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豪车就一定省心?有时候,你花出去的不是钱,是一份安稳感——结果没准更贵的路虎,问题却来了个大满贯,真让人哭笑不得。
揽胜和揽胜运动版这两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说是豪华SUV的标杆也没人会反驳,毕竟谁家车标一上街,不管懂车不懂车都得多看两眼。
但现在这么一看,路虎官方自己都有点慌了——上周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杠上了路虎,说你家有12万多辆SUV得召回,上悬架节可不是闹着玩,万一咔嚓掉下来,你先别想着怎么修,先送修的是你后悔的心。
有没有种一开车就玩惊悚的感觉?说到底,这事最早其实是加拿大那边发现的,调查员们敏锐如狗鼻子,发现这批悬架零件有点说不出的“不对劲”。
当初大家都以为是不是就加拿大这边倒霉,没想到这工厂出品,狼群不分国界,本是同根生产生,咋都成了悬架隐患共同体。
重点来了,前悬架上转向节,别以为名字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支撑你转弯不翻的关键环,出现裂纹你猜会怎么着?有段子说路虎“只有两种状态:刚修完和准备修”,这下真实力演绎出来了。
假如你不信邪,坚持再开两圈,万一那天上悬架臂真彻底掉了,你和保险公司都得头疼一天。
不过数据层面目前还算让人喘口气,没搞出什么群伤事故,大伙小命还算硬气,运气这玩意,对不起,咱就不指望靠一辈子。
母公司捷豹路虎说了“我查我自己”,调查结果一摆,今年五月就把事儿敲定报给美国交通安全局。技术员们要一顿检修,把这批组装于2014到2017年11月的英国索利哈尔出厂车全部纳入排查池。一个没漏下,该查查,该修修。
别小瞧这种大规模召回,120000多辆,想象一下,大半个城市都开着类似问题的车上路,这安全压力,真不是说着玩的。
而且这还不是第一次闹事儿,相似型号以前也捅过窟窿,只不过比这批还老,规模也没这么夸张。有意思的是,厂家之前只说小点范围,但现在大家一拍脑门,干脆一锅端。召回通知发起之后,估计不久车主就会收到正式邮件,到时候检修师傅忙得飞起,路虎门店排队估计又得出现各种奇观。
现在说回召回技术细节,检修流程其实挺简单、但也考验技术员眼力。
两侧前悬架转向节都要上车查查,看见裂纹直接换新的,查不出问题也别高兴,厂家还得加装一套加固支架,绝不让侥幸心理滋生。万一哪天你家2017年之前的揽胜没响应召回,可别觉得运气爆发,赶紧问问当地路虎门店,那邮件可能在跟你玩“消失的信件”。
这里还有个技术点值得玩味,2018以后的机型零部件被厂家拍着胸脯保证,批次已不一样,质量没出岔子。
但消费者心里哪有这么容易释然,谁知道供应链哪天又能整出新花样?
每年召回榜单一看,豪车还真不是“铁打的安全”,各家产品力落实到行车里,有时候真得靠经历检验。你看大众三件套、丰田卡罗拉那种保值王的口碑,基本靠“能跑能修”,而路虎这种高阶玩家,总给人“有钱都嫌车皮脆”的错觉。
这里问题本质是啥?你说是技术积累不够?还是就那点组装厂质检没到位?
我觉得都不是。关键在于全球化生产标准到底谁说了算,有时候英国厂能装得漂漂亮亮,卖到世界各地,零配件来源一旦变了脸,谁能兜住后果?
再说悬架这么核心,这不是化妆品掉色能忍两天就算了,这直接关系一家几口,开车出门有没有平安归来。这安全底线,一定不能拿购车价来衡量。
聊到这儿,不禁想起网上那句老话:买二手路虎,得先准备三份预算,一份买车,一份修车,一份修心。
当然,这只是调侃,但谁也不能否认,豪车市场有时候拼的不是“多贵”,而是“多靠谱”。路虎此次大规模主动召回,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但说实话,等到上路才出事,总归不如生产环节提前防范来得更踏实。
现在细品一下,这种事每年都会出现。特斯拉电池、宝马火警、以及各路日系美系品牌的安全气囊掉链子,汽车行业的发展就是一场优胜劣汰。
没人能保准自家产品真的一劳永逸,除了加强监管,提高技术门槛,消费者多点自我保护意识,说是天经地义了。
但这事也不是全靠厂家背锅,供应链全球化,零件批次变动成常态,行业监督压力巨大。就像有人打趣,现代汽车制造跟拼大乐高差不多,你总以为装完就能用,结果少一块关键卡扣,它能把你的“乐高城堡”秒变“断壁残垣”。奖杯谁拿不重要,安全谁能保证才是关键。
让人好奇的是,路虎高端市场地位一直被视作英伦范儿的代表,但这回全球召回,说白了不管你在哪买、花了多少,风险都可能同步上线。也有车主调侃,难道咱们都成了免费“品控试验员”?虽然夸张吧,但也侧面真实反映了品牌信任感的摇摆。
这里还有一点重要,别以为你开的是老款车型就能躲过一劫,路虎方反馈,早几年的车照样有问题,只不过批次和规模不一样,维修安排更新也因地制宜。
有些车主抱怨,召回通知迟迟不到手,总得自己打电话问问才安心。说到底,“主动安全”还得靠个人盯着,有时候信厂家的“邮件通知”,等来的可能是维修队跟你说“已经轮到你了”。
说到这里,安全召回的程序其实挺严谨。这次路虎安排认证技师逐辆排查,裂纹直接换件,不裂也加固。不过别心存侥幸,哪怕你家那批车“目前无伤”,也建议去店里查验,一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并未出现因本次故障引发的人员伤害——也就是说,排查及时,大家都算躲过了大难。只是这样的“好运气”,没谁会想拿命去碰运气,毕竟开路虎不是去碰碰撞撞练车技。
让我们换个角度盘盘,这种大范围召回说到底反映了现今汽车工业的两大问题。第一,质控环节压力大,零件供应常常有意无意出点纰漏,但厂家能不能真的做到“第一时间自查”,让安全风险留在工厂,不混到消费者手里?第二,消费升级下大家对豪车有了更高期待,但现实一再打脸——买豪车,不仅买了面子,更买了一层不够完美的保障。
难免让人吐槽,传统豪车品牌也没法避开技术难题,只能一边挤牙膏提升质控,一边靠召回来堵漏洞。
咱不妨设问:假如你的揽胜正好在召回名单里,你会什么反应?是庆幸官方靠谱准备免费修理,还是觉得这下购车信心又降了几分?有的网友说,看着官方主动召回倒安心,比起那些小厂跑路的,至少还愿意认账负责。
你要是打算买路虎,看到这消息是不是还得多做心里建设?市场上车辆安全问题,归根结底都得靠持续的社会监督与工程师用心把关。在这个快节奏消费时代,安全不是摊手说“我信品牌”,而是一份反复确认的底线信任。
聊到头,品牌市值、豪车形象再闪耀,安全召回都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最实在的责任体现。路虎揽胜这波操作,既是危机公关也是自我修复,但对于大批持有者来说,更像是一场“突发科幻”,毕竟谁都不想自家豪车变身路边修理厂常客。
所以这事总结一句,豪车也有难,品牌光环不能抵消技术短板。车主该查的查,该修的修,厂商该补的补,安全第一,面子第二。大家说是不是?
话说回来,你觉得这种召回方式足够透明和靠谱吗?要是你家车有类似召回,你会怎么做?欢迎一起吐槽。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