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汽车设计是一场高风险的游戏。设计得当,你的车就会瞬间成为标志。设计得不好,你就会成为车展和网络论坛上的笑柄。过去二十年里,制造商们尝试了各种设计,从复古怀旧到未来主义的实验,但并非所有的设计都能成功。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以下是北美过去二十年里15个最受质疑的汽车设计。

庞蒂亚克Aztek(2001–2005)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庞蒂克Aztek堪称汽车界“烂到极致却又好”的典范。通用汽车希望打造一款专为活跃家庭打造的硬朗跨界车,配备露营装备,甚至还有帐篷可选。但问题在于,它看起来像是几张不同的设计草图在最后一刻拼凑起来的。分体式大灯、笨重的车身覆层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比例设计让它声名狼藉。如今,Aztek凭借《绝命毒师》一炮走红,但在它刚上市时却饱受诟病。在笨拙的外壳下,其实是一辆实用、多功能的汽车,这让它的造型败笔更加令人唏嘘。

克莱斯勒PT巡洋舰(2001–2010)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PT Cruiser 是克莱斯勒试图将复古魅力融入现代生活的尝试。它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以其奇特的外观和灵活的内饰设计广受好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卡通风格的挡泥板和笔直的车身姿态开始显得过时。怀旧之情很快消退,留下的是一款看起来像 20 世纪 30 年代由孩子拉着的黑帮老爷车的车。尽管它曾推出过敞篷车,甚至涡轮增压 GT 版,但它最终沦为一个老套的车型。PT Cruiser 以创纪录的速度从酷炫的新奇玩意儿沦为街头巷尾的笑柄。

马H2(2003–2009年)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H2 是 21 世纪初奢华风格的巅峰之作。它大致基于通用卡车的底盘设计,将悍马的军事美学夸张得庞大而富有戏剧性。格栅看起来仿佛可以兼作牛栏,而扁平的车身则在尖叫着“看我”。批评者抨击它以滑稽的速度耗油,但名人和郊区居民仍然排着队购买。它成为了浪费设计的典型代表,是对硬朗风格的讽刺,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苍白无力。如今,它留下的遗产更多的是网络表情包,而不是永恒的酷炫,尽管它仍然拥有一批越野爱好者,他们喜欢它那无可挑剔的尺寸。

丰田普锐斯(2004-2009年,第二代)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第二代普锐斯堪称技术里程碑,但造型设计却堪称噩梦。其楔形设计彰显了“功能重于外形”的理念,将空气动力学置于一切之上。丰田甚至没有刻意掩饰这一点。普锐斯将环保理念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这使其高效却在视觉上显得乏味。它成为了自鸣得意的绿色驾驶的象征,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被嘲讽。车主们喜欢它的省油性能,但很少有人会称赞它美观。平心而论,丰田的工程师们达到了他们的目标:这种设计让它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款混合动力汽车。即便如此,它仍然是21世纪外观最缺乏灵魂的汽车之一。

日产Cube(2009–2014年)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很少有汽车能像日产Cube一样,如此偏向怪异。它不对称的后窗和直立式冰箱造型,使其看起来更像是城市建筑而非汽车。内饰也同样奇特,车顶内衬的图案设计宛如池塘里的涟漪。日产将其定位于创意人士,但主流买家却对其望而却步。它既有趣又实用,但其古怪的造型让人感觉像是来自平行宇宙。Cube拥有一些小众粉丝,尤其是在年轻的城市居民中,但它在北美却从未流行起来。最终,它过于古怪反而适得其反。

Scion xB(2004–2006年,第一代)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Scion xB 是丰田为吸引年轻车主而推出的大胆尝试,它以时尚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年轻车主。其四四方方、直立的造型在东京看起来很酷,但在美国却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有些人觉得它看起来像一辆缩小版的送货车。平板面板、方形车顶线条和实用主义的风格让主流买家望而却步,但却在改装爱好者中积累了一批狂热粉丝。车内空间宽敞实用,证明了功能往往源于外形。然而,与造型流畅的竞争对手相比,xB 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带轮子的储物柜,而不是一辆时尚的小型车。

雪佛兰SSR(2003–2006年)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雪佛兰SSR是四轮车的终极身份危机。它融合了皮卡的底盘、复古的改装车元素和折叠式硬顶。纸面上看,这听起来像是一场狂野派对。实际操作起来,它就像一辆卡通卡车,不知该如何定义自己。球状的挡泥板和流线型的车身与其比例格格不入,从大多数角度看都显得笨拙。引擎盖下,后期版本配备了V8发动机,使其更具攻击性,但买家始终无法确定它是玩具、工作卡车还是复古收藏品。

讴歌ZDX(2010–2013年)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讴歌ZDX本应大胆前卫,充满未来感,但最终却沦为品牌最奇葩的实验之作。它轿跑车式的车顶线条严重挤压了后排头部空间,笨重的车身侧面使其显得臃肿不堪。其格栅延续了讴歌备受争议的“鸟嘴”时代风格,更增添了笨拙感。ZDX定位为豪华跨界轿跑车,与宝马X6引领潮流之时并驾齐驱,但讴歌的执行力却显得略显稚嫩。尽管ZDX配备了众多科技和舒适配置,但其古怪的比例和有限的实用性注定了它的失败。如今,它已是路上的稀罕物,人们记住的大多是它那令人费解的造型。

吉普指南者(2007–2010年,第一代)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首款吉普指南者(Jeep Compass)定位为一款继承了吉普基因的紧凑型跨界车,但其设计却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凸起的前大灯和塑料感十足的内饰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个玩具,而非一款硬朗的SUV。铁杆吉普车迷们讨厌它过于平庸乏味,而新买家则觉得它的造型与竞争对手相比过于廉价。指南者性能强劲,但设计却毫无卖点。吉普很快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但最初的车型依然提醒我们,并非每个吉普车标都能立刻赢得人们的尊重。

斯巴鲁 B9 Tribeca(2006–2007 年,第一代)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斯巴鲁以打造风格独特却又讨喜的汽车而闻名,然而B9 Tribeca却错失了讨喜的特质。它的三分式格栅看起来像一把嫁接在车头上的电动剃须刀,整体圆润的设计与斯巴鲁热爱户外运动的形象格格不入。买家们对此感到困惑。傲虎和森林人的制造商为什么要推出一款视觉上如此突兀的车型?内饰舒适且充满未来感,但大多数买家只关注外观。仅仅两年后,斯巴鲁就匆忙对Tribeca进行了重新设计,承认最初的设计完全失败了。

林肯MKT(2010–2019)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林肯MKT的不幸之处在于,它看起来像一辆由委员会设计的豪华轿车。它那长长的马车般的车身和巨大的分体式格栅,让它看起来像一条带轮子的鲸鲨。它的内部空间舒适,功能齐全,因此成为出租车队的热门选择。但对于私人买家来说,它笨拙的比例让人难以接受。许多人把它比作一辆灵车,而灵车对豪华车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看的外观。林肯MKT保留了近十年,但主要作为车队用车,而不是理想的家庭座驾。

道奇Caliber(2007–2012年)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道奇Caliber是克莱斯勒试图重塑紧凑型掀背车,赋予其肌肉车的气势。然而,它看起来笨重且未完成。厚重的车身和超大的格栅使其显得笨重,而其比例却让人联想到经济型轿车。内饰方面,它感觉做工粗糙,到处都是硬塑料。尽管道奇试图推广像SRT-4这样的运动版车型,但其造型始终未能摆脱笨拙的风格。期待拥有Charger基因的买家最终得到的是一辆感觉像租来的掀背车。无论是在设计还是性能上,这都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菲亚特 500L(2014–2019 年)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菲亚特迷人的菲亚特500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小巧、俏皮,而且充满意大利特色。500L试图将这种外观延伸为一款适合家庭使用的载人汽车,结果却很糟糕。它鼓鼓囊囊的前大灯和高大笨拙的车身,让菲亚特500看起来像是用自行车打气筒打的气。车身比例从各个角度看都很别扭,而且缺乏菲亚特兄弟车型那种小型车的魅力。在北美,买家对它并不感冒,500L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市场。

宝马X6(2008-2014年,第一代)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宝马推出X6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轿跑SUV。然而,尽管其设计颇具创新,却难以让人喜欢。倾斜的车顶线削弱了实用性,车身看起来像是被压扁的X5。一些人欣赏它的大胆设计,但也有人嘲笑它重形式轻内涵。X6在业内掀起了一股轿跑SUV的潮流,证明了即使设计本身存在问题,也能卖得好。但就美学而言,它仍然是宝马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介于运动型轿跑和家用轿车之间。

三菱 Eclipse Cross(2018 年至今)

北美最尴尬的15款汽车设计:有些汽车大胆却笨拙,有些则完全失败-有驾

Eclipse Cross 犯了个大忌:借用了一款备受喜爱的名字,却把 Eclipse 的标志用在了一款与它本身格格不入的跨界车上。它曾经是一款造型流畅的轿跑,如今却被冠上了 Eclipse 的标志,挂在了一款高大、棱角分明、造型笨拙的 SUV 上。分体式后窗立刻引发了争议,尖锐的折痕也让它看起来设计过度。初代 Eclipse 的粉丝们对此大加指责,认为这个名字的传承被浪费了。虽然作为一款小型跨界车,它的表现还算不错,但其设计和品牌策略却让它成为了近年来最受嘲讽的三菱车型之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