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低至2.79L!2026款秦L DM-i上市,限时9.28万起,值得买吗?
刷手机的时候,汽车圈又炸了——2025年10月23日,比亚迪正式推出2026款秦L DM-i,起售价9.68万,限时补贴后只要9.28万起!
这价格一出来,评论区彻底沸腾了。
有人喊着"油耗2.79L?这还是烧油的车吗?"也有人质疑"纯电续航128公里,这是要把燃油车往死里逼啊!"
要知道,2025年的10万级家轿市场早就卷成麻花了,比亚迪这次甩出"续航更长+油耗更低+智能更牛"的三板斧,摆明了是要在混动轿车市场硬刚到底。
那问题来了,不到10万块的混动车,凭啥敢说"油耗进入2字头时代"?
这次升级到底是玩噱头还是真有料?
咱今天就来扒个底朝天。
油耗杀到2.79L是怎么做到的?第五代DM技术到底牛在哪?
先敲黑板划重点——2026款秦L DM-i官方指导价9.68万-10.68万,补贴后9.28万起,相比老款贵了大概三五千块,但换来的却是"油耗低至2.79L/100km"的逆天表现。
当时很多人嘀咕这不又是实验室数据糊弄人吧,结果看完技术细节,真香警告——这油耗是真敢杀!
具体来说,这次油耗突破背后藏着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三大核心升级。
一是搭载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创新的EHS电混系统以及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这套组合拳让发动机始终在最高效的转速区间工作。
简单说就是,发动机该歇的时候就歇着,该出力的时候才猛踩油门,绝不浪费一滴油。
官方测试数据显示,NEDC工况下百公里亏电油耗仅2.79L,比老款的2.9L还要低。老车主通过OTA升级,80公里款型的油耗能优化到2.6L——这数字已经把同级燃油车和其他混动车按在地上摩擦了。
二是EHS电混系统"榨干"每一度电的潜力。
传统混动车的问题是电机和发动机"打架",动力切换不顺畅还费油。
比亚迪这套EHS系统厉害在哪?
它能智能判断"现在该用电还是用油"——市区堵车慢慢挪的时候电机伺候,安静省钱;高速巡航需要持续动力的时候发动机接管,效率拉满。而且动力切换平顺得像丝绸,完全感觉不到顿挫。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跑2148公里,从北京开到上海往返都不用中途加油,这续航能力简直就是"省油怪兽"。
三是DM-i专用刀片电池"又安全又能跑"。
很多人担心混动车的电池安全问题,比亚迪这次用的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电池经过针刺、挤压、高温等上千项测试,官方说针刺后不起火不爆炸。
而且纯电续航从老款的80公里飙到128公里,啥概念?
每天上下班50公里,充一次电能跑一周!
平时就当纯电车开,周末长途出游再烧油,真正做到"日常用电、长途用油"。
当时很多人觉得比亚迪就是堆配置玩价格战,结果2026款秦L DM-i这一波操作打脸——不到10万的混动车,油耗居然能杀到2.79L,这技术实力真不是盖的!
看看数据就知道了,纯电续航128公里,满足用户一周通勤需求,配合家用充电桩,日常成本低于公交出行。
这哪是买车?
分明是在给自己省钱买保险!
第五代DM技术到底有多牛?为啥能让混动车"既省油又能跑"?
可能有人要问,比亚迪的DM技术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为啥能把油耗降到这么离谱?
其实这背后藏着比亚迪多年技术积累的"底牌"。
比亚迪从2008年推出第一代DM技术开始,到现在的第五代,已经迭代了17年。
每一代都在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怎么让混动车"既要省油、又要动力、还要续航长"。
早期的DM 1.0和2.0还是"以油为主、电为辅"的思路,油耗还在5-6L徘徊。
到了DM 3.0时代,比亚迪开始玩"以电为主、油为辅"的策略,油耗降到3-4L。而第五代DM技术从2024年5月在秦L DM-i上首次搭载,把油耗杀到2.9L,这次2026款更是突破到2.79L。
那第五代DM技术牛在哪?
核心就三点。
一是"发动机只干最擅长的活"。
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要负责起步、加速、巡航所有工况,低速堵车时效率最低、最费油。
第五代DM技术厉害就厉害在,它让发动机专注在最高效的转速区间发电或驱动,其他时候完全靠电机。
这样一来,发动机始终在"舒适区"工作,油耗自然就下来了。
市区走走停停的时候全靠电机,发动机熄火休息,等上了高速需要持续动力的时候再启动,这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
二是"能量回收玩到极致"。
很多混动车的能量回收只是个摆设,回收效率低得可怜。
第五代DM技术的能量回收效率能达到90以上——刹车减速时,电机反向发电把动能转化成电能存进电池,堵车挪动时这些电够用了。
有车主实测,在城市路况走走停停的时候能量回收能补回15-20的电量,相当于白捡续航。
这就好比你手机用到30电量的时候,系统自动帮你回血到50,这谁不爱?
三是"智能控制策略像老司机"。
车机系统会根据路况、电量、驾驶习惯智能决策。
比如导航显示前面50公里都是高速,系统会留着电量留到下高速进市区用;如果电量不足15,会自动启动发动机边跑边充。
这种"聪明"的控制策略,让你根本不用操心"该充电还是加油"的问题。
车比你自己还懂你的用车需求,这才是真正的智能。
再看大环境,2025年国内混动车市场已经卷到什么程度?
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银河L7、长安启源A07全挤在10-15万这个赛道,大家拼的就是"谁更省油、谁续航更长"。
秦L DM-i上市7个月销量突破28.4万辆,能卖这么火,靠的就是技术硬实力——别人还在3L油耗挣扎,比亚迪已经把油耗打到2字头了。
而且这次升级还有个惊喜,新增未央灰车色,清透灵动的灰色基底融入天青釉元素,随光线变化呈现不同光影。
外观也玩出花了,年轻人看了不心动才怪。
说白了,第五代DM技术不是简单的"堆配置",而是比亚迪用17年时间、无数次测试、上千项专利堆出来的技术壁垒。
这次2.79L的油耗,不是吹出来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从发动机到电池,从能量回收到智能控制,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打磨,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不到10万就能买到"油耗杀手"?这价格会逼疯多少竞争对手?
现在问题来了,2026款秦L DM-i这一波"续航+油耗+智能"三连击,到底会在10万级家轿市场掀起多大的波澜?
其他品牌会不会连夜开会改价格?
从价格带看,2026款秦L DM-i的9.68万-10.68万(补贴后9.28万-10.28万)覆盖了吉利银河L7、长安启源A07、荣威D7 DMH的主力价格区间。
但对比同价位竞品,银河L7的纯电续航只有115公里,秦L有128公里;启源A07的亏电油耗还在3.8L,秦L已经2.79L;荣威D7虽然空间大,但智能配置明显落后。
可以说,秦L DM-i在"油耗+续航+智能"三项核心指标上,至少有两项是同级最优。
从用户群体看,2026款秦L DM-i的目标很精准——家庭用户需要省油省钱养车,通勤族每天固定路线50-100公里,小城青年想要面子又要省钱。
这些人以前要么咬牙上15万级合资车(油耗6-7L),要么买纯电车天天操心续航,现在不到10万就能买到"开起来像电车、跑长途像油车"的混动轿车,谁还会将就?
而且搭载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快领航、自动跟车、智能泊车,覆盖300多种场景。
以前这些配置只有20万以上的车才有,现在9万多的车就标配了。
比亚迪的"降维打击"策略。
新增未央灰车色、换装集成式豪华电子怀挡,操作便捷安全,手不离方向盘即可换挡,并释放中控空间用于收纳。
这些细节升级看似不起眼,但积累起来就是"越级体验"。
还有智能座舱搭载DiLink100,支持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主流品牌NFC车钥匙,导航流转、音乐接续无缝衔接,无麦K歌、互动游戏让车内秒变移动娱乐舱。
这哪是10万块的车该有的配置?
这分明是把20万级的体验下放到平民价格。
业内预测,2026款秦L DM-i上市后,2025年第四季度的10万级混动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要么竞品跟着降价增配(但技术储备不够很难跟),要么市场份额被比亚迪抢走一大块。
毕竟比亚迪最擅长的就是"把高端技术平民化",从当年的秦Pro DM到现在的秦L DM-i,一直都是这个路数。
而且这次还有个杀手锏,补贴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30日24:00,购车用户需在此期间完成开票即可享受优惠。
时间紧迫,想买的得抓紧了。
说句大实话,10万块买混动车,2.79L的油耗+128公里纯电续航+L2级智驾,这配置放在两年前得15万起步。
比亚迪这次玩的不是价格战,是技术碾压+价格屠杀的组合拳!
别的品牌想跟?
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技术实力再说。
2026款秦L DM-i到底值不值得买?这些灵魂拷问必须说清楚!
2026款秦L DM-i上市后,评论区炸成"辩论大赛现场",咱挑几个最火的问题聊聊。
第一个问题——"2.79L油耗是不是实验室数据?实际能到多少?"
这个问题问得好。
官方数据是NEDC工况百公里亏电油耗2.79L,这个确实是理想状态。
但多个车主实测反馈,市区走走停停大概在3.2-3.5L,高速匀速巡航能到2.5-2.8L,平均下来3L左右。
即便打个折扣,也比绝大多数燃油车省一半的油。
而且如果每天通勤50公里以内,用家用充电桩纯电出行,基本不怎么烧油,一个月油费可能就几十块。
这还不够省?
那就真没办法了。
第二个问题——"128公里纯电续航够用吗?冬天会不会缩水厉害?"
纯电续航128公里,满足大部分用户一周通勤需求。
按每天往返40-50公里算,周一到周五纯电搞定,周末再充一次。
至于冬天续航衰减,混动车比纯电车好很多——电池没电了发动机接管,不会像纯电车那样掉到一半续航趴窝。
实测北方冬天零下10度纯电续航大概打7-8折(90-100公里),但总体续航(油+电)基本不受影响。
这才是混动车的优势,进可攻退可守。
第三个问题——"不到10万的混动车,质量靠谱吗?会不会小毛病多?"
比亚迪的三电系统是自己研发生产的,质保是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
秦L DM-i上市7个月销量突破28.4万辆,如果质量有大问题早就炸锅了。
从车主反馈看,主要投诉集中在车机偶尔卡顿、胎噪稍大这些小问题,核心的动力系统和电池基本没啥大毛病。
而且老用户可以通过OTA升级享受新功能,包括地图途经点编辑与排序、地图蓝牙互联、智能语音新增目的地生活查询、美食查询、全向泊车记录仪等多项新功能。
这点比很多品牌厚道多了,买车之后还能不断进化。
第四个问题——"智能驾驶功能实用吗?还是花架子?"
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快领航辅助,能帮车主留意路况、控制车速、避让大车,提升驾驶安全性;长途自驾时能自动跟车、自主超车、自动上下匝道,有效缓解疲劳;智能泊车覆盖300多种场景。
实际体验下来,高速领航确实好用,能自动保持车道、跟车距离,遇到大货车还会主动避让;智能泊车对新手超友好,侧方位、垂直车位都能自己停进去。
当然它不是完全自动驾驶,关键时刻还得人接管,但日常通勤和停车确实省心不少。
老人开的话可能不太会用这些功能,但年轻人和新手司机会觉得很香。
比亚迪又给混动市场"上了一课"!
从2025年10月23日2026款秦L DM-i上市这一战就能看出,比亚迪早就不只是"卖车"这么简单了,人家现在玩的是"技术降维+价格屠杀"——不到10万的混动车,油耗杀到2.79L、纯电续航拉到128公里、智驾功能全给你配齐,还把价格压得死死的。
这哪是卖车?
分明是给同行"立规矩"!
下次再有人说"便宜没好车",咱就把2026款秦L DM-i的配置单甩过去:油耗2.79L、续航2148公里、128公里纯电、L2级智驾,9万多还要啥自行车?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10万左右买家用轿车,你会选"油耗杀手"2026款秦L DM-i,还是其他品牌的燃油车或纯电车?
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