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说的就是现在的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
这边,FSD V14跟打了鸡血似的,两周内连着给你手机弹三次更新通知,这手速,快得让国内那些还在为一次小小的OTA升级跟法规部门磨破嘴皮子的厂家们,连吃灰的资格都没有。
活脱脱一场降维打击。
可镜头一转,华尔街那边又是另一番光景。
特斯拉最新一季的财报,营业利润直线下滑40%,数字绿得让人发慌,好像在明晃晃地嘲讽着马斯克的技术狂欢。
一边是“天神下凡”般的技术秀,一边却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商业窘境。
这戏剧性的一幕,简直是把魔幻现实主义焊死在了特斯拉的脑门上。
老马费尽口舌,把FSD(完全自动驾驶)吹成了开启新纪元的钥匙,结果扭头一看,这把金光闪闪的钥匙,不仅没打开财富的大门,反而把自己家的米缸给砸了个大窟窿。
这叫什么事儿?
咱还是回到那个让键盘车神们集体失声的停车场吧。
故事是这么开始的,一辆Model S,悄无声息地,就自己溜达到了一个多层停车场的入口。
它甚至没在闸机前停顿哪怕一秒,就好像跟那个起落杆是多年的老伙计,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
接着,它就在那个水泥森林里开始了自己的“寻宝之旅”,上坡、拐弯、找车位,一整套动作下来,丝滑得不像话,比我那开了二十年出租车的二舅都溜。
说真的,停车场自动泊车这玩意儿,国内蔚来、小鹏他们也都在搞。
但你看他们的表现,总觉得有点像个刚拿到驾照的实习生,小心翼翼,探头探脑,生怕一不留神就跟柱子来个“法式湿吻”。
跟FSD那种老司机附体般的游刃有余,完全不是一个level。
当然了,马斯克的“神迹”也并非完美无瑕。
就有个倒霉蛋博主,想在他那还没来得及安电灯的新家车库里耍个帅,结果FSD直接给他弹窗:“此路不通,兄弟你自己来吧”。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这一下,直接把特斯拉那套“纯视觉方案”的底裤给扒了——再牛的算法,也怕摸黑啊。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武功再高,给你眼睛蒙上,照样得抓瞎。
不过呢,一旦给它点阳光,它就立马灿烂给你看。
那个“摄像头自动清洁”功能,就有点“通人性”了。
发现镜头脏了,先喷水,再用雨刮器刮,刮完一遍还不放心,发现风挡上还有点水印,立马又补刮一次。
那股子“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劲儿,简直比处女座还处女座。
如果说这些只是前菜,那真正把气氛推向高潮的,还得是那个“疯狂的麦克斯”(Mad Max)模式。
听这名儿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善茬。
开启之后,温文尔雅的特斯拉瞬间化身西装暴徒,在拥堵的北京四环上横冲直撞,见缝插针。
那种变道的果断和时机拿捏,就像是一个顶级的德州扑克选手,每一把都精准计算,然后毫不犹豫地梭哈。
这操作,自然也把马斯克推上了风口浪尖。
毕竟,前阵子FSD惹出的事故官司还没打完呢。
他就敢这么玩,这份胆识,或者说这份偏执,确实也只有他干得出来。
国内的同行们看着这一切,心里自然是五味杂陈。
理想的李想第一个站出来“碰瓷”,说特斯拉这套东西,跟理想的VLA技术“英雄所见略同”。
这话就说得很有意思了,既捧了对手,也抬了自己,还顺便给吃瓜群众科普了一下技术路线。
再结合特斯拉一反常态,居然在学术会议上“犹抱琵琶半遮面”地透露了点技术细节,以及跟三星眉来眼去的造芯绯闻。
大家似乎都默认了,马斯克嘴里的“第一性原理”,其实也没那么“原理”。
可就在所有技术宅都准备为“完全体FSD”的降临摇旗呐喊时,那份冰冷的财报,像一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水,兜头浇了下来。
FSD付费订阅收入的锐减,成了利润下滑的“背锅侠”。
现实,无情地给了梦想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讽刺的是特斯拉自己公布的安全报告,每636万英里(约1023万公里)才发生一起事故,这数据,秒杀99.9%的人类司机。
结果呢?
评论区里全是抬杠的。
有人说:“这不废话吗,都花了十几万买FSD了,开车能不比以前更小心?”
还有人说:“这数据比上一季度还退步了呢,好意思拿出来吹?”
你看,用户的心,早就被马斯克自己养刁了。
这背后其实是个信任的问题。
只要FSD后面还缀着“Supervised(有监督的)”这个词,它就永远只是个需要你时刻提心吊胆的“实习生”,而不是一个能让你放心把方向盘交给它的“老司机”。
谁又愿意花一大笔钱,去请一个随时可能撂挑子的“爷”呢?
所以,你明白了吗?
这压根就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这是一场关于人性、商业和信仰的世纪豪赌。
而马斯克,就是那个坐在赌桌前,红着眼睛,押上了全部身家的赌徒。
那么,作为屏幕前的你,是选择相信他的故事,还是觉得,这不过又是一场精心包装的庞氏骗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