重品牌价值,追求传统豪华车那种扎实的驾驶质感和乘坐舒适性,同时对后排是否能舒适地坐三个人不太在意,对车机系统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那么,抓住这个机会,用一台普通合资品牌B级车的价格,去拥有一台宝马,无疑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但如果你更看重前沿的智能科技体验和车内空间的实用性,那么在同样的价格区间,我们国产的许多新能源车型或许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最终如何决定,就看每个人的需求和侧重点在哪里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