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全球第五大车企正掉头向中国“求救”。
Stellantis集团,这个坐拥Jeep,标致,雪铁龙等十多个品牌的车界巨无霸,已经悄悄派高层团队飞来中国,不是来指导工作,而是来谈技术合作的。
他们想要的,是东风集团手里的新能源和智能技术,尤其是猛士和岚图的技术平台,未来甚至可能直接用在Jeep新车上。
这事说起来挺有戏剧性。其实从去年开始,Stellantis就已经坐不住了,先是入股零跑,然后又跑去撩比亚迪,今年CEO也换了人,动作频频。
七月底,集团核心团队二十多号人乘专机来华,兵分两路,一路去武汉见东风董事长杨青闭门聊合作,另一路则继续推进和零跑的协同。
而最新消息显示,Stellantis对猛士的技术架构表现出强烈兴趣,相比岚图,猛士的硬派电越野平台更容易适配到Jeep和道奇这类偏越野皮卡的产品线上。
其实他们真正缺的不是市场,而是技术。Stellantis这几年销量一路掉,从2022年全球634万辆,一路跌到今年上半年的269万辆,同比再降8%。
尤其在其主力战场欧洲和北美,份额被特斯拉、比亚迪和中国新势力不断侵蚀。PSA在欧洲从巅峰时的年销250万辆跌到如今只剩一百多万,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北美第三季度销量更是跌至合并以来最低。
而它自己呢?电动化节奏缓慢、智能技术几乎停滞,眼睁睁看着别人超车。
为什么偏偏选中东风?其实逻辑很清晰。
一方面,双方本来就有神龙汽车的合资基础,合作有信任、有机制。
另一方面,在中国主流车企中,能既具备全栈技术又愿意对外输出的玩家并不多。比亚迪自家出海正忙,长城吉利风格不太匹配,而东风,尤其是旗下猛士和岚图,技术架构相对独立、可模块化输出,成了最现实的选项。
但这事没那么简单。我个人看来,Stellantis这一步虽然务实,但充满战略妥协感。它本质上是一家高度财务导向的公司,从马尔乔内到唐唯实,都在用资本和控制效率说话。而如今转向中国技术合作,已经说明它在技术路线判断上出现了重大延误。
更值得关注的是,合作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一旦Jeep真的用上东风的混动或纯电平台,就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次以技术输出方身份切入全球顶级品牌的核心产品序列,这可就不只是买卖了,而是定义权之争了。
不过你也别急着喊赢。最大的变数仍在政策层面。美国目前对来自中国的智能汽车技术,尤其是车联网、自动驾驶等依然设有限制,这意味着即便Jeep用上东方的三电系统,其智能座舱和智驾方案可能仍得依赖西方供应商。也就是说,未来的Jeep电动车,很可能身体是中国的,大脑还是西方的。
但即便这样,我依然觉得这场合作有里程碑意义。它证明了一点,中国汽车产业这些年在电动化上的押注、在智能化上的探索,已经开始反向进入传统汽车强国的主导领域。这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开路。
结局可能有两种,如果合作顺利,我们将看到一批“中技美标”的Jeep电车快速推向市场。如果不顺利,则会暴露两大体系在合规、标准与意识形态上的深层冲突。
但无论哪种,都意味着全球汽车产业正在重构,而重构的主导权就是我们的。
这事要是放在十年前,谁能想到呢?中国车企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只用了短短一代车的时间。
你说,这算不算一场安静的产业反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