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中心一纸禁摩令,没想到最先跳脚的居然是远在东京的日本政府。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函火速递交到越南大使馆,警告这可能冲击整个产业链,导致数十万工人失业。一个东南亚国家的交通政策,怎么就把日本给惹急了?
这背后,藏着本田的命脉。整个越南,7700万辆摩托车里,本田一家就占了八成,去年卖了260万辆,简直是越南人生活的一部分,Honda这个词在当地甚至可以直接代指摩托车。这还不算完,本田全球的汽车业务在电动车浪潮里被打得节节败退,摩托车贡献的利润超过了四成。越南市场要是崩了,对本田来说可不只是少赚点钱那么简单,简直是釜底抽薪。难怪有内部消息说本田私下已经考虑缩减产能,尽管嘴上说着不关厂,但8月份销量环比暴跌22%的数据,警报声已经响彻云霄了。
当然,越南政府也不是拍脑袋做决定。你要是在河内街头待过,就能明白什么叫黑色潮水。每天早晚高峰,几百万辆摩托车引擎轰鸣,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呛人的味道。2024年河内的PM2.5年均浓度快赶上国家标准的两倍,世界银行的数据更吓人,城市空气污染每年让越南在健康领域亏掉几十亿美元。天都灰蒙蒙的,一百米开外看不清东西,这日子谁受得了?所以,禁摩这事,是不得不干了。
时间表排得明明白白:2026年7月先禁一环,2028年扩到二环,2030年三环内就得全是清洁能源车。日本企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本田、雅马哈、铃木三家联合上书,哭诉这会让供应链生产中断和破产,请求给个两三年的过渡期。他们围绕着日系品牌,在越南养活了近2000家经销商和200家零部件供应商,这些本土小企业哪有什么转型的能力,市场一变天,就是灭顶之灾。
可越南这次,异常强硬。据路透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越南官员直接拒绝了日本的要求。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因为自家孩子长大了。本土品牌VinFast,2025年第二季度的电动摩托销量就接近7万辆,环比暴增55%。这家企业在海防市有占地335公顷的产业园,享受着土地租金减免的优惠,还玩了一手电池租赁,直接把购车成本干下来三成。2025年前五个月的订单量直接翻倍,势头猛得很。
中国品牌也没闲着。雅迪在北江省的第二工厂,年产能冲着200万辆去,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爱玛甚至专门针对越南多山湿热的环境推出了防水车型。越南政府这笔经济账算得精明:电摩虽然买的时候贵个两三成,但日常开销只有油车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三四年就能把差价省回来。胡志明市搞以旧换电,河内更是打算直接掏钱补贴,换掉一环内那45万辆老旧的燃油摩托。
当然,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理想很美好,现实的骨感却很伤人。最大的问题是充电桩,截至2024年底,全越南只有5000多个公共充电站,还都挤在大城市,农村覆盖率低得可怜。河内有些充电站因为电网顶不住压力被迫限电,连下龙湾景区都得搞分时段管控。国际能源署泼冷水说,越南未来15年至少需要建10万到35万个充电站,现在这点规划,塞牙缝都不够。
更别提电池回收这个大坑,处理不好就是二次污染。还有电力来源,越南电网一半靠烧煤,所谓电摩的环保优势,也得打个问号。2022年夏天用电高峰,北部地区甚至都得轮流停电。
说到底,这场风暴的本质,是产业格局的重新洗牌。日本企业在燃油车时代躺着赚钱的日子,恐怕真的一去不复返了。本田到2025年才慢吞吞地推出第一款本土生产的电摩,怎么跟VinFast和中国品牌打?虽然他们也在搞换电联盟,想靠现有的渠道网络扳回一城,但趋势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
正如越南总理范明政对日本企业高管说的那样:减排是全球责任,越南会以合适的路线图选择最优方案。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清楚,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你们必须跟上。这场较量,不仅决定了越南会不会成为新的电动摩托王国,更可能改写整个东南亚的产业格局。对日本企业来说,是时候认清现实,靠燃油车赚红利的好日子,结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