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件事,在大多数家庭里都是一场“大工程”。最近朋友家刚好到了换车的时候,他那台车用了好几年,空间勉强够,但随着孩子长大、家里老人偶尔也要一起出门,后备箱要塞婴儿车、推车、行李箱,空间一下子就变的局促了,于是换车的需求被摆上了桌面。朋友的想法很直接,新车要满足空间够大、坐着舒服、配置实用的特点。而老人则更在意品牌和口碑,觉得买车就得买大家都认可的。于是候选名单里就出现了两台车,刚开启预售的捷途山海L7 PLUS(预售价13.99-18.99万)和比亚迪宋PLUS DM-i(指导价13.58-17.58万)。这两台车价位接近,定位都是家用SUV,但体验下来还是有不少差别。
先说最直观的外观。捷途山海L7 PLUS的设计比较贴近年轻人的审美,前脸厚重,线条舒展,带来一种宽体的视觉效果。灯组部分用了现在很流行的贯穿式灯带,但细节上做了区分,中间是直线,两边日行灯是捷途JT的J字形,大灯纵向排布,这种设计既保留了新能源车型常见的未来感,又不会显得太“科幻”,在路上一眼就能认出来。
比亚迪宋PLUS DM-i的外观延续了家族式设计,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模样。大尺寸中网+横向饰条,加上略带攻击性的前包围,整体感觉复杂且层次感居多,辨识度很高。
如果让我来总结,捷途容易打动年轻人,适合追求新鲜感和辨识度的车主;宋PLUS DM-i则更符合“品牌认同感”,家里的长辈更容易接受。
家用车内饰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往往直接影响到日常体验。捷途山海L7 PLUS的内饰属于简洁风,但做工和细节是花了心思的。宽大的扶手,长途驾驶时胳膊靠上去挺舒服;座椅本身采用了12层结构和20mm发泡层,软硬适中,还带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别小看按摩功能,虽然很多人觉得是噱头,但对于经常开长途的人来说,这个功能可以缓解疲劳。50W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底部带有散热口,防止手机在充电过程中发热的情况。
比亚迪宋PLUS DM-i的内饰设计比较传统,配色显得比较温馨。座椅偏硬,长途开下来支撑性不错,但腰背会有些酸。功能方面,即便是顶配车型也只有加热和通风,没有按摩。整体思路很明显,比亚迪的设计强调“实用”,少一些舒适上的加分项。从实际体验来看,如果经常跑高速或长途出行,捷途的舒适性优势会比较明显;如果日常主要是短途代步,上下班接送孩子,宋PLUS DM-i的内饰和功能已经够用。
SUV的空间往往是家庭用户最看重的地方。捷途山海L7 PLUS的车身尺寸是4810×1930×1705mm,轴距2820mm。后排地板纯平,三个人并排坐不显拥挤;挑高超过1.2米,我朋友1.8米的身高坐进去也没有出现顶头的情况。后备箱基础容积658L,能轻松放下婴儿车、旅行箱。如果要户外露营,它还有个20L的车载冰箱,这么大的冰箱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夏天冷藏点饮品,相信家里的小朋友一定喜欢。
比亚迪宋PLUS DM-i的尺寸是4775×1890×1670mm,轴距2765mm,比捷途小半个级别。后排空间中规中矩,满足日常没问题,但没有额外的舒适性功能,后备箱容量也够,但没有冰箱这种细节设计。对比下来,捷途山海L7 PLUS更适合二胎家庭、喜欢自驾游的用户;宋PLUS DM-i更适合城市日常使用,对空间要求没那么极限的家庭。
动力部分,两台车都属于插混系统,但思路不同。捷途山海L7 PLUS搭载的是鲲鹏超能混动C-DM,全系标配1.5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并配有P1+P3双电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0-100km/h加速约7秒。CLTC纯电续航220km,综合续航里程1700km,这样的续航表现在新能源车型中表现不错,基本可以满足日常通勤,跑长途也没有续航焦虑。75kW快充,30%-80%只需20分钟,这样的充电速度在跑长途时就比较实用了,可以在服务区稍作休息的时候给车辆充电,降低用车成本。
比亚迪宋PLUS DM-i配备的是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单电机,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虽然动力参数不算大,但主要承担的是发电和在高速时的直驱作用,因此燃油效率更重要。电机160kW,电机才是这套系统的核心,日常起步加速几乎完全靠电机驱动,所以响应快、加速感顺畅。0-100km/h的官方加速时间在7.9秒左右,账面上比捷途慢一些,但日常城市里用不出太大差距。动力输出风格偏向平顺,不会给人突然的推背感。高速再加速时,如果电量不足,发动机会介入,声音会比较明显。160km纯电续航,综合续航1500km,对于大多数城市通勤足够,日常上下班可以只用电。
这次对比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买车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如果你更看重空间、舒适性、长途体验,那捷途山海L7 PLUS是不错的选择,它有点像“旅行小房车”。对我个人而言,我倾向捷途山海L7 PLUS。原因很简单,家里有孩子也有老人,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全家出行,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舒适性。此外,买车不要只看品牌和价格,而是要结合家庭结构、用车习惯和未来几年规划来决定。适合自己的车,才是真正的“性价比”。
全部评论 (0)