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国标才实施,九号10月1号就催着旧标车11月15号前上牌,晚了自己负责,这便宜1000块的车还能买吗?

觉得内容不错的话,给作者一个关注吧!下次更新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我咯~感谢喜爱,继续努力!

2025年10月1号,九号那边发了个挺要紧的通知。

说是买了他们家旧标电动自行车的客户,注意了。

必须,是必须,在11月15号前头,把车辆的正规牌照给办妥了。

这一下,可比大家原先想的那个最后期限,要早了足足半个月。

这背后到底是咋回事?

01

这事儿得先从一个新规矩说起。

2025年9月1号,一个被称为“新新国标”的玩意儿,学名叫GB17761-2024,正式开始落地了。

新新国标才实施,九号10月1号就催着旧标车11月15号前上牌,晚了自己负责,这便宜1000块的车还能买吗?-有驾

这个标准,就是管咱们骑的电动自行车的。

从9月1号那天开始,所有厂家生产的新车,都得符合这个2024版的新规矩。

那之前按老规矩(2018版国标)生产的车,咋办?

国家也给了个缓冲期,叫“销售过渡期”,允许这些“旧标车”继续卖。

这个过渡期的最后一天,定在11月30号。

换句话说,11月30号,是国家给旧标车销售划的最后一条线。

按理说,大家伙儿都盯着这个日子就行了。

02

可九号这一下,把自家的线提前了。

10月1号发的那个通告,说得明明白白。

第一,买了他家旧标车的,11月15号前必须上完牌。

第二,要是你自个儿的原因,拖拖拉拉没在规定时间里办完手续,导致那个“车辆合格证”过期了,上不了牌了。

那这个后果,对不住,只能自己承担。

这话说得挺重。

等于就是告诉客户,别卡着国家线,得卡着我九号的线。

03

为啥九号要这么干?

通告上说是为了顺应交管部门的要求。

但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背后肯定有厂家的考量。

你想啊,新新国标9月1号才实施。

按理说,雅迪、台铃、新日这些大牌子,新车都该铺开了。

可九号、小牛这些牌子,好像还在忙着帮经销商“消化库存”。

啥叫消化库存?

就是仓库里还压着一堆按2018年老标准生产的车呢。

这些车,必须在11月30号之前卖掉,而且是卖掉并且让客户能上上牌。

04

11月30号是最后一天。

万一所有人都挤在最后两天去上牌,车管所忙得过来吗?

万一系统出点小岔子,办不了,咋办?

那客户刚花钱买的车,转眼就成了一堆上不了路的铁。

到时候,客户肯定得回来找经销商,找厂家。

九号这一下,把时间提前到11月15号,等于是设了个“保险杠”。

给客户留出了半个月的缓冲时间。

更是给自己的经销商吃了个定心丸。

到时候真有客户拖到12月1号来闹,经销商就能把九号的通告拿出来:看,10月1号就通知了,11月15号是期限,是你自己没抓紧。

新新国标才实施,九号10月1号就催着旧标车11月15号前上牌,晚了自己负责,这便宜1000块的车还能买吗?-有驾

这下责任就分清楚了。

05

这事儿对咱们普通老百姓,又意味着啥?

它意味着,想趁着换代,买个性价比高的旧标车,这个“窗口期”马上就要关了。

为啥大伙儿非要抢着买“旧”的?

按理说,不都该是买新不买旧吗?

这事儿吧,就得新旧对比着看。

新新国标的车,是安全了,规范了。

但有两个地方,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

第一,是贵。

第二,是性能。

06

先说贵。

按文章里的说法,这新新国标车,技术升级了,材料讲究了,成本上去了。

最后卖到消费者手里,可能要比同款的旧标车,贵上1000块钱左右。

这1000块钱花在哪了?

新标准要求加的东西可不少。

比如,更好的防火阻燃材料,电池仓、塑料壳,都得用不容易点着的。

这是为了安全,特别是防范火灾,这钱花得值。

再比如,要求有北斗定位。

还要求有“防篡改技术”。

厂家重新设计、开模具、拿新的3C认证,这些都是成本。

最后都得摊到车价里。

07

有些品牌,为了显得自己“高级”,还往上加配置。

比如有的车加上了TCS,就是牵引力控制系统。

这玩意儿一般在摩托车或者汽车上用,防止轮子打滑的。

可一个最高时速才25公里的电动自行车,有必要装这个吗?

文章里也提出了这个疑问。

本来2000块钱能买到的车,加了这个,加了那个,摇身一变成了3000块。

甚至比一些电动摩托车还贵。

这就让一些图实惠的老百姓,有点接受不了。

08

说完了价格,再说说性能。

这可能是更多人抢购旧标车的真正原因。

新新国标,最“狠”的一条,就是那个“防篡改技术”和“超速自动断电”。

啥意思?

就是车子出厂设定最高时速25公里。

你骑着一超过这个速度,电机立马就“罢工”了,不给你动力了。

而且,控制器、电池、电机都给你“锁死”了,你想自己动手改,门儿都没有。

这就是为啥有人说这个设计“反人性”。

09

那旧标车呢?

2018年的那个老标准,虽然也规定了时速25公里。

但它在“防篡改”这块,管得没那么严。

很多旧标车,出厂是合规的。

但客户买回去,很容易就能“DIY”。

比如找店家输个代码,或者自己拔根线,那个速度限制“啪”一下就解开了。

车子立马就能跑得更快,骑起来更“爽”。

这在行业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厂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清楚,这是个大卖点。

10

所以,你看这个选择题就出来了。

是多花1000块钱,买一个规规矩矩、绝对跑不快、但更安全的新国标车?

还是少花1000块钱,抢购一台即将绝版的、还能“动动手脚”跑得更快的旧国标车?

很多人,特别是需要长距离通勤,或者对外卖小哥那样的群体来说,他们用脚投了票。

这就是为啥,都到清库存的节骨眼了,有些热门的旧标车,反而在涨价。

11

文章里就提到了,像九号有些热门的旧标车型,比如机械师二代明日香。

存货不多,网上都下架了。

线下的店里,不但不降价,还敢加个二三百块钱卖。

为啥?

就因为这是最后一批了。 ]

过了11月30号,这种车就彻底成了历史。

它还能上牌,还能合法上路,性能还有空间。

这成了它最大的吸引力。

12

咱们得往回倒,看看这电动车标准是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最早的国标,是1999年定的。

那会儿的电动车,长得跟自行车差不多,时速最高20公里,重量不能超40公斤。

那是个“慢时代”,这标准够用了。

可后来,市场发展太快了。

大家伙儿都嫌20公里太慢,车子越做越大,越做越快,越做越重。

马路上跑的,很多时速都上了50、60公里,重量也一两百斤。

这还是“自行车”吗?

这明明就是摩托车了。

但它又没上摩托车牌照,也不用考驾照。

这就叫“超标车”。

13

“超标车”骑着是快,可隐患也大。

速度快了,刹车距离长了,出的事故也多了。

车子重了,撞一下,后果更严重。

而且,因为标准混乱,很多小厂子“野蛮生长”,用的电池、材料都不合格。

尤其是电池这块,火灾事故层出不穷。

很多人在楼道里充电,或者把电池拎回家里充,一着火,就是大事。

这种局面,必须得管。

14

于是,2018年,新的国标(GB17761-2018)出台了。

这就是咱们开头说的那个“旧标”。

它在1999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调整。

第一,它把时速上限提到了25公里。

第二,重量(含电池)提到了55公斤。

第三,电机功率限制在400瓦。

它还强制要求必须有“脚踏骑行功能”。

目的就是把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电摩)、电动轻便摩托车(电轻摩)彻底分开。

符合这个2018标准的,算“非机动车”,上自行车牌,走非机动车道。

超过这个标准的,就得按摩托车管,上机动车牌,要驾照,要保险。

15

2018年这个标准,当时看,是解决“超标车”问题的一大步。

它给了厂家和消费者一个明确的身份。

也设置了一个过渡期,让海量的“超标车”慢慢消化。

可没想到,才过了几年,问题又来了。

2018标准,失败在哪了?

16

它失败在两个关键点上。

第一,就是前面说的,“防篡改”做得不够绝。

它只管了出厂,没管住市场。

“解速”太容易,导致马路上跑的,还是大把“超速”的“合规车”。

25公里的法规,名存实亡。

第二,也是最要命的,它对电池安全、充电安全、材料防火的规定,还是不够细,不够严。

这几年,锂电池技术发展快,能量密度上去了,但安全性参差不齐。

电动车引发的火灾,还是在不断发生。

每一次都触目惊心。

17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

当“解速”的隐患和“着火”的风险摆在面前,标准就必须再次升级。

于是,2024版,这个“新新国标”就来了。

它就是来给2018版“打补丁”的。

而且是“硬核”补丁。

补丁一:锁死速度。

硬件、软件一起上,让你彻底没法“DIY”。

超过25公里就断电。

这就杜绝了“超速”的可能。

18

补丁二:严控防火。

对电池管理系统(BMS)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充电器和充电口,也开始统一标准,防止你乱用充电器导致过充。

对车子非金属材料,比如塑料外壳,强制要求达到一定的“阻燃等级”。

说白了,就是整车的防火性能,提上来了。

19

补丁三:强制监管。

这就是新标准里那个“北斗定位”和“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车子装了这个,你的车在哪,状态怎么样,后台可能都一清二楚。

这也为将来的监管,提供了技术手段。

比如,是不是篡改了,是不是超速了,后台数据一看便知。

这三记“重拳”下来,电动自行车的“野蛮生长”时代,算是彻底要画上句号了。

20

回头再看九号这个11月15号的通知,就更好理解了。

新新国标(2024版)是“堵”。

堵住了速度,堵住了火灾隐患。

旧标车(2018版)是“疏”。

是在最后的大限(11月30号)之前,给市场最后一次“疏解”库存的机会。

而九号,作为“全球真智能第一品牌”,它对政策的敏感度,显然是跑在前面的。

它不等11月30号,它要抢在11月15号,把所有“旧标车”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上牌,全都解决掉。

21

这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是规避风险,是“安全上岸”。

把库存清掉,把牌照办完,就能轻装上阵,去卖那个更贵、但规矩得多的新国标车了。

所以,你看,雅迪、台铃这些牌子,新国标车型早就发了。

九号、小牛这些,还在“大力协助经销商消化库存”。

它们的“旧标车”库存压力,可能比想象的要大。

这个10月1号的通知,就是一封“催促信”。

催客户赶紧上牌。

也是一封“免责函”。

告诉客户,11月15号之后出问题,别找我。

22

那么,对咱们老百姓来说,到底该咋选?

友情提醒里说得很清楚了。

第一,你要是就想要个规规矩矩、安全第一、不图快的代步工具,那就踏踏实实等新新国标车。 9]

买的时候,看准合格证上印的是GB17761-2024。

多花点钱,买个长久安稳。

第二,你要是觉得25公里实在太慢,接受不了,还想图个性价比,想抢最后一波“旧标车”的红利。

那行,赶紧去买。

但买了之后,啥也别干,第一件事就是去车管所上牌。

而且,千万别卡着11月30号,也别卡着九号说的11月15号。

越早越好!

23

因为上牌这事,不是你今天去,今天就一定能办完的。

万一缺个材料,万一排队人多,万一系统一卡。

耽误一天,可能就耽误了“一生”。

车子买回来,上不了牌,那就是一堆废铁。

到时候,你那1000块钱的差价没省着,反而亏了几千块的车钱。 9]

那才是真的划不来。

24

而且,别小看“无牌车”上路的后果。

文章里也提了,各地交警查得相当严。

不让进学校,不让进小区。

抓到一次,罚款200。

抓到多次,可能直接扣车。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麻烦。

25

所以,九号这纸通告,虽说是给自家客户看的。

但也算是给整个市场提了个醒。

旧标车的“大限”,真的要到了。

而且,实际的“关门时间”,可能比文件上的11月30号,还要来得更早。

别再指望经销商最后几天会扛不住“跳楼大甩卖”。

很可能的情况是,你还在等降价,人家车都卖完了。

或者,车还有,但上牌的时间窗口,已经悄悄关上了。

这个从1999年开始,历经2018年,再到2024年的电动车标准之争,本质上就是一场关于“效率”和“安全”的拉锯。

新新国标才实施,九号10月1号就催着旧标车11月15号前上牌,晚了自己负责,这便宜1000块的车还能买吗?-有驾

老百姓想要更快的效率,但社会需要更有序的安全。

2024的新标准,显然是把“安全”的天平,重重地压下去了。

至于这1000块钱的差价,和那25公里的时速上限,市场和消费者,也终究会慢慢习惯和接受。

创作声明:本故事来源:【《九号通知:11月15日前,所有旧标电动车务必完成上牌,买好车抓紧》 】,本文依据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通用观点文故事,有些部分可能会在通用观点文细节进行了合理推演。凡涉及推测性内容,均基于同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和相关史料进行合理构建,部分细节进行了文学性渲染和合理推演,有部分为艺术加工,如有表达的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理解,请理性阅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或与本文并无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特此说明!谢谢!

```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