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可太热闹了!
2025年10月18号到19号,奇瑞在安徽芜湖举办的全球创新大会上扔了个"深水炸弹"。不是在微博视频里吹牛,而是真的展出了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模组。那架势,直接把行业震动得不轻。
奇瑞宣布,搭载这款全固态电池的新车整车续航能干到1300公里,电池本身的能量密度达到600Wh/kg。这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锅了。
有人问燃油车是不是真要凉了,有人说隔壁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该坐不住了,还有人拿着计算器算起了成本。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新能源竞争最白热化的阶段。各大车企都在卷续航、卷安全、卷成本,奇瑞这次直接甩出来一个"全固态电池加超长续航"的组合拳,摆明了是要在电动车赛道硬刚到底。
那问题来了,这全固态电池到底是什么黑科技?为什么奇瑞能突然搞出来?1300公里续航靠谱不靠谱?咱今天就来扒一扒。
第一部分:2025年10月中旬,奇瑞咋突然就搞出全固态电池了?这技术到底牛在哪?
2025年10月18号到19号,奇瑞汽车在全球创新大会上公布了一个重磅技术。他们展出的不是概念车、不是PPT方案,而是真真实实的全固态电池模组,取名"犀牛S"。这个电池模组用的是"原位聚合固态电解质"配合"锂富锰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达到600Wh/kg。要知道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锂铁磷酸电池,能量密度大概在180到250Wh/kg之间,奇瑞这一下直接翻了倍多。搭载到整车上以后,纯电续航能达到1200到1300公里。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皱眉头,觉得又是一个车企在吹牛。结果奇瑞给出了极端破坏性测试的成果。针刺、钻孔、50压缩变形、水浸,各种看起来能让电池爆炸的测试,这个电池硬是没有起火没有冒烟。视频放出来以后,那些之前说"固态电池再等十年"的声音一下子就小了。
为什么奇瑞能搞出来这个东西呢?有一个很关键的背景。早在2020年,奇瑞就开始了全固态电池的秘密研发。他们从日本丰田、从高校挖来了一批专家。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研究得最早,从2006年就开始了,现在已经有超过1300件专利。奇瑞通过合作和引进人才,加速了自己的研发进度。最重要的一点是,奇瑞没有走"实验室里吹牛"的老路子。他们直接和自家的生产工厂合作,改造现有的产线,把固态电池的生产和量产结合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光是做出来了电池,还摸索出了怎么把它量产的路子。
全固态电池和现在的液态电池有什么本质区别呢?简单来说就四个字,电解质换了。现在的锂电池,电解质是液体。想象一下,就像一杯电解液混在一起,遇到高温、遇到针刺、遇到车祸时的挤压,液体容易泄漏,容易短路,然后就着火爆炸。新闻里时不时会报道某个品牌的电动车在夏天自燃,说的就是这个。奇瑞的全固态电池呢,把液体电解质换成了固体,就像把"电盐水"变成了"电固体饼干"。这个固体电解质的特点是更稳定,在针刺实验里,钢针扎穿电池,连冒烟都没有。而且因为材料更稳定,能量密度翻倍,同样的体积能装进去更多的电能。另外还有个隐藏的好处,因为固体电解质更稳定,电池的寿命也会更长。照官方的说法,这个电池充放电3000次以后,容量还能剩80。现在的液态电池大概充放电1000次就衰减到70了。换句话说,你开十年都不用换电池,省下来的钱都够买一辆新车了。
第二部分:全固态电池真能解决电动车的续航焦虑?这技术背后藏着啥秘密?
为什么大家对续航这么敏感呢?说起来还挺扎心的。现在的电动车用户最怕的就是一件事,半路没电。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排队两个小时,冬天开个暖气续航能打五折,出个远门得提前规划好充电站的位置。有多少人因为这个担心而放弃买电动车,宁愿多花钱买燃油车的,估计数不胜数。奇瑞这1300公里续航啥概念呢?北京到上海全程1200公里出头,搭载这个电池的车从北京出发,一次充电能直接到上海,中途都不需要停下来充电。再往远了说,从广州开到哈尔滨全程3000多公里,中间充一次电就够。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长途出行的时候,你不再需要提前踩点充电站,不再需要为了充电浪费大半天的时间。
从技术角度来看,奇瑞这个电池之所以能做到这么高的续航,是因为采用了几个关键的创新。首先是那个原位聚合固态电解质,这个技术能让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就达到更好的密度和稳定性,不需要后续再费力去优化。其次是锂富锰正极材料,这种材料本身就比传统的三元锂正极能存储更多的能量。两个创新加在一起,能量密度就翻倍了。还有一点特别重要,这个电池特别能扛。普通电池在60度以上性能就开始下降,到80度基本就不行了。奇瑞的全固态电池能扛到150度。想象一下,如果普通电池像一个薄薄的塑料袋装着电,那全固态电池就是穿了"防弹衣"的铁桶。冬天在北方零下几十度开着空调,电池照样工作稳定。夏天在南方四五十度的温度下暴晒,电池也不会出问题。这就解决了另一个电动车的大问题,季节对续航的影响。冬天续航打折扣这个事,几乎所有电动车主都吐槽过。有了这个电池,这个问题就大大缓解了。
充放电3000次还能剩80的容量,这个指标听起来可能不太起眼,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按照一个车主一年充放电100到150次来算,这个电池能用20年以上。现实中很多人没有用这么久,可能开个八年十年就换车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个电池基本上是随车而生、随车而终。这又延伸出来一个好处,残值率。当二手车交易的时候,如果电池的健康状态特别好,那车的价格就能保住。如果电池衰减得特别厉害,买家就不太愿意出高价。全固态电池因为寿命长,二手车的时候这个优势就比较明显。
第三部分:奇瑞这一波操作,会逼得其他车企连夜改方案吗?
现在问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奇瑞的全固态电池如果顺利进展,对整个行业会有什么影响?其他车企会不会慌?先看一下目前全球的进展情况。真正把全固态电池搞到可以装车程度的,现在一个都没有。丰田是全球研究最久的,从2006年就开始了,现在说的是2027年推出,但具体是什么规模、什么车型,还没有完全落地。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最近说的是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但董事长曾毓群明确表态,真正的全固态电池量产还需要8到10年。比亚迪虽然下线了60Ah的全固态电池,但也是说在2027年左右才启动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以后才能大规模上车。
奇瑞这次直接推出600Wh/kg、能跑1300公里的全固态电池,甚至敢说2026年就要进行定向运营,2027年开始装车,这节奏确实比对手都快。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市场格局可能要被打乱。那些靠"长续航加快充"打市场的品牌,比如说蔚来、极氪这样的,他们引以为豪的续航优势可能就不那么明显了。用户在选车的时候,以前可能是在两个方案中选,要么选便宜的国产品牌,要么选品牌好的合资或高端品牌。现在又多了一个选择,就是选一个技术领先的国产品牌。奇瑞瑞虎系列SUV卖了好几百万台,消费者对它的质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信心。如果全固态电池的新车一上市,配合奇瑞这些年积累的口碑,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个很强的冲击。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的竞争格局在形成。长期以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的电池厂商掌控着定价权和话语权。现在奇瑞自己研发全固态电池,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未来有可能出现一个情况,就是车企自己做电池,和电池厂竞争。这种情况其实在传统汽车行业已经很常见了。比如说发动机,很多车企都会有自主开发的发动机,不是完全依赖供应商。现在电池这块可能也要走这条路。如果奇瑞成功了,其他大的车企集团,比如说吉利、长城、上汽这样的,也会考虑自己做固态电池。这样的话,专业的电池厂商的生意就会被分一块出去。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能促进整个行业更快地发展。竞争总是能推动进步的。
还要看的是,其他国家的企业会怎么反应。日本的丰田、本田,他们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上的积累很深,现在看到中国企业在全固态电池上冲得这么快,肯定会加快自己的步伐。美国的特斯拉和通用,也会把这个当作一个警示。整个电池行业可能要提速。但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啊,意味着更快能用上更先进的电池技术,用不了太久,全固态电池就不再是稀罕东西,而是标配。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奇瑞一发布这个消息,网上就开始各种讨论。有些是真的疑问,有些是吹毛求疵,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来聊聊。
有人问,1300公里续航是不是真的能跑到?或者说,实际能跑多少呢?其实这是一个很合理的疑问。因为车企公布的CLTC续航往往和真实驾驶有差距。奇瑞官方说的1300公里,是基于整车搭载这个电池以后的理论续航。但在实际驾驶中,会有各种因素影响。冬天开暖气,续航可能会下降。高速跑风阻大,续航也会少一些。如果开空调开音乐,会耗电。所以实际跑不到1300公里,这是很正常的。但就算打八折,那也是1000多公里,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可观了。够支撑你从北京跑到郑州,从上海跑到杭州,甚至从广州跑到深圳再到南昌。这种日常使用中的长途出行,基本上一次充电就够,不需要中途再充一次。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已经足以打消他们的里程焦虑。
还有人关心价格。他们问,这个电池会不会很贵,车的价格会不会涨到买不起?这也是个很实在的问题。奇瑞目前没有公开披露具体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价格。但从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电池的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像欣旺达这样的电池厂,已经在说全固态电池的成本可以降到2块钱一瓦时。现在行业的预期是,全固态电池的成本在1块5到2块5之间。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个成本水平,那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比起搭载传统电池的车,可能也就贵1万块钱左右。相比较传统电池能多用很久、二手车更值钱这些优势,这个差价其实还能接受。奇瑞的定位一直是亲民,他们也说了,固态电池技术的进步应该让普通消费者也能用上,所以最后的定价应该不会太离谱。
还有一个疑问是,其他车企会不会抄奇瑞的技术?这个问题的答案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想抄也不容易。奇瑞已经在固态电池的各个环节申请了多项专利,从电解质的材料配方,到电池包的结构设计,都有专利保护。而且奇瑞的生产线是自己改造的,别人想抄出一样的东西,难度很大。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技术的专利终归会过期。其他企业也在研发,如果别人的研发能力足够强,也能开发出类似的技术,虽然细节可能不一样。但这不是坏事。就像手机行业一样,苹果推出了创新的功能,三星、谷歌很快就跟上,最后受益的还是消费者。奇瑞现在抢占了先机,即使其他人跟上,奇瑞在产业化、在用户积累、在品牌认知上的优势也很难被追上。
还有人关心,这个电池的安全性怎么样?这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一个问题。电池的安全测试本来就是汽车行业最严格的测试。像针刺测试、燃烧测试、碰撞测试、高温测试、低温测试,一套下来。奇瑞已经做过了这些极端测试,没有起火没有冒烟,这就说明安全性是达标的。而且因为固态电解质本身就更稳定,所以全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上比液态电池其实是有优势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力。现在买电动车,消费者最关心的除了续航就是安全。如果一个电池既能跑得远,又特别安全,那就很容易打动消费者。
结语:奇瑞这次真的在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
从2025年10月中旬奇瑞官宣全固态电池这件事来看,这家老牌的国产车企真的"支棱起来了"。以前大家对奇瑞的印象是什么呢,卖得便宜、质量还不错,靠性价比来吃饭。但现在奇瑞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打法,不再靠性价比硬拼,而是直接用黑科技来硬刚全球的大厂。600Wh/kg的能量密度、1300公里的续航、极端破坏性测试零起火,这些数据本身就说话了。而且奇瑞给出了一个很清晰的时间表,2026年定向运营,2027年开始装车。这个时间表比全球很多竞争对手都要积极,都要现实。不像有些企业说的是五年以后、十年以后,那样的承诺其实含金量不太高。奇瑞敢这样承诺,说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是有信心的。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整个新能源行业的竞争格局肯定要变。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的电池巨头,他们的一些业务可能要被蚕食。而那些靠长续航、靠快充来卖车的品牌,他们的差异化优势会变弱。消费者的选择会更多元化。不再只有两个选择,低端选国产便宜品牌,高端选进口或合资高端品牌,现在又多了一个选择,就是选一个技术领先的国产品牌。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个利好。因为竞争会驱动所有人都往前冲。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会加快自己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丰田和其他国际巨头也不会袖手旁观。最后的结果就是,全球的固态电池产业化会被加速推进,消费者用上这个黑科技的时间会被大大提前。
奇瑞这一次,真的甩出了一个"王炸"。不只是一个技术突破,更是一个产业化的承诺。如果他们能按照计划推进,那就意味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面。这对于整个国内的汽车工业,对于消费者,都是一个很大的好消息。下次再有人在你面前吹牛说电动车不行,你就可以把奇瑞的这些数据甩过去。600Wh/kg能量密度、1300公里续航、极端安全性,配合未来还会继续改进的充电技术,想想都让人兴奋。什么时候用上这样的车,那才叫真正解决了续航焦虑。有朋友已经在问,奇瑞这款新车什么时候上市,预约得早不早?这足以说明,这个技术的热度有多高。如果你现在正好在考虑买电动车,不妨等等看奇瑞的新动向。说不定,你买的就是一辆采用全球领先固态电池技术的车。那感觉,肯定和现在买的电动车,完全不一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