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9“浑身尽是名牌”,零跑想要让人人都开上“库里南”

黄浦江夜色里,东方明珠像个巨大的水晶灯,灯光在水面跳舞,把一台崭新的零跑D19映出镜面般光泽。

有人看见这车,脱口而出一句话:全身都是名牌。

D19“浑身尽是名牌”,零跑想要让人人都开上“库里南”-有驾

有人则盯着价格单,问:真能把“库里南”的味道,装进二十多万的票价里吗?

在发布会那天,零跑把地点选在上海浦东美术馆,连场景都在帮忙讲故事。

公司高管曹力直言,十年造车不是为了继续做便宜货,他们想把技术堆到“看得见”的层级。

数据给了底气:九月交付突破六万台,同比增长97%,并且自2025年起,连续七个月在新势力中位列榜首。

成绩单漂亮,但走进30万级豪华赛道,路并不平坦。

D19“浑身尽是名牌”,零跑想要让人人都开上“库里南”-有驾

D19的筹码很明确:大电池配小油箱,再加上快充。

增程车的思路被这家公司重新排列成一句话——把电当主力,油当保险。

增程版本装了80.3千瓦时电池,宣称纯电里程可超500公里;搭配800伏快充,十五分钟能把电量从三成拉到八成。

纯电版更夸张,配115千瓦时电芯,标称续航720公里,充电十五分钟能补行驶约350公里。

为啥还要多余的油箱?

D19“浑身尽是名牌”,零跑想要让人人都开上“库里南”-有驾

曹力的回答是现实的:过年回家这种长途需求,哪怕一年一次,也不想把用户挡在门外。

配置上,这车不含糊。

设计投入两千多万打造纯平侧窗,隐藏B、C柱,既好看也能降低风阻。

饼式轮毂、21寸大轮胎、Nappa真皮内饰,连尾部的贯穿式灯带都支持自定义图案。

零跑把一些以前只在百万级车型见到的技术用上,像双矢量电驱以减小湿滑路面的甩动感,中央域控用自研芯片提升算力,配套智驾模型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功能。

市场反应两极分化。

D19“浑身尽是名牌”,零跑想要让人人都开上“库里南”-有驾

支持者说,这种性价比组合正中通勤族的下怀:平日靠电,远行靠油,生活简单且省心。

反对者说,这看起来像是把高端元素拼凑到中端车上,难以改变消费者对品牌档次的固有印象。

社交平台上有人直言愿意把家里旧车换掉,也有人嘲讽“半价豪华”的标签难以去除。

公司创始人朱江明曾表示,希望以不到30万的价格,把对手50万的配置搬下来,这一策略既是野心,也是试验。

从多重角度看,D19走的是双刃路。

D19“浑身尽是名牌”,零跑想要让人人都开上“库里南”-有驾

一方面,65%的零部件自研带来成本与议价空间,让高配落地成可能。

另一方面,品牌信任并非一夜建成。

和理想L9、问界M9、极氪9X这些“9”字辈竞品相比,零跑需要的是长期口碑与服务矩阵,而非一次漂亮的数据发布会。

发布现场的一个小插曲抓人心:代言人费翔站在台上,镜头扫过观众,台下有人窃笑,有人掏出手机。

有人在后台问产品经理,“这车能把老家的山路跑得像城市大道吗?”对话简短而真实,产品经理答得平和:“不许夸它,也不必贬它,用场景去衡量就好。”这句话把产品定位说得通透:目标是覆盖绝大多数场景,而非取代所有理想。

D19“浑身尽是名牌”,零跑想要让人人都开上“库里南”-有驾

情绪上有高有低。

想象一个通勤族,周一到周五靠500公里续航淡定通勤,节假日把油箱当后备,整个出行焦虑感骤降。

再想象一个品牌拥趸,从15万级销量冠军的位置出发,试图进入30万级赛道,压力从销量表转到品牌认同感上。

最后把话收回开头的那道疑问:能把“库里南”那种仪式感,藏进大众能接受的票价里吗?

交给市场判定。

读者可以参与讨论:如果让你在续航、配置与品牌地位间选一项作为购买决策的优先级,你会怎么排?

欢迎留言,看看谁把“豪华”理解得更接地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