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说,20万元左右就能拥有一辆在底盘手感上“吊打”宝马5系的中大型纯电轿车,你会不会觉得这话像在吹牛?咱不是没见过宣传夸张,但这次的主角——新款小鹏P7,试完之后还真让人有点刮目相看的冲动。
试驾的时间其实很紧张,不夸张地说,就是城市里兜兜转转,来回几十公里,差不多2小时,算不上“深度下海”,顶多是浅尝辄止。
可谁能想到,就这么一趟走马观花,小鹏P7还是把我给“顺手撩了一下”,印象深刻到回家都琢磨:这玩意,真有料。
汽车圈里风起云涌,新能源速赢难分伯仲,想让人一眼相中,说白了靠的还是扎实。
别管你是特斯拉铁粉,还是宝马老车主,小鹏P7后驱版这辆“小钢炮”,到底凭啥能在乌泱乌泱的电轿市场里脱颖而出?要说悬疑,还真挺有点意思——底盘手感秒同级,舒适度也不含糊,难道宝藏就藏在雕琢之中?咱接着一层层扒拉,看看到底哪里做得让人甘愿“转粉”。
踏进小鹏P7车厢,第一感觉就是大气。
不是那种满屏灯光炫耀的豪华,而是一种安静的底蕴。
体验车型是单电机后驱版,论动力数字,看着不“炸”,但实际开起来,动力可一点也不闷。
咱别连篇累牍数据轰炸,通俗点说,270kW的电机输出,465Nm扭矩,上路后踩油门,车身反应有弹性而不躁动。
不像有的电车,一脚下去就是“窜”,再想控制就差点“hold不住”。
小鹏P7的动力分段明显,运动模式下面前端有点温柔,后面才暴露出小野兽基因。
舒服、节能、运动、圈内人自定义——四套切换玩法,估计大多数人白天上班不敢太疯,都是撸着节能模式开。
但到了周末想撒点野,运动模式配合油门,瞬间想起老宝马那种推背感。
据说还有隐藏车手模式、狂暴BOOST玩法,可惜都没机会解锁,厂家就是留点遐想给你琢磨。
工程师们自己也透露过,双电机四驱版才是劲头拉满的“压轴戏”,不过对咱们老百姓来说,也没必要天天追求极致。
毕竟买家挑车,90%还是冲着后驱来的,谁还真把赛道当生活?
踩下去的感觉,比起特斯拉那种“神经质”,小鹏P7还是讲究稳妥的。
前段动力输出循序渐进,不会让你一不小心冲进绿化带。
同样受益于电机调校,节能模式开长途省心省电,运动模式偶尔可以激情一把。
调动力曲线这事据说他们踩着保时捷Taycan的步点“一块块推”,就是要让燃油车主也能接受。
用通俗点说,是既让你尝到纯电的甜头,又不会一下子吓跑“老炮儿”。
单电机体验下来,这动力相当于传统2.0T高功率发动机,别指望能把你按在座椅上“轰隆起飞”,可踩上去真没让人失望。
如果不是工程师刻意控制,说不定能再猛一点,但稳才是这个级别最走心的标签。
双电机、零百3.7秒、近600马力的高性能版本暂且不谈——玩车的可以自行期待。
说到底,这动力调教就是为大多数人服务,既不让你小看,也不让你害怕。
底盘才是小鹏P7的隐藏大招。
有些人觉得底盘啥意思,不就是四条轮子下面东西吗?其实一辆车到底开着有没有“灵魂”,底盘才是内核。
这车胎压直接给到2.7bar,咱试驾的数据就按这个来算,现在的P7标配双腔空悬又有CDC(智能阻尼),配上21英寸锻造轮毂,主打一个“刀光剑影”。
车身刚性提升到4.3万牛米每度,后地板大压铸技术加持,轮胎也玩鸳鸯——前窄后宽。
说白了,从前到后,车身重心又压低,分配五五开,还能让悬挂最矮到145mm,都是在细节下功夫。
开起来的路感,是“橡皮糖级”的厚实沉稳,但从来不会把你隔绝得死板。
有些人追逐德系底盘,对高级感最敏感。小鹏P7的路感好像被一位行家手心里捏过,既不过分滞后,也不是那种细碎震动全都递给你——底盘的厚重,舒适和路感传递恰到好处。
和小米SU7那种轻飘飘的滚动感不同,小鹏P7就是没给你“小家子气”。
你轧到减速坎,悬挂的短行程反馈,过弯时的侧倾抑制,都能看出工程师是真用了心,力求把舒适和运动平衡到位。
值得说的是,工程师们以前还得请保时捷“外援”来助阵,现在则是本土团队“自己玩”,底盘越发讲究韧性和稳定。
你试着拐个弯,山路上转向过度的感觉很明显,尾部其实有点小调皮,仿佛老司机偶尔“耍下后轮”,也算给驾驶者更多乐趣了。
抓地力也够猛,米其林PS EV轮胎加持,弯道里没胆怯表现,车子像是贴着地面飞一样扎实。
而且刹车时的俯仰姿态做得非常自然,并不会出现那种让人头晕的摇晃。
你快点开,后轴的舒适余量还在,比一些硬邦邦的短悬挂更能让人安心——反倒更适合家用。
工程师们故意把后驱调得不至于过剽悍,是给大部分人留了余地。
要真再给足极限,估计一票司机就得叫苦不迭了。
有个小细节,轮胎用的玛吉斯不是随便挑的——国产胎里操控和舒适性算是佼佼者,突破抓地力的乐趣也多一些,但有识货的人会发现:厂家是用心分配抓地极限,给好玩的人多点弹性。
说说转向和NVH吧,很多人挑车其实最在意的就是这里。
小鹏P7这次方向盘设计很新意,双平底运动化风格,直径还选的刚刚好,不会像有些豪车一抓就像端着个方向盘大饼,握上去细腻又有点“宝马味儿”。
工程师们调研过,女性车主喜欢纤细一点的手感,没瞎招呼大腕粗犷,还是尊重大数据。
转向其实调了三档,但整体油感就是往沉稳方向走的,“电子味”降低了,摩擦、回正,转圈时车子像和你真有点交流,细腻很多。
在舒适、运动各种模式里,转向助力偏重,你能感觉操作立刻有反馈,回正速度快,确实比之前的小鹏车型更有运动轿车的气质。
而说静音NVH,真得吹一波厂家舍得下本。奔着74个隔音结构、28个空腔断隔,全车加低风阻造型,静谧感做得风生水起。
实测高速上噪音只有65分贝,烂路也能保持舒适,甚至比帕拉梅拉和Taycan还高一头。
更劲爆的是,掀背车最大的麻烦“压耳感”,在P7上消失了——工程师直接调整了减震器频率,尾门加橡胶块,后车身大压铸技术辅助,就是给你少一份不适,多一份安然。
你在车里听音乐、聊天,也不会突然觉得嘎吱作响,体验感倍儿爽。
开着小鹏P7,多多少少有点“熟悉的陌生感”。
和理想i8那些新锐电车一样,底盘对标宝马5系不是说说而已。
你能感受到,它不是盲目硬挺,而是巧妙地加强运动性,维持个性,又不丢舒适。
底盘功能大约和宝马5系偏硬的版本水平线平齐,调性也多多少少保留了电车自己的味道。
对冲击的过滤、舒适的弹性、操控的乐趣,都是厂家在“夹缝中求生存”之后的成果。
可以说,小鹏P7是中国消费者需求和汽车工程“双向奔赴”的产物。
比起同价位的小米SU7,“钢筋铁骨”的底盘和NVH更让人安心,不会把你推向廉价减配。
一句话总结,价钱相仿的话,我可能更愿意选小鹏P7——坐得舒服,开得投入,还能让隔壁“懂车帝”羡慕两眼。
所以,问题来了:底盘做得“德味十足”,运动和舒适兼容,NVH堪比高端,调校又不浮夸,这套组合拳究竟能不能俘获你心?
有没有哪点是你关心的体验死角?
欢迎咱们一起留言,畅聊你的“小钢炮”梦想和挑车犹豫!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