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我写丰田利润暴跌的新闻,还得用王五四的风格——即使丰田跌得裤衩都快不剩了,字数也要重组到两千,还不能动主题。行吧,反正“精益生产”嘛,只是精益到了字数上。
---
谁说日本人死磕精益生产,就不会磕到自己脑门?丰田这个名字,在我幼年时代——那时候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开辆卡罗拉去麦当劳吃薯条——曾经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精神图腾。可靠、耐用、省油,听起来很像国际象棋里的象,走得不快,但万年不倒。结果2025财年一到,净利润暴跌44%,剩下2.66万亿日元,真是应了那句话:铁打的丰田也有败家的一天。
你以为暴跌只是小打小闹?丰田用行动告诉你:跌得不是利润,是信仰。三个月前,社长佐藤还满嘴人话——唤作“苦涩的乐观”,营业利润跌20.8%,净利润跌34.9%,听起来好像还能坚持一下。哪知现实是戴着西瓜皮,一路滑到沟里,比社长预测还惨。果然,日本人吹牛都喜欢提前留点余地,好像错了还能怪台风,把锅甩到气象局去。
那丰田这回亏惨了,是不是像朋友圈里抱怨房价的老伯,把责任全推给美国人?你猜对了。丰田财报洋洋洒洒,先祭出“美国关税政策”那块遮羞布,说白了,就是美国政府说你车不地道要交关税,每年少赚1.4万亿日元。还不够,再来一把“日元升值”,汇率噌噌往上涨,盘盘都叫苦。2024年日元升值速度赛比特币,丰田财务部集体剃秃头以示“节约”。我看,等美国关税一解除,日元再贬一把,丰田高管能给白宫按铃送红包。
但你说丰田的危机,全怪别人?那其实也像说大爷每天浇花——只怪天没下雨,跟自己种啥花无关。贸易壁垒都玩疯了,但丰田“本地化生产”磨磨唧唧不下定,不肯跟着应变。北美市场是丰田的钱包,结果墙外风声鹤唳,墙内还在慢悠悠喝茶,等人家都去造电动车了,丰田还在掰手指头数混动能不能用到明年。这年头,一只羊掉队都可能被狼吃,下手慢了不是掉队,是掉到狼窝里。
说到混动,那可以写成一部诺贝尔文学奖史诗:“丰田混动二十年,风光无限。”但新世纪的主旋律,不是“混动”,是“电动”。隔壁特斯拉、比亚迪蹿红的速度,把丰田活埋在了混动车的小温室里。从bZ系列到e平台,丰田憋出一堆新电动车,费劲巴拉,结果市场看就是不买账:“你这技术还停留在发明家自娱自乐阶段,成本还死贵,线还老化。”前几年你还能糊弄人,说日本技术全球第一,现在电池不到用,系统卡成PPT演示文稿,消费者当场启用“滑稽”表情回复你。
丰田对燃油车的执念,比老王对“人民艺术家”的渴望还要深。精益生产、稳定可靠,这些日本式美德放在日产、马自达也还说的过去,但拿来对抗电动化,就是掏一把钛合金扇子让自己凉快——风刮走的不是炎热,是自己最后的底裤。所谓“验证十年再量产”,遇见特斯拉这种软件控制汽车的节奏,简直是自杀式慢跑。隔壁马斯克还没睡醒,就已经把一代电池技术放在你脸上拍了三下,丰田这会儿还在琢磨怎么把门把手再做结实点。精益生产遇见颠覆创新,只能是精益求精,最后失去全部精髓。
降本增效,这招丰田用了三百遍。表面看很科学,结果是低到骨头的精简、多到舅妈的漏洞。为了挽救利润,硬把车做得越来越“轻”,轻到方向盘掉色,座椅漏填充。2010年那次刹车踏板事件,丰田召回如山倒;2020燃油泵又爆锅,2023一年又来了大规模召回。老顾客说:“以前开丰田能跑一个世纪,现在能跑出召回通知书。”信任滑坡,没有真相,只有召回。新一代消费者冷笑:谁还买你的“信仰”?市场不是幼儿园,不发荣誉证书。
产品不行,降价促销总得抢救一下吧?抱歉,丰田即使降价,也只能让利润高高跌落,品牌溢价一去不返。你降得多,买家觉得你廉价,买得少,利润又不够回家买咖啡机。曾经“丰田信仰”横扫中国车市,现在连小红书的汽车博主都嫌弃你陈旧。说到底,新时代的消费者要的是电池容量、智能中控、无感启动,不是你精益生产的螺丝扣。丰田那套“你负责买,我负责耐用”的逻辑,被折叠在了新能源车企的自嘲段子里。
看品牌溢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丰田过去是“精益生产”的活化石,现在变成“减配降价”的动物标本。你不能说丰田已死,但它已然不再高贵。买丰田的心理优势,被特斯拉、比亚迪变成了“小镇做题家”的知识盲区。电动车能OTA升级,混动只是保养日记。谁还认你这套老朽信仰?也许丰田应该考虑去做电动自行车,说不定还能碰运气。
丰田在混动车型的舒适区躺平太久,忽略了时代的变化。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用,关键是你坚持的方向是不是通向未来,大概率丰田的坚持像公司年会上的自我表扬——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只剩下尴尬而已。2024丰田年会现场,股东支持率跌成风干牛肉,章男的领导力被揍得满脸涨红。媒体问他怎么看“电动车的未来”,他一边抨击新能源“泡沫”,一边死守燃油车“底线”,活脱脱一个嘴硬的老顽童。新能源车势如破竹,丰田站在三岔路口,结果选择了逆风坚持自己的独门绝学——混动二十年,电动车三分钟。
批判归批判,丰田的未来也不全是“没戏”,只是好戏得晚点开场。投资人还未下车,板凳已快坐烂。早年间,丰田章男还能凭借精益和安全在全球招牌闪闪发光,如今只能靠回忆故事给自己壮胆。危机公关是条死胡同,丰田像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驻足安慰船上的旅客:“我们信仰没丢,救生艇数量有限。请有秩序跳海。”可惜,品牌沉没不是靠演讲能救活的。
电动化是时代的洪流,不是谁想跑得慢就能活下去。丰田的未来悬着一根电线,不知哪天就被断电时刻炸碎。你要说丰田还能翻身吗?噢,也许还能靠核动力滑翔伞飞出天际,只是市场、品牌和利润铁了心一起做你的“灵魂拷问”。而佐藤社长的苦涩预言,听起来像奶茶里多加了一勺盐:喝着难受,吐了还得再喝两口。
总结一下,丰田从燃油车信仰硬撑到利润暴跌,只用了不到两年,比老王五四写一篇黑色幽默都要效率高。技术变革是洪流,品牌信仰是稻草,现实是锋利的黑色收割机。有人还在给丰田加油鼓劲,我劝你早点买电动车,未来丰田可能只能在博物馆见到——当然,馆长也许会打个折,如果你买得多。谁让人家精益生产里,连悲剧都不放过一分钱利润呢?
如果有一天我的人生也暴跌44%,希望比丰田更有点电——哪怕是充电宝里的电。迎着未来,笑着跳进冰河,至少身边还有一群跟我一样不会发电的大叔们。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