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副武装的测试车现身街头,车顶顶着激光雷达,翼子板嵌着液晶屏,无框车门配溜背轿跑线条,这不是科幻电影道具,而是奇瑞风云A9(代号E05)的量产前真身!
2025年5月13日,奇瑞在“安全之夜”活动上正式官宣:代号E05的车型定名风云A9,定位15万级B+智能轿跑,2025年底开启体验,2026年初交付。
这台车玩起了“安全铁人三项”:泡水、刮底盘、撞柱子三连击后,电池不漏电、车门照常开;两台车120km/h对撞,乘员舱完好无损。
它的杀手锏远不止安全:2928mm越级轴距、激光雷达高阶智驾、增程/纯电双动力,每一项都冲着颠覆15万级市场而来。
一、激光雷达+翼子板屏,藏不住的科技野心
2025年8月,一组重度伪装的奇瑞测试车照片引发热议。 车身贴满黑白迷彩,但细节藏不住:车顶“瞭望塔”式激光雷达凸起,预示高阶智驾能力;轮毂与星纪元ET海外版同款,侧面印证其诞生于奇瑞高端E0X平台。
吸睛的是翼子板上的微型液晶屏,实时显示电量、续航信息,B柱还嵌入了第二块屏幕,用于查看天气、调节空调。 这种“双屏外交互”设计,在量产车中尚属首例。
对比2024年成都车展亮相的E05概念车,溜背线条、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等元素全数保留,量产还原度超90%。
二、设计解析:轿跑美学+实用创新
风云A9的长宽高锁定4930×1908×1480mm,轴距2928mm。 这是什么概念? 比比亚迪汉(2920mm)还长,后排能轻松跷二郎腿。 车头封闭式格栅搭配三角锋刃大灯,车尾贯穿式LED灯带内嵌384颗灯珠,点亮时如星河流动。
侧面的创新激进:C柱篆体“风云”铭牌、半隐藏式门把手(兼顾低风阻和冬季防冻),以及20英寸碳纤维轮毂罩选装件,风阻系数压至0.23Cd。
不过概念车的无框车门,在部分实拍图中变为传统门框,量产版可能妥协于成本或NVH控制。
三、激光雷达+AI情感座舱
车顶激光雷达来自禾赛AT128,配合4颗补盲雷达、12颗摄像头,组成27传感器矩阵。 硬件算力508TOPS,超越比亚迪汉(仅12个传感器)。
这套“猎鹰700”智驾系统支持无图城市NOA:红绿灯识别、无保护左转、15cm极窄路通行,泊车可记忆1000米路径跨层自动停。
座舱主打“情感交互”。 高通骁龙8295芯片驱动15.6英寸OLED中控屏+12.3英寸副驾屏,AI语音助手“风小云”支持免唤醒指令和手势控制空调。
特别的是“情境模式”:按下“小憩键”,座椅自动放平、氛围灯调暗、香氛释放雪松香,23个柏林之声扬声器播放白噪音。
四、增程纯电双路线
尽管官方未公布完整参数,但多个信源证实风云A9将提供两种动力:
增程版:1.5T四缸增程器+29.9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21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2000km(北京到广州实测);
纯电版: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四驱版零百加速3.9秒,搭载130kWh麒麟电池,CLTC续航900公里。
底盘由欧洲IDIADA团队调校,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配CDC电磁减震和空气弹簧。 过坑时每秒扫描路面1000次,自动调节软硬,号称“颠簸不洒水”。
五、120km/h对撞,车门还能推开
2025年5月奇瑞“安全之夜”上,风云A9L(长轴版)上演硬核安全秀:先泡进40cm深水(国标仅10cm),再以40km/h刮底盘,最后55km/h撞柱子。 三重暴击后电池绝缘值正常,车门无变形。
压轴戏是两台车120km/h对撞(各等效60km/h撞墙)。 撞击瞬间A/B/C柱未弯折,气囊全爆,安全带秒解锁,乘员舱完整度超95%。 白车身关键部位采用2000MPa潜艇级热成型钢,比例达23%。
六、15万级“降维打击”
风云A9锚定15万级市场,竞品直指比亚迪汉DM-i(起售价18.98万)和深蓝SL03。 其核心策略是“越级配置”:用2928mm轴距对标B级车,以激光雷达智驾对标30万级车型。
盲订数据印证了热度:35天订单53565台,迫使奇瑞紧急增发1万台创始版。
价格尚未公布,供应链信息显示,其电池成本比2024年降低40%,配合奇瑞自研电混系统,15万起售的可行性极高。
七、健康与细节
针对新能源车异味焦虑,风云A9座椅采用母婴级环保材料,甲醛含量仅为国标1/10。 甚至加入天然抑菌技术,空调滤芯防菌率99%。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