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发布,科技美学成标配,智能配置引网友热议

听说新车发布了,朋友圈的段子手们终于找到了下一个批量复制粘贴的主题。汽车发布会这种东西,在我眼里已经属于城市大型“为梦想鼓掌”现场,唯一的意外大概就是有些品牌能把创新这两个字演绎得如此新鲜脱俗,仿佛只要你愿意闭上一只眼睛,就没人能看穿一台车的灵魂到底有没有点什么。

再一次看到了科技美学这四个字,我瞬间明白:这个世界上只有老年迪斯科跟新势力发布会没人能分清到底是来跳舞的还是卖车的。小鹏MONA M03现身,号称“从原创到创新”,这句口号一打出来,空气里立刻布满了电的味道,与其说是发布新车,不如说是全宇宙唯一一次“滑稽审美大赏”。科技美学,科技担当,美就完了,你们在键盘那头酸,只会错过这场拼音和车标混血出来的真·美学奇观。

车头一顶一,分体式大灯布局。以前是让你分不清东西南北,现在是让你连车灯的上下左右都要多点想象力。引擎盖两侧有两道隆起,别问为什么,问就是致敬空气动力学和健身教练。封闭式格栅,显然要告诉你:出气少了,内涵更多。至于前包围立体化没立体化没关系,反正一开灯就运动,夜里还能带家里的狗遛一遛,亮度足够让隔壁的特斯拉怀疑人生。

车侧面据说是三厢的完美比例,设计师拍着胸脯说这是极简之修长,实际上就是几根隐藏门把手,配一条贯穿式腰线,再把车顶拉得像巴黎秀场的模特儿一样,谁还敢说中国新车没有国际范儿?风阻系数颗颗扣得让人堪忧,低到0.23Cd,讲真,空气见了都得带口罩,不然怕是跟不上这车的节奏。至于尺寸嘛,4780×1896×1445mm,说实话,字看着有点累,实际体验起来更是一种“买不起的空间感”。轴距2815mm——要是以后丈母娘看车,只能让她躺进后排体验。

再说车屁股。有人说中国设计没灵魂,我看未必,这不,贯穿式尾灯组直接飙上三维立体美学。尾门的小鸭尾造型告诉你:有些运动,不是吹牛,而是有点小心机。底下还有扩散器,运动基因直接拉满,说白了就是晚上开出去,别人只能看到一个跑马灯加一坨影子飘过。同时轮毂,想低调就18英寸,想张扬就19,配低风阻,也就是马路上刮风都得先打报告。

走进车内才是真正的沉浸式体验。环抱式智能座舱,这名字听着可以申请全宇宙最温暖的怀抱奖。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你想看什么看什么,懒得看也行,反正都数字化,连老司机都要检讨自己是不是out了。中控屏14.96英寸,买防爆膜都得定制。高通骁龙8155芯片,掏心掏肺地告诉你,这不是车,是移动的网吧。方向盘双平底,运动到手感都跟着躁动。中央通道放了无线充电和18处储物空间,这下你终于明白,所谓的家庭刚需,其实就是能没事装点杂物。Nappa真皮座椅,还复合发泡,前排10向电动调节,怎么调都是老板的腰。

动力也不含糊,永磁同步电机,听着像理工男追女神时的情诗。最大功率160kW,对,就是马力还算够用的那个级别。磷酸铁锂电池组66kWh,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反正560km的CLTC续航,个别油腻大叔连高速上的牛肉面都省了。底盘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感觉就像考驾照科目二和科目三的结合体。高配还有CDC电磁悬架系统,你一过坎就能体验一把宇航员的幸福。智能驾驶层面别怕,英伟达Orin-X芯片早就装好,自带高速领航、自动泊车,意思就是你手一松,它就代替你人生转弯。

新车发布,科技美学成标配,智能配置引网友热议-有驾

玩笑归玩笑,现实也还得面对。现在一台车上搭载的芯片,起亚都不敢认亲戚。媒体老师们,稿子里都习惯性写“科技配置拉满”,殊不知,家里长辈其实只关心:这车刹车灵吗?副驾能放几箱苹果?配置再高,没人买单,还是一台孤独患者。况且,市面上的标准答案就那么几个:大屏、智能、长续航、零百加速……拼到后来,大家都长一个脸,倒像是汽车界的选秀内卷,还没红就先撞脸。

说到科技美学,就像大街上年轻人讲灵魂伴侣,一个赛一个神秘。只不过灵魂咱们没见过,美学嘛,大多都是PPT上的幻灯片出来溜溜。用分体大灯叫美,用腰线贯穿叫科技,尾部加个小鸭尾就自称跑车基因,这逻辑要是用在相亲市场,估计全都能成菩萨,个个都说自己是内外兼修。美学是什么?大多时候只是外观涂鸦;科技是什么?更多时候等同于电池、芯片和摄像头的排列组合。可惜,这年头,真美的东西往往都卖得最贵,还不打折。

新车发布,科技美学成标配,智能配置引网友热议-有驾

说到底,主打的科技、美学、创新,最终卖的不过就是焦虑。销量的焦虑、身份的焦虑、智能的焦虑,还有身在其中的你我他的焦虑。什么智能出行新体验,什么创新技术新里程,大多数车主在交完首付的那一刻,科技与美学仿佛都变成了分期表上的一串数字,看着可以赏心悦目但终究堵不住下一期账单的口子。

新车发布,科技美学成标配,智能配置引网友热议-有驾

有人关心这类新科技产品的安全,有人用脚投票告诉你“再好看也没用,便宜才是硬道理”。可是厂商还得卷,越卷越深。营销海报上“原创到创新”字越放越大,看着像屏幕坏了,其实只是提醒你:志存高远,地上跑的都一个样,天上飘的不一定能落地。

并且,你总以为这些配置能改变你生活方式。结果事实是,没几个人下班真会去用自动泊车,顶多就是在朋友聚会时候按两下装个逼,忽悠一下油腻大哥“你那还得手动,这边划拉一下就入库了”。芯片再厉害、智能再先进,相亲对象还是更关注你有没有房,至于科技美学嘛,朋友圈发个九宫格,不小心配错了滤镜,大家还以为你在养数码宠物。

再厉害的参数和配置,都不如一句“便宜点儿行吗”来得实在。电池续航哪怕写到1000km,反正大部分人用来堵车的时候还得怀疑人生。流畅的造型、动感的轮毂,风阻系数做得再低,上下班的路上一台公交车能直接让你怀疑人生:科技美学,最后还得等红灯。

至于各大厂商卷智能驾驶,争高性能,搞得无人工厂像流水线上的诗人。用户最关心的往往就一句:能不能再送我个礼包?发售会再豪华,也抵不过购车优惠满天飞。创新世界里,归根结底还是“卷”字当头,结果是媒体老师把彩虹屁吹得热情洋溢,车主用完三年后,二手车价掉得亲娘都不认识。

车圈的荒诞,大概就体现在这里。用一堆高深词汇,把生活的本质装扮成虚拟现实。明明是一条路、四个轮子,却非要加上天花乱坠的科技词条。你质疑它的美学,它就把分体大灯、腰线、猎豹式溜背抬出来。你嘲笑它的创新,它就把芯片、算力、人工智能全丢给你。最后你发现,美学也好,科技也罢,创新本是本分,吹多了反倒成笑话——小鹏MONA M03,这车面子给足你了,里子起码还得开三年才知道答案。

到头来,生活还是得靠自己。原创创新,再美都是一台代步车。科技美学,再多也得插电充电。车再智能,方向也得自己把。买车难,买生活更难。我们继续自嘲着活着,在荒诞与幽默之间自问自答:你说得天花乱坠,有没有一台车,能直接把我送到自由里?等有了记得喊我,高速领航就行,别轻易自动泊车。

新车发布,科技美学成标配,智能配置引网友热议-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