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自己离职,分期入手了一辆奔驰C260首付6.9万,分60期还款,拿下了这辆落地25万的车,坐进驾驶舱的瞬间,就懂了这份压力有多值得!
说实话,买车这一事,还真不是玩笑。尤其是像我这样,工作变得越来越动荡,行业里不稳定因素多得让人烦。去年年底听说公司裁员风声,心里咯噔一下。虽然还撑得住,不代表心里就不怕失业。你知道的,金融危机时代,工作稳定不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时候,我脑袋里就冒出个念头——还是得有备无患。一个朋友说过:车,本身不只是一辆代步工具,更像个随身保险。我五年前的二手思域,早就成了脱身神器。但如今,考虑到未来两三年的不确定,想买辆更稳重点的车。别问我为什么偏偏选奔驰C260,那真是无他,喜欢加用得着。
直接说吧,买这车,压力其实挺大的。整车落地差不多25万,首付6.9万,月供大概是4千多。分60期,差不多五年时间,你想想,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起初犹豫,就怕坐进去会不会觉得花钱太随意。我还特意查了下相似价位的对比车,比如奥迪A4L和宝马3系,差异其实还挺明显。
这三款车,各有千秋。奥迪的内饰偏传统,整体豪华感不错,座椅偏偏软,适合长途。宝马的操控更灵敏,转向更年轻化,驾驶感受更硬核。奔驰的优点也很明显,沉稳而商务,坐在里面,有点坐享其成的感觉。可是问题也来了——奔驰后排空间,比起奥迪就略有牺牲,毕竟我对乘坐舒适的要求还算挺高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和相册,车内那些按钮,居然让我觉得居家又专业。那个中央屏幕,直接连到车内导航和多媒体系统,中控布局得蛮合理。唯一让我踌躇的,是这车的油耗,估算大概在百公里8-9升。不算极高,但也不能太放松。加上,未来可能的保值率,估计3年后还能剩个大半,不能太指望。
说实话,买车的决定更多是心理安慰。我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绑架。无非,就是让自己觉得有个靠山。前老板常说:你要懂得,资产不是只看现金,还要看体面的标签。这话我没敢全信,但用在这次买车上,确实起了个心理支撑的作用。
刚买完车的时候,还有点怕麻烦。新车首保、洗车、保养……这些事堆在一起,感觉像个无底洞。实际操作下来,发现像4S店预约、定期保养,流程反而比我想象简单多了。有时候,自己还会问:这样买车,到底值不值?我觉得这事得放到心里about别太用力去想。
那你说,这辆车坐在车里,心情会不会变得神采奕奕?其实我觉得还挺有意思。因为每次开车上班,心情都变化。特别是在快到家门口,看到那条繁忙的街道和公交长龙,就会觉得,还是得靠自己,才能稳扎稳打。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观察过朋友的反应。有个朋友刚问我:你不是说快失业了吗,怎么买这么贵的车?我当时笑笑,说:备着,以防万一。他摇头一笑:真划算,至少你心里安稳点。我自己也知道,压力其实没减多少。反倒是每天上班的那个点,像个定时炸弹。
换个角度想吧,这份压力,也许就是一种激励。毕竟,现在年轻,能有个备胎,心里会轻松点。只是,究竟这个备胎在某天会变成压垮我的锤子,谁也说不好。
我还脑补过一次,假如公司真的裁员,自己还能撑多久。大概两到三个季度,能比别人多点时间站稳脚跟。对比其他房贷、教育和生活支出,车贷还算担心得了吧。这种压力感,其实我觉得挺正常,一个成年人,不可能不焦虑。只这个焦虑用一辆车装载而已。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台奔驰吗?除了颜值。试驾那天,车内静谧的环境让我安静了不少。开车传来的车机质感,也算符合身份感,至少和我目前的生活色调还挺搭。有时候,我会想:未来三年。这辆车陪我走过的每一公里,是不是也在提醒自己:别太随意,要稳扎稳打。
这个决定其实也带点赌的意味——赌我还能稳住,赌我还能无忧无虑。可能有人说,可你还年轻,没必要背这么重的债。其实我也知道,压力大归大,但也是在不断试错。再说,谁也不愿工作几年,变成那种拼到只剩半条命的状态。
这段时间,我还特别留意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们,买车观念都不一样。有的买豪车纯粹炫耀,有的就像我,想捂着点备用。不管怎么说,车这个东西,一买就是五六年,短则三年,长则十年。你说,这个投入,值不值得?我还在琢磨。
有时候,深夜开车回家,看到路灯下那一辆辆闪烁的车灯,我会问自己:未来真能像想象中那么稳定?还是又会变成地雷埋在心里?答案没人知道。尤其是在行业风云变幻的节点上,更像是一场心理战。
这就是我目前买这车的心路历程。也许,你会觉得太现实,但现实里,买车不就是为了个安全感吗?我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该给自己放个缓冲?也许未来还会换车,但这份压力,暂时还算接受。
讲到底,我更喜欢那句老话:车,是靠双脚和脑子走出来的路。而我选择,靠这辆车,伴我走过压力的日子。你会不会也这么觉得?所以说,未来几年,这被我当作资产和心理保障的奔驰,会不会变成一种无形的负担呢?这个问题,留给以后的日子去解答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