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了!比亚迪正式起诉,索赔300万!

好家伙,我跟你说,那天早上我正喝着豆浆刷手机,一口豆浆差点直接喷屏幕上。

比亚迪发了条动态,就几个字,配了张图,内容简单粗暴:正式起诉,索赔300万。

点名了俩自媒体,“彭彭在吗”、“生活家林小北”。

这感觉,就像你在村口看人下棋,正看得起劲,突然一个大汉冲过来,二话不说,直接把棋盘给掀了,还指着俩看热闹的:“就是你俩,刚刚瞎起哄,赔钱!”

这事儿吧,特有意思。

你以为这是高潮?

不,这只是连续剧的第二集。

第一集的主角,叫“龙猪-集车”。

就在前几天,比亚迪法务部才刚“官宣”,跟“龙猪”的官司,二审都打完了,不仅要他删帖道歉,还得赔200多万。

最绝的是那句,“判赔金额已强制执行到账”。

听听,强制执行!

这四个字,比任何狠话都有劲儿。

它告诉你,这不是商量,是通知。

我都能想象出那个画面,曾经在网上指点江山的大V,对着法院的执行通知书,心里得有多少头羊驼奔腾而过。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可拼错了方向,就得亲手去赔了。

所以你看,比亚迪这套连招,打得是真漂亮。

先用一个200万的案子祭旗,让江湖上所有人都闻闻这血腥味儿,然后再把300万的价码摆上台面。

这叫啥?

这叫“杀鸡儆猴”都嫌不够劲儿,这得叫“屠龙儆猴”。

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车企牛气了嘛,店大欺客。

这话得分两头说。

你批评它车漆薄、内饰丑、车机反应慢,这都没问题,这是消费者的权利。

可你要是P图造假,编故事说人家自燃,这就不是批评了,这是往人家锅里吐口水,断人财路。

搁谁谁不跟你拼命?

这事儿让我想起以前看球,科比还在的时候,总有些媒体和球迷变着法儿地黑他。

说他打球独,说他人品差。

科比怎么回应?

他就在球场上拿个81分,或者用一个绝杀让你闭嘴。

怒了!比亚迪正式起诉,索赔300万!-有驾

车企也一样,最好的回应是什么?

销量。

翻开比亚迪7月份的成绩单,一个月卖了34万多辆。

啥概念?

就是你上个厕所的功夫,人家可能就卖出去好几台车了。

当你的体量大到这个份上,你就不再是那个任人揉捏的小透明了。

你成了一头大象,身上落了几只苍蝇,以前你可能懒得理,现在你觉得烦了,稍微晃晃身子,就能把它们全给震下来。

比亚迪起诉自媒体这事,就是大象在晃身子。

这背后,其实是整个舆论环境的变迁。

以前,造谣的成本太低了,几张图,一段瞎编的文字,就能搅动风云,换来大把的流量。

可现在,企业法务部的作用越来越像游戏里的“版本更新补丁”,专门修复这些BUG。

自媒体侵权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具体,具体到白纸黑字的判决书和银行账户里被划走的真金白银。

说到底,那些被起诉的博主,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会有这个结局。

他们或许觉得,自己只是顺应了流量的“版本答案”,黑一下热门品牌,总能吸引眼球。

他们低估了一家巨头维护自己羽毛的决心。

品牌的价值是无形的,但砸下去的钱是实打实的。

你今天一个谣言,可能就让它损失几百上千万的订单和潜在客户。

这笔账,人家算得比谁都清楚。

所以,这300万的索赔,要的是钱吗?

是,但也不全是。

它更像是一个价格标签,比亚迪亲手给“网络造谣”这件事,定下了一个明确的价格。

想玩火?

可以,先看看自己兜里,够不够买这张门票。

这瓜吃到这儿,其实挺让人感慨的。

流量这东西,真像一把魔戒,戴上就不想摘下来,但戴久了,人就容易被它控制。

咱们作为看客,看着热闹就行了。

至于那些还想在刀尖上跳舞的,可真得掂量掂量了。

毕竟,当巨龙睁开眼睛,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它的怒火的。

怒了!比亚迪正式起诉,索赔300万!-有驾

你说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