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这股妖风又刮起来了,4S店的电话就跟催命符似的,一天八个,生怕你错过一个亿。
我那刚摇到号的朋友老王,天天跟销售上演“谍战片”,就为了在12月31号前把那辆挂着红绣球的新能源车开回家。
结果呢,极氪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背着手溜达出来,笑眯眯地说:“急啥,慢慢来。单子下了就行,万一我手慢了让你明年才提到车,那点购置税的差价,算我的。”
这话一出,我差点没把嘴里的茶喷出来。
好家伙,大家都在百米冲刺,你直接把终点线给我搬过来了?
这是什么路数?
是准备赔本赚吆喝,还是今年的车市已经卷到不当人了?
这事儿听着就跟闹着玩儿似的,但扒开一看,全是心眼。
规定是11月30号前锁单,如果因为极氪产能跟不上,让你2026年才喜提爱车,那根据2026年最新的新能源车购置税政策,比2025年多出来的那一万多块钱,他们给你补,上限一万五。
这操作就好像你去菜市场买菜,老板说今天这西红柿你要是买回去发现不新鲜,我不仅给你退钱,还亲自上你家给你做一盘番茄炒蛋。
你别小看这一万多块钱。
国家这碗喂了十几年的免费大餐,眼看着就要收走了。
2026年1月1号起,新能源车的购置税就要减半征收,原本免掉的税,现在要自己掏一半。
对一辆三十多万的车来说,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年底这出“抢车大战”,说白了就是和时间赛跑,和钱包赛跑。
就在这个全民焦虑的节骨眼上,极氪突然跳反,一副“天下皆急我独闲”的姿态。
这要是在饭圈,就好比爱豆亲自下场,对为了抢演唱会门票挤破头的粉丝们说:“别抢了,人人有票,大不了我自掏腰包给你们包个体育场。”
瞬间就把粉丝那点“抢不到就活不下去”的怨气给化解了,简直是危机公关的满分案例。
但是,咱混迹江湖这么多年,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
糖衣炮弹见得多了,你得尝尝里面是什么馅儿的。
极氪这么干,真就只是为了当个普度众生的活菩萨?
咱们往前捋一捋,极氪今年卖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什么焕新001,还有新出的7X、9X,订单跟雪花似的往里飞,交付周期早就排到姥姥家了。
我那个朋友为了等他的001,手机屏都快被他刷出火星子了。
产能跟不上,交付延迟,这本来是个迟早要爆的雷。
与其等着被用户架在火上烤,不如自己先点把火,把自己从“被告”变成“原告”,顺便再给自己脸上贴层金。
你看,一个潜在的“交付门”事件,这么一包装,愣是变成了“宠粉福利”,这手太极打得,让人叹为观止。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营销手段了,这背后是一笔精密的账。
极氪在赌,赌11月底前这波海啸般的订单,他能在年底前啃下绝大部分。
剩下那一小撮实在来不及的,就用这一万五的“封口费”搞定。
你算算,花点小钱,锁定了年底的KPI,稳定了现金流,还顺便在友商面前秀了一把肌肉,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好名声。
这买卖,简直不要太划算。
牌桌上,你一张“王炸”甩出来,还告诉所有人“跟了就有奖”,那其他人还怎么玩?
果不其然,小米、理想这些新势力,还有一帮传统车企,都被逼上了梁山,纷纷哭着喊着跟进。
内卷的战火,就这么从配置、价格,直接烧到了“政策风险”这个新维度。
最绝的是,他们还顺手搞了个“安心等车极分”,你等车等的越久,积分送的越多,还能当钱花。
硬生生把用户的“怨气值”转化成了每天“薅羊毛”的“快乐值”,这操作,我愿称之为运营界的“PUA大师”。
当然,咱也不能把所有人都想得那么坏。
不管极氪肚子里卖的什么药,最终消费者是得了实惠的。
在一个处处都是坑的市场里,有家企业愿意用真金白银为你未来的不确定性买单,这姿态,值得点个赞。
但这热闹的背后,其实是整个行业的瑟瑟发抖。
购置税退坡,就像是退潮的信号,所有裸泳的都将无处遁形。
那个靠着政策红利就能躺着数钱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来,就是刺刀见红的巷战。
所以,极氪这一招,看似是年底冲刺的骚操作,实际上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后补贴时代”提前亮剑。
它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未来的战争,不光是拼硬件,更是拼服务,拼承诺,拼谁更能稳住用户的心。
那么,这到底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阳谋?
或许都有。
但无论如何,这场由购置税引发的年底大戏,是越来越好看了。
你们说呢?
在评论区唠唠,你觉得这波是“真香”还是“套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