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块,能买什么?
在北京,够你换辆二手思域,或者在西安买一年的健身房私教课,甚至在某些小城市首付一套小房子。
可鸿蒙智行偏不走寻常路,直接把尊界S800的“智能星空顶”选配价格从5万拉到了8万。
那一刻,朋友圈炸了。
有人截图发群,有人默默关掉购车页面,甚至还有人吐槽,“这灯光是不是能治失眠?”
其实,消息刚放出来那一刻,没人相信是真的。
毕竟,汽车圈的套路太多,从“情怀价”到“白菜价”,用户早就被薅怕了。
可这回,鸿蒙智行玩得明明白白,公告上大字写着,10月9日之后,8万买氛围,错过了只能自认倒霉。
老用户笑出了声,毕竟5万星空顶,现在看着就是“理财产品”,而新用户只能叹气,仿佛刚抢完双十一的半价手机,结果一觉醒来恢复原价,没赶上趟的只能干瞪眼。
说到星空顶,别以为只是汽车里的小情调。
你要是坐过奔驰S级,肯定懂那种氛围灯下的“老板感”。
现在国产新势力也不服气,理想、蔚来、小鹏,谁还没点灯光秀了?
可鸿蒙智行这一手,直接上到8万,真有点像足坛转会市场砸下的天价违约金。
你以为买的是一顶灯,实际上买的是朋友圈的谈资,买的是一种“看我多会生活”的优越感。
选配率42%,可不是随口吹的,数据摆在那儿,真有人愿意为一片人造银河买单。
其实,这种涨价不是第一次,汽车圈“高端选配”套路层出不穷。
还记得宝马收年费解锁座椅加热吗?
当时网上一片嘲讽,结果销量却没掉,用户嘴上说贵,手里动作倒挺快。
鸿蒙智行这次操作,跟体育圈某些大合同似的,表面看着离谱,但背后其实都是生意人的算盘。
涨价理由千千万,原材料、供应链、品牌升级,哪个不是老生常谈?
可真要深挖,你会发现,其实就是品牌在给自己贴金。
8万块的星空顶,买的是情绪价值。
换句话说,愿意买单的人,早已把汽车当成了自我标签。
有些朋友吐槽,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
其实答案早被市场写在了脸上。
同样是玩情怀,李宁签NBA球星那会儿,还有人说“烧钱没必要”,结果球鞋一夜爆单,路人都抢疯了。
再看跑步圈,耐克AlphaFly刚出时被骂天价,后来谁还不是乖乖买单。
消费者嘴上硬,心里明着呢。
车圈也是,谁还没个虚荣心?
有钱人买星空顶不眨眼,工薪族看一眼配置单也会心动几秒,毕竟梦谁还不能做?
翻回头看,选配涨价这事,背后的心理其实挺有意思。
疫情三年,大家都学会了精打细算。
可一遇到能让自己“与众不同”的配置,钱包立马松了口气。
厂商也精,谁还没点数据分析?
用户为仪式感买单,品牌就敢涨价。
就像足球圈的大合同,球迷骂归骂,球队照样签,最后还不是看流量和热度。
你说智能星空顶值不值?
得看你想要什么。
如果是单纯的性价比,那真不如买辆五菱多拉几趟快递。
但如果是生活的仪式感,8万块或许还不够。
顺便插一句,这种“溢价”操作,在体育圈、娱乐圈早就见怪不怪。
王濛一句话带火一双鞋,李宁联名篮球鞋秒没,明星效应加身,溢价立马翻倍。
汽车圈现在也学会了,配置不再是参数游戏,而是情绪消费。
你觉得自己在买灯,实际上买的是朋友圈里的那句“我就喜欢跟别人不一样”。
再说了,星空顶这种东西,等你堵在三环,头顶一片“银河”,心情可能真能好那么一丢丢。
至于3万块的差价,和你为手机换个新壳的快感,真没多大区别。
其实,行业走到今天,智能汽车的玩法早就变了。
马力、油耗这些话题都退居二线,座舱氛围、智能体验才是新战场。
尊界S800能把星空顶选配率拉到42%,不是运气,是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
数据不会骗人,选配就是一场心理博弈。
你以为自己在等降价,结果等来一波涨价。
你说老用户赚了,其实只不过踩中了时间点。
新用户郁闷,别忘了,去年蔚来、理想的涨价潮,哪个不是一夜之间全网哀嚎。
说到底,汽车圈和体育圈,都是情绪价值坐庄。
你愿意为一顶灯买单,愿意为一场球哭,愿意为一双鞋熬夜抢购。
人性嘛,就是这么点事。
你说星空顶涨价离谱,结果下单的还是那批人。
你说3万块能干啥?
跟朋友聚两次,或者买一堆盲盒,最后还不是变成了生活中的小确幸。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便宜的情怀,更没有免费的星空。
想要的东西,想清楚,买就是了。
就像深夜球迷还在刷着转会新闻,有人关掉手机,有人冲进官网下单,谁也别笑话谁。
说到这儿,真想问一句,你会为一片人造星空买单吗?
还是觉得这都是割韭菜的把戏?
反正世道变了,买单的理由千千万,看你自己怎么选。
哎,等会儿,刚刚那同事还在纠结要不要下单,明早会不会成了朋友圈里的“幸运锦鲤”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