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过半,长安汽车交出的成绩单让整个行业眼前一亮:上半年销量突破135.5万辆,不仅创下了近八年来的新高,更以稳健的步伐向着全年300万辆的目标迈进。这份成绩单背后,远不止是冰冷的数字增长,它清晰地勾勒出这家拥有百年工业积淀、如今又以崭新央企身份启航的车企,在新能源转型、技术攻坚与全球布局上的坚定决心与澎湃动能。
强劲增长:自主与新能源双翼齐飞
仔细拆解这135.5万辆的构成,长安自主品牌的强劲表现是绝对的中流砥柱。115.06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2.61%,占总销量的比例高达84.9%。这充分印证了长安汽车在核心业务板块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尤为亮眼的是其新能源领域的突飞猛进: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5.17万辆,同比激增49.05%,远超行业平均增速。这标志着长安的新能源战略正在高效落地并收获显著成效。
深蓝汽车: 作为面向主流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品牌,深蓝上半年交付超12万辆,旗舰车型深蓝S09上市之初便展现出强大吸引力,24小时订单突破8000台,成为市场的一匹黑马。
阿维塔: 在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域,阿维塔品牌持续发力,累计销量已突破15万辆,平均售价稳居27万元的高位,成功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证明了长安在智能化、高端化路线上同样具有深厚潜力。
燃油基盘稳固: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长安燃油车基盘展现出韧性。经典的CS75系列销量超10万辆,逸动系列也实现了14.4%的同比增长,为整体销量提供了坚实支撑。
商用车板块: 长安凯程在新能源微客市场表现抢眼,连续5个月摘得销量冠军。全球首款数智新能源轻客长安凯程V919的上市,基于先进的K01原生数智架构,显著提升了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竞争力。
这份扎实的半年报,为长安汽车实现2025年“3311”宏伟目标(总销量300万辆、收入3000亿元、新能源100万辆、海外100万辆)奠定了坚实基础,半年完成度已达48.4%。同时,也为其长远蓝图——2030年冲击500万辆整车销量(其中新能源350万辆,海外占比30%)的目标,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技术突破:固态电池引领未来动力革命
在销量高歌猛进的同时,长安汽车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瞩目。7月的最新消息确认,公司正全力投入固态电池研发,并公布了更为激进的量产时间表: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目标直指行业领先的400Wh/kg。
这一规划比其2024年底提出的“2027年装车验证,2030年量产”的目标大幅提前,展现出长安加速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的雄心。固态电池被公认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关键方向,其核心优势在于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更长续航)、更强的安全性(不易燃爆)和更快的充电速度。400Wh/kg的能量密度,将比当前主流液态锂电池提升约40%,有望彻底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
长安在电池领域的布局是系统性的。其自研电池品牌“金钟罩”,聚焦“长寿命、真安全、超高效、快补能”的核心目标,旨在通过电池与整车的深度协同创新,解决用户痛点。规划明确,到2030年将推出涵盖液态、半固态、固态的8款自研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庞大电池产能。此前,与宁德时代、深蓝汽车合资成立的时代长安动力电池公司,已成功下线“金钟罩”首款标准电芯(87Ah),标志着长安在核心三电技术自主可控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纵观全球,比亚迪计划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奔驰、丰田等国际巨头也在加速固态电池路测和量产规划。长安汽车此次明确且提前的量产目标,无疑使其在这场决定未来话语权的技术竞赛中,处于全球领先阵营。
战略升维:新央企身份赋能全球雄心
长安汽车在2025年的强劲势头,与其身份的深刻蜕变密不可分。近期,长安汽车独立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战略重组。整合百余家分子公司、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的新长安,不仅获得了顶级的“央企编制”,更在实质上优化了决策链路,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
这种身份的蜕变为新长安带来了关键优势:
1.决策自主与聚焦主业: 摆脱了过往复杂的产权和管理结构,新长安能够更高效地落实“聚焦主责主业”的要求,专注于汽车制造的核心事务,决策更加敏捷,更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2.资源整合能力跃升: 新长安进行了更高层级的资源整合,旗下不仅保留整车主体重庆长安,还将涵盖零部件、物流、摩托车等多元化业务的辰致集团(原中国长安)收为全资子公司。这种类似于现代摩比斯、丰田纺织的资源整合模式,为整车业务提供了强大且灵活的供应链支持和业务协同。
3.全球化布局加速: 新身份赋予长安汽车更强大的资源撬动能力,为其雄心勃勃的全球化战略注入新动能。在原有“152”布局基础上,长安将加速实现全产业链出海。上半年海外销量已达29.94万辆,为全年海外100万辆目标以及2030年海外占比30%(约120万辆)的目标开了好头。泰国工厂投产、欧洲品牌发布、独联体KD项目等都在稳步推进,构建全球版图。
4.品牌价值与流量经营: 央企背景本身就是强大的信任背书和流量入口。深蓝汽车以“央企新能源销冠”进行宣传的成功案例,展现了新长安在品牌塑造和流量经营上的新思路,有助于最大化产品商业价值。正如董事长朱华荣所言,独立后资源丰富,众多大集团、大企业寻求战略合作,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品牌合力:共赴2030年五百万辆盛宴
面向2030年500万辆的宏伟目标,长安汽车已清晰地规划了旗下品牌矩阵的差异化定位与任务:
长安启源: 作为主品牌新能源,担当规模和利润核心,目标是2027年全球销量破100万辆,2030年冲刺180万辆。
深蓝汽车: 聚焦15-30万中高端主流新能源市场,目标是2030年年销200万辆,未来将累计推出30款新车。
阿维塔: 定位新豪华智能电动,深耕25-70万区间,2025年挑战22万辆年销,2030年目标全球80万辆,剑指中国高端品牌前三。
长安引力: 继续稳固燃油车基本盘,为整体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多品牌协同发力,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和价格区间,共同支撑起500万辆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下半年的冲刺以及长远目标,长安启源和深蓝已规划了密集的新品投放。
结语:国家队解题的新思路与新动能
在新能源汽车深刻重塑行业格局、新势力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传统车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长安汽车的央企身份蜕变,无疑是国家队在汽车行业探索解题新思路的一次重要实践。它通过身份变革带来的效率提升、资源整合汇聚的强大合力以及清晰聚焦的战略目标,为大型国有汽车集团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路径。
朱华荣董事长提出的“产品力、流量力、生态力”,精准把握了当前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2025年上半年的亮眼业绩、固态电池领域的超前布局、全球化步伐的坚定迈进,都印证了新长安在这三方面的协同发力已初见成效。
手握顶级央企编制,拥有深厚技术储备与清晰战略规划的长安汽车,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雄心。其135万辆的半年佳绩只是一个精彩的序章,在奔向300万辆年度目标和2030年500万辆远景目标的征途上,长安汽车正凭借全方位的革新与突破,展现出引领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舞台的强劲势头和坚定信心。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正在因这样的中国力量而发生深刻改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