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吧?不到10万的小车都要上固态电池,A级电动市场彻底变天了

疯了吧?不到10万的小车都要上固态电池,A级电动市场彻底变天了

01 上周我跟朋友在小区里瞧见一台新MG4,聊着聊着他突然来一句:现在十万块买纯电车,竟然能选半固态电池了,还说啥比亚迪,啥吉利,这局真是乱套了。

我当时还愣了一下。

在我的认知里,固态电池一直是“高攀不起”的技术。

看过不少论文,业界把固态电池当成新能源车的未来。

但现在MG竟然在10万左右的小车上就敢试水半固态技术。

这就有点像手机行业突然中低端机型也用上旗舰芯片一样,谁还敢说电动车门槛高?

02 简单讲一下大家关心的配置。

新一代MG4有四款车,预售价从七万多到十万多。

基础款还是传统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能做到437公里和530公里。

但等风头最大那个版本——还没公布价格的半固态电池车型,官方说预计九月份发布。

说人话就是,等9月,10万左右你就能试试半固态电池的电车。

如果你不知道半固态电池啥意思,可以打个比方。

固态和液态的区别,好像锅里煮饺子。

普通锂电池,就像饺子在水里乱飘。

固态电池,则像饺子摆在碟子里,位置不动,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一大截。

当然MG4现在说的是半固态,走的是中间路线。

严格点讲,这属于技术迭代,但安全、能量密度都有提升。

对于家用代步车来说,怎么都比传统版本好了不少。

03 说完电池,我收集了MG4一堆技术参数。

有些配置真没想到。

车身尺寸4395×1842×1551毫米,轴距2750毫米。

这个数值,空间表现比一般同级纯电A级车强不少。

车身架构是上汽E3纯电平台,造型带点Cyberster跑车影子。

比如分段式前进气口,还有尾灯米字旗设计,挺有辨识度。

不过我坐了一下,内饰风格就很“居家”了。

皮革包裹挺多,车厢偏温馨路数。

车机有多种尺寸,最低8.18万的车型芯片都是8155。

这芯片水平,勉强够日常用,别整太花活。

屏幕分辨率可以选720P、1080P、2.5K,赶上手机配置了。

高配版最抓眼的还不是屏幕,是L2级智能辅助驾驶。

12颗超声波雷达,4颗360环视摄像头,前后高像素头子。

官方说能自动泊车还能高速NOA领航。

我不是很迷信这些自动驾驶,但在女司机群体中这些配置确实有市场。

动力方面,前置前驱,最大功率120千瓦,峰值扭矩250牛米。

这种动力水平,代步肯定够用。

还有BTC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车身强度和重心都更好,实用性确实提升。

04 插个题外话。

最近有人拿MG4跟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AION UT对比,觉得大家都差不多。

我觉得,这种对比属于“只看账面”。

实际体验里,空间感、屏幕体验、辅助驾驶响应速度,都有不小差异。

以前我也吃过“数据幻觉”的亏,纸面参数能堆出一座山,开起来却九不搭八。

这也是为啥我每次买车,都会先去坐一坐、摸一摸。

尤其电动车,续航说得天花乱坠,还是得看实用场景。

备注一下,MG这波没公布半固态电池车型价格,市场反应估计还要看。

05 有个错误观点。

不少人觉得固态电池都是噱头,小车用不上。

我持反对意见。

从技术演进周期看,任何新技术都会先上旗舰、后下普及型。

苹果手机的Face ID,刚推出来贵得吓人,现在千元机也能用。

汽车领域也是一样。

MG这波提前把半固态技术拉到A级纯电车上,说明产业链成熟度提升很快。

对于普通车主来说,既不用担心啥高风险,也没必要迷信标签。

安全、续航、空间、辅助驾驶,要啥配啥,大不了去店里实地试试。

06 最后说个槽点。

MG这个市场操作,直接让其他品牌有点措手不及。

比亚迪、吉利、广汽这些老对手,应该是真慌了。

我估计9月份MG4半固态电池正式上市后,A级纯电市场会掀起新一轮价格战。

像这种关键技术渗透到底,谁撑不住谁就要被淘汰。

对于普通消费者,年内想买电车的朋友,不妨等等看。

能不能用更低钱试水最新技术,说不定就这两个月见分晓。

买车就是省心实用,别被参数洗脑,多摸实车才是真的。

我吃过不少亏,也走过不少坑。

这波如果MG定价足够狠,市面大概率要“大洗牌”。

大家可以关注,后续我再去店里试试半固态版,有啥实际体验再来聊。

反正不到10万的小车能玩半固态电池,几年后估计也就见怪不怪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