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识别闹乌龙这种事,搁谁身上都得急眼。上周五下午,老张蹲在小区门口抽烟刷手机,突然发现交管软件里冒出条闯红灯记录,地点显示在城东开发区——问题是他那辆五菱宏光最近半个月压根没出过西城区。
像老张这种情况现在真不少见。摄像头把"京B"看成"京8",工作人员手滑输错车牌号,甚至还有倒霉蛋碰上专业套牌团伙。有位开白色途观的女车主更冤,年检时发现五条外地超速记录,监控照片里那辆车连天窗都没有,她的车顶可是带全景天窗的。
遇到这种冤枉账千万别急着交罚款。先把违章截图存好,重点看三样:违法时间地点对不对得上,照片里的车是不是你的,车牌边缘有没有粘贴痕迹。去年有辆黑色雅阁被拍到压实线,车主把自家车右前翼子板的刮痕照片和监控画面一对比,当天就撤消了处罚。
证据收集讲究稳准狠。停车场缴费单、高速通行记录、小区监控录像,这些东西比嘴上喊冤管用得多。记得前年有桩案子,车主拿着便利店买烟的电子支付记录,证明违章时段自己在三公里外,交警队看完直接销了单子。
复议申请其实没那么复杂,但千万别跑错门。区级大队开的罚单要找市支队,高速上的违章得联系高速交警。材料清单就五样:身份证、行驶证、申请书、证据材料、不在场证明。注意那个六十天的 Deadline,超期天王老子也帮不上忙。
现在有些聪明车主会给爱车搞点"防伪标志"。比如在保险杠内侧贴特定图案,或者给轮毂喷特殊颜色的漆。这些不起眼的小记号关键时刻能顶大用,去年破获的套牌案里,就是靠车主私自加装的黄色拖车钩锁定了冒牌货。
要是复议没通过也别慌,十五天内还能去法院起诉。某物流公司车队队长说过他们的胜诉秘诀:把GPS轨迹图、加油小票、装卸货监控打包成证据链,法官看完当庭就判交管部门重新核查。
说到底,对付这些乌龙违章就像看病,留存证据相当于拍片子,复议申请好比挂号问诊,真要较起真来还有司法途径兜底。记住一个理儿:该较真时就较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