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款优惠七万了!”朋友在电话那头喊,我差点以为听错了。奥德赛,那个曾经得加价排队,无数家庭眼里的终极MPV,就这么干脆利落地“跳水”了。
这感觉挺奇怪的,有点像你年轻时特别仰慕的一位前辈,某天突然在菜市场跟你为了几毛钱的青菜讨价还价。不是说不好,就是那种感觉,时代好像真的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换了频道。
前几年,我还觉得MPV这东西离我远着呢,车嘛,自己开着爽就行。可人生就是这么个过程,眼光不知不觉就变了。尤其是我爸走了之后,回老家的次数反而多了,我那台五座车每次都像个被强行塞满的沙丁鱼罐头。后排一个儿童座椅占了一大半,剩下那点地方,堆满了两位老妈塞的各种米、油、蔬菜,还有孩子乱七八糟的玩具和零食。每次关后备箱,都得用上全身的力气,“砰”的一声,心里也跟着沉一下。
那时候就琢磨,得换个大点的,MPV或者六座SUV。同事那台奥德赛,不到四米九的车长,愣是能把空间玩出花来,坐过好几次,真心佩服。除了价格硬气、配置抠门、油箱小了点,几乎没什么可挑的。可谁能想到,这才几年功夫,风向全变了。
现在你走进商场,那些国产MPV一个个跟移动的宫殿似的,五米二、五米三的车长都成了标配,里面冰箱、彩电、大沙发一应俱全。我坐过一次朋友的传祺M8,后排那屏幕放着动画片,孩子安安静得像个天使,我当时就在想,这玩意才是带娃神器啊。对比之下,奥德赛那套东西,就显得有点朴素过头了。
所以它这七万的优惠,是真香还是无奈?我觉得就是被市场逼到墙角了。你想想,就算优惠完,一台配置说得过去的耀享版,落地也得二十六万上下。这价格,你能得到啥?六个气囊,一套L2辅助驾驶,双侧电滑门,座椅加热……就这些。搁在国产车那边,这些都只是开胃菜。人家早就把配置拉到了一个你难以想象的高度。
当然,它也不是一无是处。本田的i-MMD混动,市区里开起来是真顺滑,起步轻快,声音小,一箱油也能跑挺远。关键是好开,那感觉跟开轿车差不多,方向盘轻,转弯半径小,在老城区里钻来钻去,比那些五米多的大家伙灵活太多了。停车也方便,稍微有点位置就能塞进去。
空间魔术师也不是白叫的。看着不大,但坐进去,每一寸空间都给你算得明明白白。第三排是真的能正经坐一个成年人,而不是让你蜷缩在那儿。不用的时候往地台下一收,一个纯平的巨大后备箱就出来了,搬家拉货都行。
可它的缺点,也跟它的优点一样,从没变过。祖传的隔音,速度一上八十,风噪、胎噪、发动机噪音就合唱交响乐,不开音乐根本受不了。底盘滤震也一般,过个减速带,那感觉邦邦硬,谈不上什么高级感。内饰嘛,除了座椅是软的,到处都是硬邦邦的塑料,配上这二十多万的价格,总觉得差点意思。
所以你看,奥德赛还是那个奥德赛,一个纯粹的“工具车”,把空间、油耗、驾驶便利性做到了极致。在过去,这就够了,这就是它横扫市场的资本。
但时代变了,消费者的口味也变了。“实用”这个词,正在被国产车用一种更豪华、更科技、更享受的方式重新定义。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够用”,而是想要“好用”和“享用”。
如今这番降价,更像是一声无奈的叹息。它在告诉所有还对它抱有幻想的人:我还是那个我,但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了。
所以说,现在买它的人,图的到底是什么呢?可能就是图那份纯粹的机械质感和空间实用性吧,愿意为此放弃那些花里胡哨的科技配置。
就是不知道,这种纯粹的“工具属性”,还能打动多少人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