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那会儿,我开着车从京哈高速辽宁段赶回老家。说实话,看到单向五车道那个宽敞劲儿,我心情挺好,车也一排排流畅得很。可走着走着,心里就开始嘀咕:这架势,咋感觉像个乱战场呢?
五条道,从左到右,按理说是1、2是小车主要用的,3、4、5混着,理论上大货车得走外侧3、4、5车道才对。结果呢,我看到4车道的大车特别多,5车道上倒是稀稀拉拉的几辆。大货车想超大货车,不得不往内挤去,占第3道的空间,小车跟着憋屈啊。想象一下,你在第3道稳稳开着车,突然一个比你慢但比你庞大的货车挤进来,心里那个郁闷,跟你说呢。
我跟同行老赵说:你看这车道利用,明明宽敞,咋都让4车道成了大货车的专属呢?5车道空着多浪费。
他一拍方向盘笑:这就跟咱单位办公室似的,大会议室空着,大家扎堆小会议室,闹心啊。
我琢磨着,要是把1、2、3道专门留给小车,4、5两道给大车,边上还装个隔离栏,是不是能改善?这样的话,10米宽的路,一半给小车,一半给大货车,大车不爱往里面挤,小车也不用经常躲闪大货车,行车体验估计会好点。
说回来,这想法看着挺美。实操起来,难度不小。这条高速是我国家的运输大动脉,不光放小车,咱货车也得跑。大货车靠外侧行驶是规定,但货车数量大,跑两条车道可能不够用,尤其是节假日更凶猛。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笔记可不是随便做的,是我一次次跑高速和与交警、卡车司机聊天总结出来的),发现一个数字:大货车在节假日占总车流的比例大约在30%~40%之间,我这数据样本少,大家伙别学术争议。按道理,三条车道给这批大货车腾是足够,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司机下意识还是往4道挤,导致拥堵。你说是不是管理不到位?
我又纠正一下,早先我说大货车都该走4、5道,这有点大话了。不好意思哈,因为我发现3道其实是个混用道,小车大车都能上,这就残留了大家争道的问题,隔离栏就难装上。硬件好归好,没有精细管理,谁都守不住规矩。
期间,在休息区碰到个开40年货车司机,老李。他说:小李,你说那最内侧车道有些人开得慢,真把人逼得跳车道。
我说:多去裹足不前是不是拦路虎?
他说:大堵车就是因为有些人老开边儿上的车道龟速不走,你说这法能管用不?
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问题也不全是车道设计,自由度太高,却没人管自由的边界,才让高速变味成了竞速场和迷惑行为制造地。
硬件再牛逼,没有管理撑腰,那条路就像没脾气的老头,谁都能欺负。你说隔离栏,对事故的隐患我倒有点担心,万一出事隔离带那边伤得更惨,不保险呀。保险公司甭管多挣,风险阵线永远拉不平。
突然小转折,我突然想问你们,小车有100条左侧车道都嫌不够,可货车到底该怎么分配空间才是理想?别回复说多修车道,那光拆车库也不现实。
小跑题,但别打我,这段先按下不表——你觉得那些节假日才出门的司机,是不是平常开的太少,上高速就手忙脚乱的?
我身边一哥们儿的体验真辣眼睛,他说:有次我跟着一辆新手小白,45码,都占最左车道,后面排了十几辆车,我气得要拉出来。
他还说最好能立规矩,最左车道龟速拍一次罚5000,三次吊销驾照。说得激烈点儿,但确实提到了交通秩序的痼疾。
要是能辅以智能监控,动态调节车道使用权,或许还能缓和点儿。但这就得烧钱烧力,且效果未知。
回到京哈高速,人多车多,我个人更倾向于一种分道行驶的方式,给大车和小车各自的领地,减少干扰。可真得管理到位,再加点智能化辅助,才能让这美滋滋的五车道不变成马路杀手的竞技场。
话题扯远了,我留个问题——你们开高速,碰到频繁变道时,是忍?还是干脆也跟着潮流变起来?变道多了,你觉得安全感是增强了还是降低了?
(这问,仔细想想挺厉害的,期待你们的想法。)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