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L06携3纳米芯片和全系激光雷达汹汹而来,如同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却可能输掉一场早已失去民心的战争
10月25日,深蓝汽车宣布L06正式开启全国发运,新车将于第四季度上市。这款搭载3nm车规级芯片和激光雷达的全新轿车,车身尺寸达4830/1905/1480mm,轴距2900mm,提供增程和纯电双动力选择。
然而,在这条科技感十足的新闻背后,深蓝汽车正因频频“背刺老车主”而陷入品牌信任危机。一边是全新车型的高调发运,一边是老车主们在投诉平台的愤怒声讨,深蓝汽车的销量焦虑与用户信任正展开一场生死竞速。
01 科技盛宴:L06的硬件狂欢与体验谜团
深蓝L06的配置清单堪称豪华: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MediaTek天玑座舱S1 Ultra、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主动悬架系统、50英寸AR-HUD。这套组合拳足以让业界侧目。
纯电版搭载200kW电机,续航达670公里;增程版配备1.5L增程器,电动机最大功率175kW,纯电续航180公里。从数据看,深蓝L06确实具备了与比亚迪海豹、零跑C01等竞品一较高下的实力。
但硬件堆砌不等于体验卓越。一位自动驾驶工程师直言:“有些车企连基础数据都没攒够,就急着上激光雷达,就像小学生拿微积分课本摆拍。”业内对激光雷达实际参与率的质疑从未停止,华为余承东曾公开炮轰:“有些车的激光雷达根本不开机,纯属让消费者买单。”
02 信任裂痕:保价协议背后的文字游戏
与L06高调发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蓝汽车日益严重的用户信任危机。
今年5月,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在S09发布会上承诺“一年保价”,声称要“像保护品牌一样保护深蓝S09”。仅仅4个月后,深蓝就推出了“加量不加价”的超长续航超充版,电池配置显著提升,价格却保持不变。
这种被老车主视为“变相降价”的行为引发了强烈不满。一位S09车主投诉称:“我正是基于对一年保价承诺的信赖,才选择了购买深蓝S09。然而,新款车型在同等价格下配置显著提升,这实质上是变相降价。”
更让老车主寒心的是深蓝官方的回应态度。当车主提出免费换电池诉求时,客服直言“有难度”,并以“换电池会涉及整车很多零部件”为由搪塞。深蓝甚至玩起文字游戏,宣称长续航与原来的“不是同款车”,因此不触发保价条款。
03 销量焦虑:激进策略背后的经营困境
深蓝汽车频频“背刺老车主”的背后,是难以掩饰的销量焦虑。
2025年深蓝汽车的销量目标是36万辆,但今年1-8月累计销量仅为19.86万辆,目标完成率仅55.17%。事实上,深蓝已连续两年未完成销量目标。
财务表现同样不容乐观。根据长安汽车披露的2024年财报,深蓝汽车2024年营收372.25亿元,净亏损15.72亿元。虽然较2023年亏损收窄,但距离品牌整体盈利依然遥远。
为刺激销量,深蓝汽车不断推出新车型并调整价格策略。从SL03到S07、L07,再到如今的L06,产品线快速扩张的同时,车型命名混乱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有用户吐槽:“产品命名也迷惑,SL03然后来个S07,转眼又有L07,再冒出L06,你说这些车到底啥关系?”
04 务实解方:从硬件堆砌到用户运营的范式转移
对于深蓝汽车而言,L06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硬件配置,更取决于能否重建用户信任。
稳定透明的价格策略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用户对价格异常敏感。频繁的降价或变相降价,不仅伤害老车主,也会让潜在买家持币观望。
提升产品质量与一致性同样关键。深蓝L06被曝存在诸多设计缺陷,如无电动遮阳帘、无框车门+单层玻璃影响隔音、椅背造型丑陋等。这些细节问题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建立真正的用户思维是深蓝汽车的必修课。从之前的“车机弹窗广告”事件,到如今的“变相降价”争议,深蓝汽车的一系列操作都显示出对用户感受的漠视。
从行业角度看,深蓝汽车的困境代表了众多二线新能源品牌的共同挑战——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产品创新与用户权益,如何兼顾短期销量与长期品牌建设。
在深蓝汽车4S店内,一位销售顾问正向顾客热情介绍L06的3nm芯片和激光雷达配置,而不远处,一位S09车主正在大声抱怨:“你们的新车配置再高,我也不可能再推荐朋友买深蓝了!”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深蓝L06的硬件武装到了牙齿,却可能输掉整场战争——当品牌信任的裂缝无法修补,任何科技盛宴都将变得索然无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