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号,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在罗永浩播客里直言,中国车企现在有点儿太自信了,觉得自己在全球已经很厉害,其实还差着不少距离。
他说这个话不是空穴来风。最近几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卖得确实火爆,市场份额逼近80%,大家都觉得“国产车牛了”。但何小鹏举了德国的例子——德国产中国品牌新能源的比例还不到5%,大部分人还是买大众、本田、宝马。德国不限制中国车,结果还卖不过人家,国内的辉煌不说明有全球优势。
他还提到特斯拉。明摆着,有技术、有供应链、全球布局的公司都要反反复复才能站稳脚跟。中国车企虽然在电池、价格上有优势,但整车制造能力、软件系统、售后网络跟国际大牌比,差得还不少。小米刚造车时,大家看好粉丝和钱,实际上造车不是做手机,安全门槛、流程复杂,挑战一堆,哪一步走错都可能出问题。
没想到他说的话最后落在了“要走扎实一点”。国内的胜利靠主场、政策和供应链,到了全球市场才是真正较量。品牌认知和渠道都要一点点积累,不能光靠主场优势沾沾自喜。
所以听完他的建议,最现实的一点就是:不怕走得慢,就怕自信太满。中国车企这几年变强了,但以后能不能在世界真正立得住,还得踏踏实实把每一步做好——别急着自嗨,市场不会给谁面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