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日系车开顺手,换车时心态真不一样
我是在广东混的,平时跟几个老友喝茶吹水,总能聊到车。我们这边路况多变,市区红绿灯密集,高速又长直,所以很多人第一辆都选了日系——省油、毛病少、空调凉快。像我自己开的卡罗拉,就是那种怎么踩都不太舍得多烧油的性格。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一个现象:那些买了入门级日系的,比如威驰、飞度、轩逸之类,换车的时候,大多数还是会留在这个阵营里,只是往上走个半级或者一级,比如凯美瑞、雅阁,再或者去SUV那边挑CR-V或RAV4。有个邻居阿成就是这样,他原来一台飞度跑了七年,上个月提了一台凯美瑞,说习惯了方向盘轻盈和刹车脚感,不想冒险去试别的体系。
但另一拨人就完全不同——他们第一辆直接上中档日系,比如雅阁或凯美瑞,用几年后再换,就很少还回头买日系。我舅舅以前开八代雅阁,那时候逢年过节总夸它安静、省心,可去年忽然就换成宝马3。他说原本雷克萨斯ES也是备选,但看来看去觉得外形稳重过头,而且试驾完宝马之后,被那种转向手感迷住了,“咬路”两个字他重复好几次。
这种变化背后,其实是消费心理在变。有钱到一定程度,人就想尝点新鲜感,不再只盯着耐用和省油。我同学阿浩当年也是凯美瑞粉丝,还收藏过老款宣传册,可等他事业起色,有预算冲50万的时候,就直奔宝马X3去了。他笑说:“要不是试驾那天遇到销售带我绕山路,我可能真买雷克萨斯。”可惜体验差距摆在那里——动力响应慢半拍,让他觉得“不够爽”。
其实雷克萨斯也有自己的坚持,它把舒适做到了极致,这对家用来说无可挑剔。但当价格逼近豪华德系区间,那些更注重驾驶刺激的人,很容易被德系吸引过去。我去年帮朋友从湛江把一台ES300h开回廉江,全程高速加国道,本以为混动加持会挺带劲,结果超个大货还得提前预判很久。这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见面不如闻名”的落差,不过隔音和座椅舒适度是真的好,一路下来腰没酸,这是优点,但对于花五六十万的人这可能不是唯一诉求。
还有一点常被忽略:高端用户对小毛病容忍度比普通家轿用户高得多。一位修理厂师傅跟我讲,他们接触BBA的大客户,有些电子件坏了甚至懒得修,因为影响不大;反而十几万的家轿出点小故障,会让车主念叨半年。所以你看,中档日系往上的升级空间,在品牌选择上确实受限,而德系豪华牌子多,又各有特色,自然更容易分流这些客户。
前阵子战友请我坐他的7系,从停车场出来的一瞬间,我才明白他说“像船长掌舵”的感觉是什么味道——厚重但灵活。而这哥们三年前还说梦想是LS,现在笑称:“梦可以改。”至于我的卡罗拉,还在安安分分地跑着上下班,每次看到别人新提的大排量豪华车,也只是拍拍方向盘自嘲一句:“迟早轮到你退休。”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