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激光雷达奢侈标签,长安Q05这次把所有对手逼到墙角了

撕掉激光雷达奢侈标签,长安Q05这次把所有对手逼到墙角了

01
我这几天是真有点坐不住了。
原因只用一句话讲:激光雷达,这玩意现在直接上了十万级的SUV。
以前咱们讨论什么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的时候,不管咋吹,那都默认得三十万的电车、SUV级别才配带。谁家10万块钱的车能配这东西?基本就等于你的车顶能长个角,邻居都多看你一眼那种。
但长安启源全新Q05,这货是例外。
没有铺天盖地的悬念。11到13万的价位。配置硬件直接怼上20万级。激光雷达成了同级唯一。
打个比方,你在千元安卓机市场突然给塞进旗舰芯片。隔壁品牌还在讨论性价比,Q05已经拿着高配直接开抢了。
话说回来,我身边有个朋友,去年还笑话我买这种“花哨”配置的车。结果上个月试了一台带激光雷达的新车后,回头就问我:这10万多就能有的智驾,怎么做到的?我只能摊摊手,说现在这年头车企是真卷。

02
大家都知道,中国不少年轻人买第一辆车,预算都卡在10-13万之间。
这个价位,现实点,一般只能买到配置刚够用的,空间说得过去的小型SUV。
但真的用下来,很多痛点是明显的。空间不够、智能化可有可无、配置顶多能把导航、倒车影像塞进去。
高阶智驾?想都别想。连续堵车、城区乱七八糟的小巷、应付鬼探头直接等于拼人品。
我之前亲自在4S店试过一家竞品的小型纯电SUV,连基本的自动刹车都反应迟钝。那种心理落差不是吹的。
但Q05这次空间给得也狠。
纯电平台,轴距2735mm,这数据放到紧凑级里都能打。
尺寸本身是小型SUV标准,但实际车内空间被“四轮四角”布局压榨到了极限。
公司里有个女同事,家里小孩、老人全得拉,她说:“平时接送,全家挤一点也还行,但别跟那些两厢车比。”
Q05做了魔法空间,但是讲人话,这就是工程师把该用的空间全榨出来了。美观是其次,能装人才是第一。

03
说激光雷达贵,是大家长期习惯了。以前经常听朋友吐槽:“配置表里有激光雷达,贵三万。”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车企把激光雷达当成能拉高溢价的噱头。买30万SUV加个小蓝灯,感觉很厉害。
但我这里有个反向观点。
如果不给激光雷达贴上奢侈品标签,只看实际用途,那它就是普通工具。
激光雷达最大好处,是在复杂城市路口、鬼探头预警、泊车这些高频场景里多了冗余感知。
说人话,少踩坑,多点安全保障。
我前阵子还专门查了下论文和法规,其实国内对于高阶驾驶辅助的硬件冗余早就有标准。比如L2+要多路融合,激光雷达就是硬件冗余的一部分。
至于那些什么“没有激光雷达不影响城市场景”或者“纯视觉智驾一样稳”的说法,我试过,真不太敢信。实际在复杂路况下,激光雷达能把不少意外拦下来。

04
现在大家都关心价格。Q07定在12.98万起,最高17万多,Q05主攻的11-13万区间还真是市场缺口。
之前同级别纯电SUV,不是空间妥协,就是配置减配,要么干脆价格跳到十五六万。
长安这回靠规模化生产、资源整合把价格怼下来了。新央企的底气,别人真学不来。
这个定价可不是“赔本赚吆喝”。
同事问过我的看法,我的建议就是:“盘预算第一步,看看有没有激光雷达。”
买低价车却能配智驾,几年用下来安全和便利都提升。
有些品牌喜欢用高端话术包装技术,价格跟着跳水。Q05这波是直接扎破泡沫,把科技平权落到实处。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核心竞争力变成了“我能不能给用户最实在的硬件和体验”。
厂家自己得琢磨,继续用技术溢价忽悠人,还能撑几年?

05
谁适合Q05?简单讲,两拨人。
第一是对价格敏感的首购族。
这群人买车,最忌讳的是花里胡哨、用坏了修理贵,一定要扎实耐用,空间大,安全别掉链子。
智能驾驶辅助倒不是刚需,但能用上,比没有强。
我认识几个懂行的老师傅也说,工具属性第一,剩下都排后头。
第二拨就是科技党年轻人。
他们追新技术,比谁都狠。
预算有限,但对体验绝不妥协。
以前这个群体在10万级基本只能买到所谓的“低配智驾”,用了就怕掉坑。现在有激光雷达,能玩点新东西了。
对了,隐藏式门把手这样的细节处理也能打,既美观又实用,紧急情况下机械开门,完全不用担心卡住。

06
讲了这么多,核心就一句话。
长安启源全新Q05这次用激光雷达和空间,把行业底裤都翻出来了。
以后买车,谁还跟你比营销概念啊,直接问“有激光雷达吗”?
行业变天了。
这代车,价格透明,配置硬核,靠工程和技术说话。
普通用户终于不用在智驾、空间、价格之间反复妥协。
说到底,车还是工具。真能用上的科技,才值得为它多花一分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