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头盔、雨棚:电动车整治,不过是强者为弱者制定的游戏

讲真,最近这个电动车大整治,来得就突出一个“不装了,摊牌了”。

一夜之间,你骑着你的小电驴,就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升级成了赛博朋克世界里的通缉犯,街角每一个穿制服的身影,都像是盯着你KPI的甲方,眼神里充满了对你钱包的渴望。

罚单、头盔、雨棚:电动车整治,不过是强者为弱者制定的游戏-有驾

这事儿吧,你不能说它不对。毕竟,安全第一嘛,是是是,都懂。但魔幻的地方在于,这种整治行动,它不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交通乌托邦,它更像是一场针对底层生态位的“闪电战”,一场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

你以为交警叔叔在乎的是你那个破雨棚会不会影响空气动力学吗?不,他们在乎的是秩序,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被量化成罚单的秩序。当高端车企还在卷什么800V、激光雷达、智能座舱的时候,真正的“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的终极试炼场,其实就在你家楼下这个T字路口。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什么算法、什么算力,在大爷的人体工学面前,一文不值。而这次整治,就是试图用规则这把尺子,去丈量一个由无数不讲理的现实场景构成的混沌世界。结果就是,最守规矩的,往往是那些最需要这辆“赛博牲口”糊口的倒霉蛋。

先说第一条,无牌或号牌违规。这简直是典中典。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对“身份”的执着。你的车必须有个户口,没户口就是黑户,黑户上路,直接拿下。这套逻辑跟修仙小说里没拿到宗门令牌的外门弟子一样,你天赋再高,跑得再快,被执法堂长老看见了,直接废掉修为,打回原形。所以,别犟,赶紧给你那压缩毛巾一样的小坐骑上个牌,给它一个名分。

罚单、头盔、雨棚:电动车整治,不过是强者为弱者制定的游戏-有驾

然后是头盔。这玩意儿现在就是个金钟罩铁布衫。戴了,你是良民;不戴,你就是移动的50块。讲真,有时候我看着那些外卖小哥,头盔扣得严严实实,像个随时准备出击的天线宝宝,我心里是有点感慨的。他们不是怕死,他们是怕罚款。罚一次,半天的饭白送了。你说这是为了安全?是,但不全是。这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一场关于“服从性”的社会实验。

我以前骑摩托的时候也烦戴头盔,尤其是夏天,感觉脑袋在蒸桑拿,但后来想通了,戴上头盔,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你是一个符号,一个“懂规矩”的符号。你是在向这个世界宣告:看,我很乖,别搞我。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和第四条,超员和改装。这就是对人民群众汪洋大海般创造力的精准打击。你加个雨棚,在官方眼里就不是雨棚,那是“非法加装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会让你在过弯时产生不可预测的侧滑。你带个成年人,那不是带人,那是“严重超载导致车辆制动距离几何倍数增加”。反正怎么解释都是他们的事儿。

你知道这像什么吗?就像你玩游戏,官方只给了你一把新手小木剑,但你愣是通过卡bug、改代码,给自己整出了一套+15的屠龙宝刀,还镶满了宝石。现在,GM上线了,跟你说:“嘿,兄弟,你这装备不合法,要么删号,要么把你装备扒了只剩裤衩。”就问你气不气?

同行看了也得傻,人家汽车厂发布会还在吹自己加个尾翼多了多少下压力,咱们这儿,一个雨棚就已经被上升到了公共安全的高度。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至于第五条,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这个没得洗,确实该罚。但这背后又有一个悖论。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闯、去逆行?因为有时候,遵守规则的成本太高了。我突然想起我刚上班那会儿,住的地方离地铁站尴尬地远,骑个破自行车,为了抄近路省几分钟,没少干逆行的事儿。穷,就是原罪。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整个事情本身就很蠢。

这场大整治,本质上不是一个交通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把所有矛盾都简化成了“罚与被罚”的二元对立。它没有去解决为什么非机动车道总是被占用的问题,也没有去思考如何给外卖小哥们留出一点点“违规”的冗余来换取效率。它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粗暴的办法: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舒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罚单、头盔、雨棚:电动车整治,不过是强者为弱者制定的游戏-有驾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是让你赶紧收藏文章,对照自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吗?

别闹了。

真正的结论是,规则是强者为弱者制定的游戏。当奔驰车主还在纠结要不要加钱上柏林之声的时候,你却要为后座上多带了一个人而心惊胆战。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你对你的电动车没有这种信仰,它只是一个工具。

而现在,这个工具正在被严加看管。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比执法者更懂规则,或者,跑得更快。

这该死的生存游戏,又开新地图了。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