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超过15℃查轮胎,低温爆胎风险翻倍,4个部位不检查小心半路抛锚

你的汽车电瓶在冬天的储电量,可能比夏天少了一半。 这不是电瓶坏了,而是低温让它的化学反应直接“慢半拍”。 数据显示,一块满电电瓶在-18℃环境下的启动能力,仅相当于25℃环境下的三分之一。

普通汽车电瓶的总电量其实只有0.78度电左右,差不多相当于一部手机充电十几次的量。 这点电量,冬天还要被座椅加热、玻璃除雾、大灯照明一点点瓜分掉,难怪冷天早晨最容易打不着火

温差超过15℃查轮胎,低温爆胎风险翻倍,4个部位不检查小心半路抛锚-有驾

所以天气一转凉,别等仪表盘灯光变暗、启动马达声音拖沓才着急。 现在花10分钟检查几个关键点,能省下叫救援的几百块和半天时间。

第一个要害:蓄电池防亏电

低温对蓄电池最不友好。 它的电量释放会有“悬崖效应”,全新时放电稳定,但老化了之后,电量会断崖式下跌。 你如果发现车停三天就打不着火,或者开空调时车子明显发沉、油耗增加,这就是电瓶在喊救命了。

日常养护很简单:熄火前关掉音响和空调;如果车辆长期不用,最好断开蓄电池接线,或者把电瓶拆下来放在室内。 电极接头容易腐蚀,涂点专用油脂就能延长寿命。

第二个要害:玻璃水防冻裂

夏季玻璃水冰点通常是0℃左右,秋冬不换掉,一夜寒潮就能让玻璃水壶、水管冻裂,修起来少则几百块。选择玻璃水时,冰点一定要比当地历史最低温度再低10℃以上。

比如你所在地区冬天最冷能到-15℃,那就至少选-25℃的防冻型玻璃水。 东北等严寒地区则需要-40℃的特效防冻型。 千万别用自来水或洗洁精勾兑,这些替代品不仅清洁效果差,还可能腐蚀管路。

温差超过15℃查轮胎,低温爆胎风险翻倍,4个部位不检查小心半路抛锚-有驾

第三个要害:雨刮胶条防刮花

橡胶雨刮片在低温下会变硬、开裂。 早上起来如果雨刮被冻在玻璃上,千万别硬掰,否则胶条撕裂不说,还可能刮花玻璃。

正确做法是开启车内暖风,吹化前挡风玻璃的冰层,让雨刮自然解冻。 平时喷玻璃水刮一下,如果出现条纹状水痕或“嘎吱”异响,就该换新雨刮了。

别忽略这些隐藏项目

轮胎在气温每降10℃时,胎压会下降约7-14千帕。 胎压不足不仅增加油耗,还会让轮胎在湿滑路面上更容易打滑。 入冬前最好把胎压调到标准值上限(标准值通常在油箱盖或B柱内侧有标注)。

防冻液也要查液位和冰点。如果液位偏低,可以添加少量纯净水应急,但最好还是去维修点做一次冰点测试。 普通防冻液有效期一般是两年,超期使用冰点会升高,有冻结风险。

灯光系统在冬季昼短夜长的环境下尤其重要。检查所有车灯,特别是雾灯和刹车灯,确保雨雪天气中能被其他车辆清晰识别。

温差超过15℃查轮胎,低温爆胎风险翻倍,4个部位不检查小心半路抛锚-有驾

养成这些习惯,冬天开车更踏实

冬季清晨多雾,路面容易结霜,特别是桥梁和高架路段。 出门前最好预留几分钟热车时间,让机油充分润滑发动机部件。起步后先低速行驶1-2公里,等水温表指针开始上升再正常加速。

停车时尽量避开树下,否则落叶不仅会堵塞空调进风口,腐烂后还会损伤车漆。车内备一条薄毯或外套,应对突然降温。

最后记住,保养的核心是“提前”二字。 最好在气温持续低于10℃前完成这些检查。有些项目可以自己动手,比如添加玻璃水、检查胎压;像蓄电池寿命检测、防冻液冰点测试,还是建议到专业维修店进行。 花小钱防大患,总比寒冬腊月停在路边等救援强。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