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数据安全最新通报:49款车型符合5项要求,但几类问题不容忽视

最近一次行业自愿送检的汽车数据安全检测有了结果,组织方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四家机构,检测从2025年4月开始,依据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及相关国家标准,对5项合规要求展开核查,覆盖匿名化处理、座舱数据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显著告知个人信息处理、精度范围适用等内容。

检测显示,一汽丰田、一汽集团、大众、吉利、理想、长安、小米汽车、赛力斯、小鹏、奇瑞、上汽、长城、一汽奔腾等13家企业的49款车型通过了这5项要求;部分车型因不涉及车外人脸匿名化被注明为不适用。

同时,检测也揭示出几类普遍问题:车端对人脸等目标的匿名化检出率低于90%;处理敏感个人信息时同意期限被设为“始终允许”或“永久”;在持续收集敏感信息时,车内系统未通过仪表盘图标或指示灯提示收集状态;车载应用缺少或未及时展示隐私政策。相关问题已反馈给企业,要求整改。

汽车数据安全最新通报:49款车型符合5项要求,但几类问题不容忽视-有驾

这对普通车主意味着啥?首先是隐私风险提醒:匿名化不到位可能带来被识别的风险,长期默认同意等设置会扩大数据被持续采集的窗口。实用的做法包括:购车前询问数据收集策略,查看车机隐私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权限或请求厂商说明收集时长与目的;遇到模糊条款可要求经销商或厂方给出书面说明。监管后续将关注整改结果与更广范围抽检的开展情况,相关细节仍待进一步确认。

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

#百度带货夏令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