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出头,能买到比梦想还舒服的家用轿车吗?”这个问题,说实在的,不知戳疼了多少想买车又手头紧的上班族心窝子。
别说,有些车真还就把门槛压得低得不能再低,预算卡死10万,照样有油有电有插混,想怎么选怎么选。这届主打刚需的家轿市场啊,就跟超市里的5元货架差不多,虽然都是便宜,但挑来拣去居然还真能挑出点花头。
一开始,你肯定也会疑惑:这都十万以内的车了,能靠谱?会不会开一阵掉链子?踩一脚油门,没事扭头去找维修工,那还得了?
别急,咱慢慢扒一扒这些卖得火又号称高性价比的家用轿车,到底香不香,谁家“便宜有理”,谁又是“真香警告”,谁是糊弄老实人的“皮包骨”。
先瞅一眼销量榜单,东风日产轩逸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半年燃油轿车销量王者,仿佛每十个人里有一个走路都是踩着轩逸的油门。
7月嘛,不仅没有掉头往下走,反倒在一片市场寒意里飙了一把高,一口气干到2.6万辆,妥妥守住了头牌的地位。
但你还别忘了,“高销量=高品质”这事儿吧,真不能太绝对。毕竟轩逸的这份热销多少有点“降配策略”撑着,要不凭什么能让“千家万户”都能买账?
你看,“轩逸经典”更是甩出了6.68万的史低限时价,扯掉了备胎不说,连个收音机都省了,主驾驶前面就给你留个大窟窿,仿佛在告诉你,“买我?可以,你啥都别指望”。
要真想讲安全啥的,3000块贵价换台“朗逸新锐”,撞过一次中保研,交了“全G通关”门票,至少睡觉能踏实点。说实话,你真想弄个低配轩逸经典回家,我觉着不如绕一圈多看看。
不过讲道理,新轩逸,也就是现阶的“轩逸·真心版”,这价格是真有吸引力。8.48万起步,进店谈谈再划掉5000块红包,落地9万多。你琢磨琢磨,趁着价格合适,拍拍屁股拿下,钱包是舒服的。
但“降价=良心”这逻辑,其实有点一厢情愿。真心版的“真心”在哪?很多人看了才明白,原来是起步屏幕缩水到8英寸,双音区变单音区,方向盘不再摸着顺滑,是“塑料新贵”。自动空调?省去自动,动手拧就是你动手能力的最好展现。
不过空间大座椅软、稳定性在线这些老优点倒真还在,对家用刚需来说,是不是有点情怀加持的舒适感?
而且安全气囊没少,大灯还是LED自动的,晚上下班回家省心用,不至于太“掉面儿”。
但你说你追求高配置高端感,可能得多掏点。
有人肯定要问,除了轩逸,这价位还有啥“省心又不丢人”的选择?
镜头一转,广汽丰田雷凌溜达了出来。
别看它7月销量才3000多台,跟轩逸差了快一整个“厂区”那么多,可要是盯着混动赛道,丰田雷凌跟它的亲兄弟卡罗拉,照样能搞到顶流圈,油电混动买的人也挺多。
说一句搞笑的,雷凌的定位就像是“同学家那个安静又不惹眼的学霸”,不会在朋友圈第一时间晒“华丽成绩单”,也不会突然爆红,但一直稳扎稳打,谁闹心了随时出来帮把手。
咱主说的这台是雷凌双擎版,优惠一做下来,硬生生给你砍到8.98万裸车价,落地不过10万,留给贴膜买香水还绰绰有余。
它最大的杀手锏,无疑就是省油。
资料标出来,百公里油耗低到4升出头,油价怎么涨,你都稳如老狗开空调吹风去接娃。
丰田混动技术THS,技术都快做成传家宝,一代一代改得越来越通透,不用瞎操心电动机跟不上或者启动机坏了多少次,谁用谁知道。
而且雷凌双擎不光是省那点油费、少那点噪音,还免去了抢插座的烦恼。你要是觉得纯电不靠谱、插混也嫌麻烦,但又想试试“用油少养车轻”的日子,这台车就能消解你的焦虑。
就算天天跑滴滴、拉快递,长期算油费,也能多攒下一台游戏机的价钱。
不过明说哈,要是准备买雷凌的纯燃油1.2T那款,也不是不能用,但油耗蹭蹭往上涨,一年没准多出一顿烧烤的钱,还是混动版划算。
外加一个小细节,雷凌起步还比纯燃油来的干脆,一脚油门上去感觉电门软软糯糯的,堵车时候心情都好点。
说到插电混动,比亚迪秦L DM-i绝对不能被忽略。
2021年以来,秦家族插混车型简直“冲上热搜”,秦PLUS DM-i跟新推出的秦L DM-i俩兄弟,1-7月销量都能把不少合资轿车羞得抬不起头来,单个车型冲到10万辆以上,纯路人都认识它们的大名。
好多人其实对插混有种天然不信任,总嫌电池“迟早要趴窝”,可秦PLUS DM-i出来已经四年多了,有没有出现大规模电池事故?查查新闻,基本没啥风浪。
这点,比亚迪是挺让人服气的。
现在说回秦L DM-i,优惠幅度比6月收窄点,但智驾版还是有1万,非智驾版有3万的厂家红包。
噱头最大的就是“9万5落地2790mm轴距的插混B级轿车”,配合上英伟达Orin-N芯片,三目摄像头的智驾,听着都高级,开起来也有点“卷死朋友车圈”的味道。
要觉得智驾不是必需品,图便宜还想有空间,那顶配的价格也能砍到8.5万多。
油耗更是夸张,厂方标称3.8升每百公里,这要是真跑出来,那加油站老板都不爱看你来消费。正经点说,别管实际油耗浮动多少,反正比雷凌的燃油版还低点。
有消费者吐槽“官方油耗不真实”,其实人家插混本来就是玩“双身份”,有电能纯电,没电当油混,市区堵车优势大,长途飞奔补能快,你说香不香?
至于电池安全,放眼看,比亚迪卖出这么多辆,没闹出什么大新闻,也能算是靠谱的信心保障。
这么一轮盘点下来,10万这个价位区间,市场其实啥“门道”都有。
轩逸给你的是省心皮实,不追求潮流但绝对能陪你踏实过日子的“老实人”;
雷凌双擎玩得是精细主义,舒舒服服当节约先锋,一年省下的钱还能给孩子报个补习班;
秦L DM-i就是科技爱好者的福音,空间大、油耗低、还有智能驾驶加持,体验感分分钟拉满。
你要说哪个最合适,那得看你家到底看重什么。
是“牌子靠谱”,还是“用起来省钱”? 是图“空间大”,还是看重“玩科技”?
还有人说,10万价位的车搞这些技术,是不是都靠“减配”来下血本?
轩逸经典的收音机没了,小气到肉眼可见。
雷凌混动低配嘛,配置不能和高配比,日常用倒也还行。
秦DM-i连底盘、智驾都能下放到低配里,确实算厚道。
这种减配与优惠、用料与定价间的博弈,其实比车本身还热闹。
要真讲究“完美主义”,再多掏点也都能攒出更高配。
还真别小瞧中国家轿市场,花一个外卖员一年工资能把看上去像“梦想座驾”的车开回家,这种性价比打法,跟以前要么拿命省钱买二手、要么攒两年买低端合资车,那氛围相差天壤。
有人留言,“10万块的家轿能有啥未来?”
现在答案挺明显——想要有了:空间够用,配置齐活,能省的省到姥姥家,连智驾都能一试。
当然,便宜不能全靠厂家良心,也得看自己用车场景——要是一天跑300公里拼经济,你选混动省不少;家里就一个孩子,周末短途够开,电池焦虑都不是事。
家轿市场,谁把不同用户都安顿妥帖了,谁就是真赢家。
说起来,10万买车就是这样,怎么选都是碰碰运气和比心气。
一步到位还是分期进阶?
选老品牌还是新科技?
便宜够用or一步到胃?这,只有等你真正开上了,再慢慢体会。
你怎么看,目前家轿10万级都有哪些“隐藏王者”?选车的时候你更在意什么?来评论区聊聊,咱一起找出那个真正适合你的“车圈理想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