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快,早晚出门甚至能感觉到一丝丝凉意,确实是一年里头最舒服的季节。
不过,咱们当司机的可不能光顾着享受这份秋高气爽,因为秋天也是一个特别容易起雾的季节,尤其是那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团雾”,简直就是高速公路上的“隐形杀手”。
可能很多朋友都有过这种体验,正开着车,路况好好的,突然一下子就钻进了一团白茫茫的浓雾里,前后左右什么都看不见了,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大盆牛奶里,心里瞬间就慌了,方向盘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打。
这种时候,再有经验的老司机也会捏一把汗。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秋天的雾到底有多厉害,咱们开车上路,特别是跑高速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首先得弄明白,这好端端的,雾是从哪冒出来的。
其实道理不复杂,秋天最大的特点就是白天和晚上的温差特别大。
白天太阳一晒,地面温度高,空气里头含着不少看不见的水汽。
可一到晚上,地面散热快,温度“唰”地一下就降下来了,贴着地面的那层空气也跟着变冷。
空气一冷,就装不下那么多水汽了,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只能抱团取暖,凝结成无数个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小水珠,飘在半空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雾。
如果再赶上没什么风,这雾气散不掉,就会越积越厚,形成能见度非常低的浓雾。
这种现象在高速公路、水库边、山谷里头特别常见。
咱们国家现在高速公路网络这么发达,给大家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车速快也意味着危险系数高,一旦在高速上遭遇浓雾,后果不堪设想。
就拿湖州地区来说,当地的交警同志们通过长时间的数据分析和经验总结,早就把容易起雾的“重点关照”路段给摸透了,比如S12申嘉湖高速的167公里到172公里那一段,还有G50沪渝高速靠近江苏省界的地方等等。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基于科学统计和无数次实际出警经验得出的结论,这也体现了我们国家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细致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
那么,万一真的在路上碰到了大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别慌,记住下面这些操作,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第一件要紧事,就是正确使用车灯。
很多人下意识地觉得,看不清就应该打开远光灯,觉得它照得远,能看清路。
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而且非常危险。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漆黑的屋子里拿个手电筒对着镜子照,是不是会晃得自己什么都看不见?
在浓雾里开远光灯就是这个效果。
远光灯的光线是向上照射的,雾气是由无数小水滴组成的,它们会把远光灯的光线强烈地反射回来,在你的车头前方形成一片白茫茫的光幕,我们管它叫“死亡白墙”。
结果就是,你除了刺眼的白光,前方的路况、车辆、障碍物,通通都看不见了,比不开灯还要危险。
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打开你车上的前后雾灯,如果车子没有前雾灯,那就打开近光灯。
雾灯的光线穿透力非常强,而且是向下照射的,能够照亮车前脚下的路面,让你看清地上的标线。
同时,一定要打开示廓灯,让别人能看清楚你车的轮廓,知道这里有辆车。
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或者雾浓到你感觉五米开外就看不清了,那就必须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闪”。
这套灯光组合用出来,就等于你在用灯光大声告诉周围所有的车:“我在这里,我开得很慢,请注意避让!”这是你在雾天里最重要的“语言”,一定要用对。
第二,必须把车速降下来,而且是要大幅度地降下来。
你的视线能看多远,你的安全距离就有多远。
在雾里开车,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雾里会“钻”出什么东西来。
我们国家的交通安全法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当能见度小于200米时,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60公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40公里;如果能见度已经小于50米了,那车速绝对不能超过每小时20公里。
20公里每小时是个什么概念?
基本上就是我们平时骑自行车在小区里溜达的速度。
这个时候,什么时间、什么效率都得放一边,安全抵达才是唯一的目的。
同时,不仅要降速,还要“控距”,也就是拉大跟前车的距离,至少是平时的两到三倍以上,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
千万不要觉得前车开得慢就心烦,紧紧地跟在它屁股后面,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说到这,就引出了第三点:不要盲目超车,不要猛踩刹车。
雾天里,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低速行驶,这时候看到前车慢吞吞的,千万别上火,更不能一时冲动就打灯变道去超车。
因为你根本看不清对向车道的情况,也无法准确判断前车的动态,万一前车突然减速或者前方有障碍物,你冒然超车很可能就直接撞上去了。
同样,也要尽量避免猛踩刹车。
因为在雾天,后车司机对距离的判断也是模糊的,你一脚急刹车,他很可能根本来不及反应,直接就追尾上来了。
如果需要减速,最好的办法是先缓缓松开油门,让车子利用发动机制动自然降速,然后用脚一下一下地、轻柔地去点踩刹车。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车速下降得比较平缓,不容易失控;二是一闪一闪的刹车灯,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醒后方车辆:“我正在减速,请注意!”这比一个突然亮起的刹车灯给后车司机的反应时间要多得多。
当然,即使再小心,意外也可能发生。
如果在雾天发生了交通事故或者车辆出现故障,一定要记住标准的保命流程。
第一步,立刻打开车辆的危险报警闪光灯。
第二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到车后方足够远的地方放置三角警示牌,在高速上,这个距离至少是150米,如果雾特别大,还要再放远一些。
第三步,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车上所有人员,不要有任何犹豫,立即撤离到高速公路的护栏外面去,越远越好。
千万不要留在车里或者在车道上逗留、争论。
要记住,车是铁皮做的,撞坏了可以修,但人是血肉之躯,经不起二次事故的撞击。
在浓雾中,一辆停在路上的车就是一个巨大的、致命的障碍物,后面的车很可能看不到而直接撞上来。
等所有人都到了安全地带之后,再拨打报警电话求助。
最后还有两个小细节需要注意。
外面有大雾,车内的玻璃也特别容易起雾,内外夹击,视线就会变得更差。
所以要及时打开车子的空调除雾功能,或者开启后窗和后视镜的电加热功能,保证视野清晰。
如果雾实在是太大了,能见度已经低于10米,到了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那就不要再逞强继续开了。
最安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打开双闪,以极低的速度,就近驶离高速公路,或者开进服务区,把车停在安全的停车位里。
然后可以下车活动一下,喝杯热水,耐心等待大雾散去。
有时候,懂得在危险面前停下来,比硬着头皮往前冲,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