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起贪念?看上别人的电动车牌!杨某这下栽了!

说真的,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某些人的脑回路,那构造,简直比迷宫还离奇。

就比如江西吉州这位杨哥,一顿饱饭下肚,出门溜达消食,结果顺手就把自己的人生给“优化”进了拘留所。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动机更是纯粹到让人哭笑不得——不为钱,不为利,就为了一块小小的,白底红字的电动车牌照。

你没听错,一块铁皮,就这么点事。

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这儿。

那天晚上,杨哥吃饱喝足,在购物广场外头闲逛。

月黑风高夜,正是……咳咳,总之,一辆没拔钥匙的电动车就那么静静地停在那儿。

车不重要,重要的是车屁股上那块牌。

在电动车界,这块“正式牌”就跟游戏里的稀有皮似的,是身份的象征。

而杨哥自己的车呢,挂的是块临时黄牌,眼瞅着就要寿终正寝。

那一瞬间,我猜他脑子里肯定上演了一出大戏。

天使和魔鬼估计都懒得出来了,直接就是现实的计算器在噼啪作响:偷,还是不偷?

一边是即将变废铁的座驾和明天挤公交的狼狈;另一边,是这个唾手可得、能让他继续在城市里自由穿梭的“通行证”。

这选择,简直是对一个普通人理智的极限拉扯。

他选择了后者。

饭后散步起贪念?看上别人的电动车牌!杨某这下栽了!-有驾

动作一气呵成,骑上车就消失在了夜色里。

他可能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资源置换”,殊不知,在他头顶上,无数个“电子眼”正忠实地记录下他这堪称年度迷惑行为大赏的操作。

现在的城市,你想在监控底下玩消失,那难度不亚于徒手抓无人机。

所以,后面的剧情就毫无悬念了。

车主王女士报警,警察叔叔们打开一个叫“治安三张图”的玩意儿,估计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就把杨哥的家庭住址给扒拉出来了。

当警察敲门的时候,我猜杨哥可能还在研究怎么把那块牌子安在自己车上呢。

这就像顶级前锋在空门前突然开始思考人生,最后一脚把球踢向了角旗。

你没法用逻辑去解释,只能说,在那一刻,他大脑的CPU大概是烧了。

这事儿好笑吗?

确实好笑。

但笑完之后,又有点不是滋味。

一块牌子,怎么就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其实是咱们这个时代一个特别拧巴的缩影。

城市要发展,要规范,电动车管理政策收紧,这都没错。

可政策落到每个具体的人身上,就成了实实在在的麻烦。

黄牌到期怎么办?

饭后散步起贪念?看上别人的电动车牌!杨某这下栽了!-有驾

新国标的车去哪买?

上牌的队要排到猴年马月?

当正常的门路变得又窄又挤的时候,总有人会把目光投向旁边那扇虚掩着的窗户。

杨哥就是那个翻窗户的人,只不过他姿势太难看,直接把自己给摔了进去。

法律这东西,不跟你讲什么“生活不易”,偷窃就是盗窃,没什么好说的,依法行政拘留,没毛病。

只是,这事儿也给城市管理者提了个醒。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能不能多一点人情味儿?

能不能把流程弄得再顺畅一点?

别让一块小小的牌照,成了压垮一个普通人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诱惑面前,稳如泰山。

至于杨哥,他为了块“正式牌”,最后喜提一个“有编号”的身份,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这事儿也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吃饱了撑的,最好还是早点回家躺着。

外面世界很精彩,也很危险,有些东西,看看就好,千万别伸手。

一伸手,可能就把自己后半辈子都搭进去了,连个后悔药都没地方买。

饭后散步起贪念?看上别人的电动车牌!杨某这下栽了!-有驾

你说,这又是何苦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