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我当时听到丰田要把世纪升级为品牌旗舰的消息,第一反应是有点懵。丰田的顶级豪华形象,不是一直都是雷克萨斯带着走么?这变动一讲,还挺有戏剧性。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之前虽然世纪名声大,但它大部分时间是丰田内部或者VIP专用,很少对外销售,跟我们普通人生活关系不大。也就是说,以前世纪更像是丰田体系内的秘密武器,品牌曝光度极低。而现在直接站出来,变成和雷克萨斯平起平坐甚至顶替雷克萨斯的角色,这背后肯定有不简单的算盘。
我猜测(没细想过),丰田可能想把世纪做成更纯粹的顶级奢华象征,类似奔驰的迈巴赫或者宝马的劳斯莱斯。毕竟,雷克萨斯是重责任的长子,得覆盖从中级豪华车到高端SUV,线条更多,市场面更广。而世纪,专注小范围的极致奢华,对标劳斯莱斯那种客户群才对口。
我有个朋友正好在丰田旗下的研发部门做供应链管理,技术上他给我形象地比喻过:打造世纪这套系统更像是在烧制紫砂壶,每一个工序都极为讲究,时间和精力能拉的都往前面堆,工人用料从金属合金到内饰材料,几乎全程手工打磨。相比之下,雷克萨斯倒更像流水线打造的智能手机,有高效的自动化流程,标准化程度高。
这其实也反映了他们的供需博弈——世纪的产能严重限制,客户也极富挑剔,只能保持极小的年产量。雷克萨斯产量则几十万辆规模,每年还有几款车型大改款。而这个差异,在销售端形成了很明显的实操区别。我的一个修理工朋友告诉我,雷克萨斯的零件换起来方便多了,配件供应链像个高效的快递系统,成本也控制得更好;世纪的零件老是要预定,有时候要等几周才能拿到,维修保养都成了奢侈体验。
说回那台刚发布的世纪双门轿跑概念车,确实够吸睛。金凤凰徽标那设计,纯手工锻造,细节够惊艳。看外形,东方极简美学突出,似乎在用最少的线条表达尽可能多的尊贵与内涵。现场有人跟我说:看着不是高级车,看着是艺术品。这一点,我完全赞同。细节感知真的让人心头一震。我自己在现场也能感受到那种气场,是从内而外的威严,而不是靠声光电和复杂造型堆砌出来的。
我得自我更正一下,之前我一直以为丰田一贯是用保守稳健策略推进高端市场,这次的世纪升格战略,明显带有更多的试错精神,甚至带点激进。把雷克萨斯往创新自由的方向推,六轮MPV、未来的概念车,充满未来感的设计语言,都是与过去丰田的形象转变。这其实和世纪成了顶级奢华象征形成了很好的对照。
我在想,这样分工后,会不会雷克萨斯彻底解放,变成更极端的创新平台?毕竟,弄个六轮MPV,谁能想到?原本以为豪华品牌都是四轮出发,这种设计听起来就是疯子级的。这里我有点猜——也许雷克萨斯要用这些有点闹腾的设计抢占未来年轻消费者市场,而具体投入产出比,我觉得是个赌。
从渠道和用户心理来说,这次调整其实挺考验丰田的。一方面,世纪用户是完全不一样的群体,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理想标准都极其特别,光靠雷克萨斯那块招牌形象撑不起;另一方面,雷克萨斯用户多元,又有较大市场体量,需要创新保持竞争力。这两个品牌绑一起,能相互补充,那就完美了,但如果调控不好,恐怕会出现品牌之间的自家内耗。
聊点细节,我就想起一个场景,昨天在4S店,我朋友跟销售说:你这雷克萨斯保养贵吗?销售干脆回应:贵,但保值率还不错,一年折旧大概15%到20%。我当时心想,这个区间已经算挺合理的了——普通豪华车保值率差不多30%、有的甚至更狠。百公里耗油什么的,雷克萨斯大多是百公里7到9个油,世纪的话……这个心算有点麻烦,猜估成本应该不止这几档,毕竟定位就是为部分顶级富豪服务,油耗完全可以后置。
还有一点我一直好奇:为何丰田没有在过去十年,把世纪推向更高曝光市场?是不是怕喧宾夺主,还是对豪华市场怀疑过?这段先按下不表。
雷克萨斯将来的新品上线节奏明显加快,我怀疑技术骨干开始往创新倾斜,尤其是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毕竟六轮MPV都敢做出来,说明研发更有底气,也更玩得开。
最后我忍不住想问,这样的两张王牌,丰田未来在全球豪华车市场的路线图到底怎么看?毕竟劳斯莱斯、宾利、迈巴赫已经在那等着,怎么把世纪打造成同级别标杆?新世纪的用户会是怎样的面貌?这可不是只靠一辆轿跑概念车说得清的。
对了,开头忘了说,丰田章男那话我觉得挺真实:雷克萨斯是长子,是责任,世纪是是野心。这句话像是给我泼了盆冷水,也点醒了我——这两个品牌的分工,或许正是丰田给自己的解脱,也是给整个豪华品牌市场注入的新变量。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