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发出来就是找骂的。
昨晚理想汽车I8发布会刚结束,一位买方在微信群里丢下这句话,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三百万的气场,三十万的壳子,还敢卖四十万?
更有圈内投资人直接发了个问号表情李想是不是飘了?
没过多久,美股理想汽车盘后直接暴跌,跌幅近7%,像一记闷棍砸在了新能源赛道的脸上。
港股开盘后,理想更是大跌10.51%,带着整个汽车板块集体跳水。
比亚迪、小鹏、蔚来、广汽、吉利,一个也没跑。
有人把这个场面形容成带崩式暴雷。但这一次的雷,不是财报炸了,而是预期炸了。
事情要从头说起。
理想I8的发布,在行业里其实是憋了好久的局。
内部供应链早在今年上半年就频繁收到信号这款车不仅是理想要冲击高端市场的标杆产品,也是关乎其从油电混动到纯电转型的关键一役。
一位参与过招标的零部件供应商透露,理想当初给出的开发需求规格极高,整车设计强调豪华感和空间利用率,甚至在内部直接对标宝马X7和奔驰GLS。
结果,昨晚成品亮相后,业内的反应却是就这?
理想不是要冲销量,是要冲情怀。
一位江浙地区的理想经销商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展车图,语气里透着几分无奈。
他说,I8定价42万起步,但无论是内饰质感还是电机参数,都没能撑起这个数字。
更别提宝马、奔驰这样的豪华品牌,就连同价位的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性能数据也比它亮眼得多。
消费者不傻,理想的‘奶爸车’标签已经深入人心,要卖到这个价格,你得拿点真东西出来。
与此同时,行业里对理想的第二个质疑也随之放大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硬推纯电?
理想的油电混动路线这么稳,完全可以再撑几年,等市场成熟后再切入纯电赛道。
一位头部券商汽车分析师表示,目前家用六座纯电SUV市场竞争极度内卷,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降到30万以下、乐道L90直接杀到20多万的预售价,而更高端的问界M8也在年内发布纯电版。
在这样的价格和定位夹击下,I8还敢要42万起,摆明了不是市场不欢迎我,是我不欢迎市场。
价格问题只是表面,真正的隐忧在于理想的转型赌局。
一位接近理想高层的人士透露,I8的研发费用和上市推广成本,已经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财务压力。
虽然理想上半年财报看起来很亮眼,但这主要是油电混动车型的销量贡献即便如此,其毛利率已经从去年的20%+滑落到17.5%。
更危险的是,纯电车型需要全新的供应链整合和生产线投入,资金回笼周期远远长于油电混动模式,而理想的现金储备能否撑过这段阵痛期,目前在行业内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问号。
现金流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某供应商私下吐槽,理想今年以来在零部件采购上的谈判越来越强硬,部分订单甚至直接砍价10%。
我们不是降本,是断血。
他说,理想的账期一向较长,如果纯电车型起不来,他们的现金流会比我们更快断掉。
市场早就嗅到了这种危险信号。
理想在年初启动的一轮融资计划最终未能达成预期,投行圈内传出的消息是,价格谈不拢。
而昨晚的I8发布会后,一位买方带着嘲讽发了条朋友圈持股理想的朋友,今晚应该睡不好了吧。
评论区里,有人贴出了理想股东结构截图,调侃称,估计李想自己也睡不踏实。
当然,不只是理想,整个新能源赛道这两天都不好过。
比亚迪的股价跌势尤其引人注目,有投行戏称,新能源的‘压舱石’都开始漏水了。
而在比亚迪内部,有员工透露,价格战和产能扩张已经让公司上下弦紧得像根钢丝。
高端化的路子迟迟走不通,利润率被价格战压得喘不过气。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9%滑落到16%,而在其大力推动的高端车型板块,产品销量还没有预期爆发。
这种低端亏毛利,高端拼不过的局面,让市场对比亚迪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深深的疑问。
新能源车企都在互相熬,问题是,有的能挺,有的挺不到。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当前这轮市场洗牌,最终活下来的可能只有两三个头部玩家。
有人认为,比亚迪、理想这样的企业现金储备尚可,至少还能熬过一段时间;但像零跑、小鹏这样的公司,现金流已经接近极限,随时可能出现意外状况。
而市场的情绪,永远比企业的基本面更残酷。
就在今天下午,有人在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群里发了句冷笑话别看跌得惨,这还不是最惨的。
随后配上一张理想股价下跌截图今晚可能会很热闹。
有人说他在点灯,也有人说,他在点火。
但无人能预测,这场火究竟会烧到哪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