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

限时7.29万起! 长安逸动换“新脸”,这次能抢合资车的饭碗吗?

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8万左右想买台家用轿车,选合资还是国产? 刚好长安逸动新出了第四代车型,限时价7.29万起,比老款便宜了不少,外观内饰还大改了——要知道这台车可是国产轿车里的“老将”,从2012年上市到现在,10多年卖了超190万辆,这次新款一亮相,不少人都在猜:它是不是要跟大众朗逸、日产轩逸这些合资车好好较量一番? 今天我就以一个普通买家的视角,跟大伙聊聊这台新车到底值不值得看。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上周我特意去4S店蹲了实车,第一眼就被前脸惊艳到了——跟长安UNI家族的设计特别像,无边界中网里藏着横竖交错的点阵线条,白天看透着精致,晚上中网上方的星环灯带一亮,直接跟两侧细长的大灯连起来,贯穿式的效果特别吸睛。 比老款那种稳重的风格年轻太多,走在街上哪怕跟合资车停一起,颜值也不落下风。 车身侧面变动不算大,溜背车顶和多腰线都保留了,不过顶配车型装了18英寸多辐轮毂,阳光下看特别有运动感,我旁边一位看车的小伙说,就冲这轮毂,都想咬咬牙上顶配。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有意思的是,它没像新能源车型那样搞一堆花哨颜色,就给了逸彩蓝、安第斯灰、闪光冰晶白三种。 说实话,这种“少而精”的选择反而省心,像安第斯灰耐脏又显质感,家用选这个准没错;要是喜欢亮一点的,逸彩蓝在阳光下也挺有辨识度,不会太张扬。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转到车尾,贯穿式LED尾灯肯定少不了,内部还有数字瀑布光柱,晚上点亮后像一道光带,中间的LOGO居然还能发光,跟前面的灯带呼应上了。 顶配版本还能选装可升降后扰流板,低速的时候收起来不突兀,高速打开还能增加稳定性,对喜欢运动风的朋友来说,这细节挺戳人的。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坐进车里的第一感觉是“清爽”,整个座舱就中控屏下方留了几个触控按键,比老款那种密密麻麻的按钮舒服多了。 手能摸到的地方,比如中控台面和门板,大多是皮质包裹,摸上去软乎乎的,还加了镀铬装饰条,比同价位合资车的塑料内饰强太多。 我特意跟朋友的朗逸新锐对比过,那台车坐进去满是塑料感,逸动这内饰质感,家用真的够档次。 配色方面有金曜黑、紫砚白、神秘红三种双拼,我个人偏爱紫砚白,坐进去不压抑,看着就干净。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科技配置也没让人失望,10.25英寸仪表加14.6英寸中控屏,往驾驶位一坐,科技感直接拉满。 中控屏里装的是天枢OS系统,我试了下操作,滑动切换页面没卡顿,还支持“三指飞屏”——开车时想把仪表上的导航挪到中控,三根手指一划就过去,不用低头找功能,安全又方便。 手机互联也做得全,不管你用苹果、华为还是其他安卓手机,CarPlay、HUAWEI HiCar、Carlink都能连,不用纠结兼容性问题。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最惊喜的是语音控制,它接入了DeepSeek的AI大模型,我试着说“把空调调到23度”“附近有没有好吃的家常菜馆”“导航去高铁站”,反应特别快,还能跟它闲聊,比如“今天天气怎么样”“放首周杰伦的歌”,不像有些车机那样“答非所问”,日常开车基本不用动手,这点对家用太友好了。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空间方面,新款的长宽高是4785*1840*1440(1450)mm,比老款长了15mm,轴距还是2765mm,后备厢容积520L。 我身高175cm,坐前排调好座椅,头部还有一拳多空间;后排腿部两拳左右,膝盖不会顶到前排,带爸妈出门他们坐着也舒服。 要是坐三个人,中间那位可能有点挤,但日常家用肯定够了。 后备厢我也实测了,装两个28寸行李箱,再塞个婴儿车和一堆杂物,完全没问题,周末带家人去周边露营,放帐篷、睡袋这些装备也轻松。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动力部分,新款还是搭的智慧新蓝鲸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41千瓦,峰值扭矩310牛·米,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参数跟老款一样,但车身轻了点,WLTC综合油耗从6.4L降到了6.2L。 我当天试驾了大概40公里,走了市区拥堵路和快速路,起步给油就走,没有肉感;超车时深踩油门,动力输出很连贯,没遇到顿挫。 市区开下来表显6.3L,加92号油,按现在的油价算,一公里不到5毛,一个月通勤油费也就三四百块,家用用车成本不高。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配置选择上,新款就三款车型,不用像选其他车那样“纠结到脱发”。 入门的劲享型,限时7.29万起,配置真不算“乞丐版”——16英寸轮胎、后排头部气囊、内置行车记录仪、360度全景影像都有,还有定速巡航、远程启动、速度感应雨刮,甚至连驾驶位座椅加热/通风都给了,夏天上车不烫屁股,冬天不冻腰,太实用了。 最关键的是,它的安全配置跟高配一样,追求性价比的朋友选这个准没错。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贵6000块的悦享型,比劲享型多了多色氛围灯、8扬声器、前排座椅加热/通风(这次前排都有)、外后视镜电动折叠,还有全速自适应巡航和遥控泊车。 要是经常跑高速,全速自适应巡航能自动跟车、调整车速,开长途没那么累;遥控泊车对新手友好,窄车位里不用费劲挪车,手机操作就行。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顶配的智享型再贵6000块,多了18英寸轮毂、L2级智能辅助驾驶、自适应远近光、全景天窗、50W手机无线充电,还有主驾驶座椅电动调节和后排中央扶手。 L2辅助驾驶这东西看着简单,其实要加不少摄像头和雷达,成本不低,这个价位能买到真的划算;50W无线充电也实用,手机放上去很快就能充满,不用再插线。 我跟销售聊,他说现在问智享型的人不少,估计以后劲享型和智享型会是卖得最好的两款。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买这个价位的车,肯定绕不开合资车。 像大众朗逸新锐、日产轩逸经典,现在终端价也到7万上下了,跟逸动重叠度很高。 逸动跟它们比,优势很明显:尺寸更大,后排空间更宽敞;动力更强,开着更有劲儿;配置也全,360影像、座椅加热这些合资车根本不会给;内饰质感也更好,摸上去、看起来都更高级。 不过合资车也有优点,油耗比逸动低一点,品牌认知度高,比如家里长辈可能更认“大众”“日产”的标,后期保值率也稍好,要是你特别看重这些,可能会倾向合资。

限时价7.29万起!外观、内饰大变样,长安逸动要对合资车动刀了?-有驾

另外,比亚迪秦PLUS DM-i这种新能源轿车,也会跟逸动抢客户。 两款车都是国产,尺寸、配置差不多,但秦PLUS是插混,能耗更低,适合一年开两三万公里的朋友,加一次油能跑很久。 不过它也有缺点,保险费用比逸动高,后期还有电池更换的潜在成本。 要是你一年开1万公里以内,逸动的油费加保险,比秦PLUS差不了多少,不用纠结充电和电池问题,反而更省心。

日常用的话,逸动在城里开特别灵活,堵车的时候跟车、变道都轻松,360全景影像能看清周围的电动车和行人,新手停车也不慌;早上出门前用手机远程启动,提前把空调调好,上车就能享受到舒服的温度。 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后排坐三个人不挤,后备厢能装下行李箱和零食玩具;跑高速的时候开着定速巡航,脚不用一直踩油门,累了还能让语音放首歌,旅途也不枯燥。

其实看逸动这10多年的更新就能发现,国产燃油车不是没进步,而是更懂家用消费者的需求——不用花太多钱,就能买到空间够、配置全、质感好的车。 现在很多合资车还在“小修小补”,比如换个中网、加个屏幕就叫新款,而逸动却在外观、内饰、科技配置上实打实升级,价格还降了,这种“诚意”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买车不是买噱头,是买日常通勤的方便、带家人出行的舒服,这些逸动都做到了。

朋友们,说了这么多,你觉得这台长安逸动怎么样? 要是你现在选8万级家用车,会考虑它吗? 还是更倾向于合资车,或者新能源车型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