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大街上,绿牌的新能源车是越来越多了,看着确实是科技感十足,也代表着一种新潮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这新能源车到底香不香?
听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看着身边朋友一个个换了电车,每天在朋友圈晒着超低的用车成本,说实话,谁能不心动呢?
可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在咱们羡慕不已的时候,另一批更早“尝鲜”的车主们,却可能正在为当初的选择感到一丝苦涩。
就拿一件真事儿来说,有位车主三年前花了差不多三十万买了一辆当时很火的新能源车,觉得是拥抱未来,结果三年后想换车,二手车商过来一看,报出的价格让他心凉了半截,连十万块都不到。
这巨大的落差,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当初所有的热情。
这背后,其实是很多新能源车主都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把这里面的门道给大家说明白。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个续航里程的事儿,这可以说是所有电车车主最关心,也是最容易让人感觉“被骗”的地方。
您去买车的时候,销售人员肯定会指着宣传册上那个最好看的数字告诉您,这车能跑六百公里,甚至七八百公里。
听起来,从北京出发,一脚电门踩到山东都绰绰有余。
可等您真把车开回家,就会发现这续航里程掉得比想象中快得多,感觉就像手机电量,看着是100%,用着用着突然就跳到80%了。
这问题出在哪呢?
主要是一个叫做CLTC的测试标准。
您得明白,车企宣传的那个续航数字,不是在咱们平时开的马路上跑出来的,而是在一个恒温、无风、路面平坦的实验室里,用一种非常“温柔”的方式测试出来的。
整个过程模拟的是城市和高速路况,但加速非常平缓,最高速度也有限制,而且全程不开空调,不放音乐。
这就像一个运动员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跑出的最好成绩,可咱们日常开车,哪有这么理想的环境?
夏天三十多度,空调得开到最大;冬天零下十几度,暖风更是救命稻草;再加上早晚高峰的堵车,走走停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电老虎。
所以,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在实际使用中打个七折八折,都算是正常现象。
尤其到了冬天,续航“打骨折”更是家常便饭。
锂电池的化学特性决定了它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会大大降低,能释放出的电量也就少了。
根据一些专业汽车媒体在2024年冬季做的实测,在零下十五度的严寒天气里,很多主流热门电车的实际续航达成率都不到50%。
有一款标称续航达到800公里的旗舰车型,最后实测下来也就能跑三百多公里。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很多北方车主一到冬天就患上了严重的“里程焦虑”,出门前总得反复计算路线和电量,生怕车子在半路“趴窝”。
说完了续航,就得聊聊给车“补给”的问题——充电。
买车时,很多人都设想得特别美好:在自家车位安个充电桩,晚上回家插上枪,第二天一早就是满电状态,电费还便宜,多惬意。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可能很骨感。
对于住在新建小区的朋友来说,安装充电桩可能还比较顺利,因为政策要求预留了安装条件。
可对于大量居住在老旧小区的车主来说,“安桩难”是个普遍存在的顽疾。
您想装,物业可能会以“小区电网容量不够”、“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后期管理麻烦”等各种理由来回推诿。
就算物业同意了,去电力部门申请,可能又被告知小区整体电网需要增容,这笔不菲的改造费用谁来承担,就成了一个扯不清的皮球。
自家安不了,那就只能指望公共充电桩了。
可这公共充电桩,用起来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自由”。
在节假日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长龙的景象已经不算新闻了,有时候等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充上电,原本轻松的旅途变得比春运抢票还累。
在城市里,您也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充电桩被燃油车占了位子,或者好不容易找到个桩却是故障的,再或者每个充电运营商都有自己的APP,手机里得装上一大堆。
更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充电的费用。
现在很多公共充电桩的收费,由电价和服务费两部分构成。
可能一度电本身只要几毛钱,但服务费却高达一块多,加起来一度电接近两块钱。
这么一算,百公里的花费可能就跟一些省油的燃油车差不多了,当初为了省钱买电车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最后,也是最让人“肉疼”的一点,就是新能源车的保值率。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它的二手残值是很多人购车时会考虑的重要因素。
燃油车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保值率相对稳定,一辆热门车开个三年,卖掉时还能值个原价的六七成。
但新能源车,尤其是前几年的车型,三年下来残值能有四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开头提到的那位车主亏掉二十多万,绝对不是个例。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电池。
电池是电动车最核心也是最昂贵的部件,它的成本能占到整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而电池和发动机不一样,它是有寿命的,会随着使用和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就像我们的手机电池一样,用久了就不耐用了。
虽然厂家普遍提供八年或十几万公里的质保,但二手车买家心里会犯嘀咕:这车买回来,万一刚出质保电池就坏了,换一块电池就要花上七八万甚至更多,那买这辆二手车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种对电池未来高昂维修成本的担忧,直接压低了二手车的价格。
第二个原因,就是技术的飞速迭代。
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确实是世界领先的。
但也正因为发展太快,三年前的主流技术,放到今天可能就已经落后了。
三年前,四百公里的续航是主流,而现在,七八百公里续航的新车比比皆是;快充技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载智能座舱,每隔半年就有一次大更新。
这就导致老款车型在新款面前毫无竞争力,贬值速度自然就像坐上了滑梯。
您花三十万买的车,可能还没开两年,市面上就出现了性能更好、续航更长、价格却只要二十万的新车,您手里的这台老车,在二手市场的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