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

说到最近汽车圈子里的大事,这吉利又搞大动作了,真的得好好说道说道。吉利这几年愣是抓着新能源这波浪头,拼了老命接连推新,看看这9月份的销量就知道了,旗下好几款新能源都破了万台销量,吉利星愿一个月四万八千多台,这战绩简直猛到不行。大家都说“摸着比亚迪过河”,实际人家本来就有实力,现在借着热点再发力,把市场整个搅得热闹。

说到竞争,吉利这次又出了招,新出的这辆银河星耀6,话说关注汽车的人肯定都不会陌生了。银河这个系列,原来定位新能源,为了填补价位,拉高性价比,这次预售价直接冲到8.58万起步,比很多合资都便宜,甚至限时优惠干到7.98万,真是不玩虚的,价格一压,谁能不心动?而且这车用的还是吉利的招牌技术——雷神AI电混2.0,这个系统大家这两年多少都听说过,主打就是混动省油、性能不含糊。

说实话,现在家庭要买车,肯定得考虑空间和续航,咱买车不光考虑外观,也得看实用。星耀6这车长4806mm,都快逼近4米8大关了,宽1886mm,高1490mm,轴距2756mm,这尺寸已经不小了,说是紧凑型轿车其实有点谦虚,空间上实际表现跟很多B级车也差不了多少。

外观上,吉利这几年审美做得越来越好了,这车前脸中网用的是直瀑式设计,看起来大气,而且细节处理也精致,LED大灯配合下方的贯穿进气口,整体很有科技感。尾部也是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设计,下护板还有镀铬条点缀,层次感提升不少。说是家用其实也很有点运动范。这次还出了五种车漆颜色,蓝银白黑灰随你挑,算是比较会抓人眼球。

内饰方面,这车真舍得给料, 14.6英寸的悬浮屏配上10.2英寸大仪表盘,科技感扑面而来。方向盘是平底双辐,换挡杆还用上了怀挡设计,即时尚又显档次。最关键的是,全系标配了6安全气囊,除了最低配,其余都上了L2级驾驶辅助,诸如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这些一个不少,还有自适应巡航,真的各方面都照顾到了。

说到智能,吉利的这套银河Flyme Auto OS系统,跟手机交互一样方便,又有AI大模型在后面推,车机体验方便顺手,不管导航还是娱乐,都可以语音唤醒,而且还支持更多OTA升级,买了也不用担心几年后落后,后续能一直持续优化。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动力部分,咱聊点直白,1.5自吸加上前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马力163匹,扭矩有210N·m,搭配1档DHT变速箱,就是为了兼顾经济性和动力输出。现在家用轿车都主打平顺舒适,不追激情暴力,但日常加速,超个车啥的,这个动力妥妥的够用。续航方面,买插混其实大家最关心纯电能跑多远,这次吉利给出了60和125公里两个版本,尤其125公里这版,纯电通勤妥妥一天不插电,城市里完全不用烧油。拿吉利银河A7来说,9.78万能跑150公里纯电,星耀6这价格也算很有诚意,和比亚迪秦L DM-i同价位比一下,后者才80公里续航,差距立马出来了。

用实际场景来看,现在城市上班族,有地下车库能充电的,基本可以把它当电动车开,偶尔远途还搭着油用,省钱省心。对于全国跑长途或者上下班超百公里的,插混才是最优解,家里有充电桩,这125公里电跑通勤没压力,一周充几次够了,省油钱也省得不手软。

再说说吉利的品牌力,这两年在技术、品控、售后服务上的改进大家都看得到,不光重研发,还下苦工优化用户体验。你买吉利,不单单是买了一车,更是买个安稳加信心,毕竟是老牌大厂,维修保养都方便更安心。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评价一下这星耀6能不能买,说实话,这价位在国内市场真不算贵。一般人买车都是图实用,能跑能装,外观时尚点,但吉利这款真是找对了定位。用料舍得,智能配置不拉胯,动力续航也够看,加上预售价做得低,打的就是性价比。如果你是准备换车,家里预算10万左右,一家三口五口开出去用,基本就能直接考虑星耀6。你要说缺点,其实无非是插混来了以后,动力高峰还是比不上纯电和强油车,但家用真没必要下赛道,动力绝对够。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当然了,买车这种事也得看具体需求,你要看中品牌豪华,那吉利还做不到BBA那个调调;你要追极致动力,估计预算得翻翻;但家用场景里,大空间,长续航,油电混合灵活切换,吉利星耀这一波真是踩得准。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再看一下市场环境,现在几乎所有主流品牌都跟比亚迪、吉利学插混和长续航,一堆车都在10万上下拼配置拼续航,吉利抓着125公里纯电,就完美对标了上班族群体。别看表面竞争很激烈,其实成本和技术瓶颈能做到续航长、价格低、空间大的就那么几个品牌,一线还是吉利、比亚迪、长安这些头部玩家。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有人说是不是便宜怕品控不好?实际上,国内大牌像吉利这种,品控底线都很高,零部件供应链、研发系统都已经相当成熟,哪里敢因为压价砸自己招牌,毕竟口碑才是长期饭票。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购车决策上,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注重家用实用性、经济性,预算又卡在10万以内,吉利星耀6这种插混轿车完全可以入手。你要非要找些毛病,像是某些高端细节追求,或者极端动力体验肯定比不过高价车,但在实际家庭使用场景里这车表现已经非常均衡。跟同价位比亚迪秦L DM-i相比,配置和续航都不落下风,而且空间做得更大,智能化更先进,外观还更时尚一点。

归根到底,现阶段国内新能源轿车能做到这个水平,吉利确实是拼了家底,但老百姓买车图啥?不就图个省心实用,价格公道,这些全给咱考虑到了。你说星耀6值不值得买,一句话:预算够就直接冲,它对得起你每一分钱。现在吉利的售后维修服务也遍地开花,开着也没什么后顾之忧。

所以总结一下,现在谁要问我,吉利银河星耀6这车值不值、买不买,我的建议特别简单,家用家庭,预算合适能充电,选插混绝对不后悔,实用、经济、省心、有点小科技范,比合资车强,比老油车省钱,比纯电车更灵活,如果你不追什么高端品牌溢价,这个选择靠谱得很。有兴趣的可以等上市亲自去试驾一下,毕竟开车上手最重要,喜欢就下手,别犹豫。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关于电车不交养路费这事,其实很多人都觉得有点别扭。你想啊,电动车比同级燃油车还重,肯定对马路的磨损更厉害,可现在却啥养路费都不交。这不是挺说不过去的吗?难道开电车就能偷偷享受不用花钱的好处,最后马路修路的钱还不是大家一起出?这里头到底是咋回事,咱就聊聊自己的看法,用点咱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说说。

先咱得搞清楚一个背景,以前都说交养路费,其实从2009年开始,养路费就跟油钱绑在一起了,油贵一块,里头就有那养路费的成分。开燃油车呢,你跑得多,就加得多油,相当于多交钱;跑得少,加油少,也就少交钱。这不就是谁用路谁出钱,用的多出的多,挺公平的。征收起来也方便,油公司帮你收着,国家不用一个一个找你收养路费,效率杠杠的。

可这招一到电车这儿就不好使了。电车不烧油,油税收不上来,那养路费就“消失”了。所以现在开电车,加电不加养路费,一分钱都不用为维护道路直接买单。这事不是漏洞,是国家故意这么干的——为的是扶持新产业。

你琢磨琢磨,咱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下了大本钱的。什么买车补贴,甚至很多地方限牌直接放开,还给你送牌照,吸引你去买电车。通行证一样的政策那是明着鼓励你上电车。再加上这养路费都不收,电车成本低了不少,买的人自然就多了。政策的初衷特别简单,拉动新行业、抢技术、减少油依赖,这个窗口期福利就是提升大家购买积极性的催化剂。

而且说实在的,电车养路费收起来不是那么好办。咱收传统燃油税,是借加油系统,直接加点收,但电车就麻烦了。你究竟该咋收?有几种思路,但每种都挺尴尬: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一种是按路程收,也就是跑多远交多少钱。但这玩意哪有那么好统计啊,得建全新监管体系、查每辆车的里程,人工也好,电子也罢,多难搞,还涉及隐私。

一种是在充电时加个电费附加,也就是每度电再收点养路费。但这也不公平啊,你家里充电和充电桩充电,难不成家里用电都得收养路费?那我家照明、做饭也用电,难道用多少电都要掺养路费?再说,并不是每一度电都用来跑车,有些充电效率高,也用得少。怎么算都不够细致。有的电车公司可能直接送你免费充电套餐,那你这岂不是彻底规避了养路费?

还有的方法,比如说提高车船税,但这玩意也是笼统收,不能真正体现谁用路用得多谁付钱多的原则。就像大胖子瘦子都得按一样收饭钱,大家都觉得不那么公平。

所以算下来,电车暂时就是享受了政策福利。那问题就来了,你家的电动车比别人家燃油车还重,你多压一压马路,磨损肯定重。工程学里有个说法,车重对路面损害是四次方增长,意思是你车重一下子增加一成,路面磨损可不是一成,而是四成。电车因为电池巨沉,动不动比同级油车重两三百公斤,这基本就是天天多坐了四五个成年人在车上,路面吃得消吗?损耗肯定更厉害。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电车不交养路费,政策扶持阶段,马路磨损加重-有驾

现在政策没算这个账,养路费一分钱都不管,这损耗着实是全体纳税人一起买单——电车主眼看省了钱,其实是其他车主、全社会在兜底。这种局面对传统油车主是不公平的,路都压坏了,你却不用多掏钱,大伙自然意见大。

到这儿,大家都明白了吧。这些养路费,其实都包含在油税里面,没了油税自然电车没交。有人说电车省钱,当然是政策使劲省出来的。这是一种特定阶段的举措,等电车多到一定程度,这种好处肯定不会一直给下去,社会成本谁都赖不掉。

将来说不定就会变。最有可能的一种,就是按行驶里程来收,年检的时候查查你一年跑了多少公里,然后收相应的费用,谁用得多谁掏得多。这招技术可实现,公平有道理。还有的说在公共充电桩直接加养路费,这样你充一次电,就交一次费,跟加油差不多。但家里充电却不好收,这也是个漏洞。

还有粗一点的办法,提高年度车船税,把这部分算进去。但这是大概齐,和你用路多少没太大关系,用得多用得少都一样收,总体上还是不够科学。

无论怎么说,电车不交养路费,说白了是个权宜之计,是政策扶持阶段的必然,是技术征管没跟上的客观现实。并不表示以后电车车主就能一直不交。未来,随着电车多了,路面消耗的账更大,这回成本谁都躲不开,制度这事儿肯定会改,迟早会变成一个所有车都必须为自己消耗的公共资源买单的规则,公平是迟早的事。

回头看看,大伙买电车都怕成本高,怕续航短,政策帮你省了不少钱,加上不用交养路费,这些给电车主省了钱,也合理。但这不是说你永远可以这样。电车从新鲜玩意变成家家户户都有的普及品后,这些补贴、方便政策就得收起来,大家一视同仁。

说到这个事,心里还是有点复杂。一方面大家都想生活更智能、用车更绿色,电车是个好趋势,支持是没错的,产业搞起来了技术有了国际话语权,对国家来说也划算。但政策不能一路开放到底,大家齐头并进后,各自都得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用得多就掏钱多,车重就多一点修路钱,这才是持久之计。

电车这波免养路费的窗口期真不会一直开着。眼下看是福利,过几年看是成长的成本,到时候如何让电车主公平买单,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大事。政府、企业、用户三方都得参与进来,大家一起琢磨一个既公平又有执行力的办法,不光要保护好马路,更要让新旧车主都觉得划得来不吃亏。

总之吧,谁用路谁出钱这事咱得坚持住。不管你车咋跑、动力是什么,一到路上磨损都是实打实的,将来收养路费制度肯定要变,跑得多、车重的将会出得更多,早适应早受益。大家都公平,国家才能平衡,马路也才能常修常新,这才是长远过日子的路子。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